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韩流”粉丝身份生产的冲突与平衡

发布时间:2020-06-28 02:34
【摘要】:随着消费主义的兴起,“粉丝”逐渐成为一种超越国界、民族的身份。在众多的流行文化中,“韩流”在文化工业模式上较为成熟,在粉丝培育中的投入也较多,因而在中国集聚起了大批的“韩流”粉丝。但是在跨国追星的过程当中,中国“韩流”粉丝群体必然发生粉丝身份与国族身份的冲突。然而迄今有关“韩流”粉丝研究的成果对此层面鲜有涉及。本文先从“粉丝”的概念界定与分类的角度入手,勾勒了粉丝议题的研究现状,论证了“粉丝”定义与类别划分的复杂性。又对“韩流”的定义与发展阶段、中国“韩流”粉丝的变化以及中国关于“韩流”研究进行了梳理,揭示了“韩流”完善的文化工业模式,由此构成本文研究的基础。本文重点分析了两个问题:一是商业资本如何通过文化工业积极为中国“韩流”粉丝提供粉丝身份认同和进行深度情感动员,来获取不计成本的消费和追星行为。二是在全球消费环境中,中国“韩流”粉丝如何在被唤醒的国族身份与自身粉丝身份发生冲突时达成两者的平衡。最后,本文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对“韩流”粉丝群体与其文化消费行为进行了再审视。本文还由“韩流”等文化工业形式的广泛流行的现象出发,进一步探讨了中国文化如何焕发活力,以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112
【图文】:

粉丝,官方,俱乐部,团体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或偶像组合前,一般都会给出官方的粉丝名称,如:-1),并规定应援色或官方应援物,如珍珠红、宝蓝些将逐步成为粉丝身份的符号与指代,从粉丝们常]、“蓝家”[3]等话语中不难体现。纯色有限,而爱豆太小的话,就会引起原本以该颜色作为身份标识的有限公司于 2015 年 9 月推出的男子组合 iKON 因为话[4]的应援色橙色相同,关灯时与东方神起[5]的红色东方神起的粉丝们的不满。[6]所以现在推出的“韩流为应援色。二是仪式化的集体行动。不管是在歌曲豆的名字或固定话语,还是在某一些新闻消息下进进行音源打榜或颁奖礼投票等,“韩流”粉丝们都通的集体认同,进而形成了一种情感的共同体。

官方,团体,粉丝,皇冠


团体 BIGBANG 的官方应援灯 皇:http://www.windmsn.com/detail15丝,其组合应援色为白色。粉丝,其组合应援色为珍珠红。r 的粉丝,其组合应援色为宝蓝色。8 年正式出道,由队长 Eric(文fx赫)、成。司于 2003 年推出的男子和声舞蹈组合 又再次撞色东方神起,惹怒仙后[EB2/20151229/ikon.htm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思奇;张云燕;;“韩流”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年06期

2 沈茜;林升栋;;“韩流”缘何流行?——基于新浪微博的“网络志”观察[J];品牌研究;2016年04期

3 朱海花;;“韩流”现象及给中国文化产业的启示[J];知识文库;2018年01期

4 肥罗;;限韩令 韩娱表示蓝瘦香菇[J];课堂内外(初中版);2016年12期

5 何新;;全球化语境下的“韩流”音乐[J];人民音乐;2011年10期

6 黄柳菱;;街舞:“韩流”文化的新代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詹小洪;;“韩流”文化盛行于中国及其原因[J];当代韩国;2007年01期

8 程亚文;;在“韩流”中思考中国发展[J];当代韩国;2006年02期

9 郑贞淑;“韩流”的影响与展望[J];当代韩国;2005年03期

10 仰滢;“韩流”:又一种追星的新范式?[J];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Yeong-Houn Yi;;韩国人如何看待“韩流”:对韩国网络上的“韩流”话语的修辞分析(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滕青;田世英;;流行音乐中“韩流”现象的反思[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黄兴华;;试析“韩流”与韩国对华文化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冬季号(总第12期)[C];2012年

4 林艳娟;林金珠;林长校;;“韩流”环境下的中国文化产业[A];“决策论坛——企业行政管理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高天滚滚“韩流”急[N];经济观察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张蕾;韩日两国岛屿主权争端殃及“韩流”[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记者 詹文;互利共赢!“韩流”签“厦”大订单[N];厦门日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张蕾;日本“对号入座” 不忘辩解 韩国关注“韩流” 居安思危[N];中国青年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张蕾;情感共鸣推动“韩流”走红[N];中国青年报;2013年

6 曹竞;扫黑扫“韩流”[N];中国青年报;2010年

7 独孤岛主 戏剧与影视学博士 影评人;资本裹挟下的“颜值刷屏”其实只是一场“韩流”的复制[N];文汇报;2017年

8 新金融记者 曹晓龙;娱乐 冰冻“韩流”[N];新金融观察;2017年

9 本报记者 李高超;“韩流”有点凉[N];国际商报;2017年

10 本栏目特约评论员 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李敦球;莫让“韩流”变“寒流”[N];中国青年报;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亮;“韩流”粉丝身份生产的冲突与平衡[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2 洪烨;韩国流行音乐推动“韩流”文化走向世界的现象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佳雪;解读“韩流”[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百灵;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新“韩流”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5 江清nr;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女性“韩流”粉丝消费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6 朴爱花;从“韩流”看中韩文化交流[D];延边大学;2008年

7 纪佩吉;南昌市初中生媒介接触与“韩流”文化认同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李知妍(JIYEON LEE);中韩网络媒体中“韩流”与“汉风”报道对比与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冉;韩国文化外交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10 王永柱;“韩流”对我国文化产业安全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32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732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e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