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孔子学院与中华文化传播论析

发布时间:2017-04-06 16:16

  本文关键词:孔子学院与中华文化传播论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世界全球化的深入拓展,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转变成和平与发展,各国竞争也由军事等硬实力的对抗向软实力的竞争转变。而软实力的提升主要依靠文化传播来实现,各国通过建立语言机构来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因此语言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世界各地。中国顺应时代要求建立了以文化传播为目的的语言培训机构—孔子学院。由于中华文化和汉语的吸引力,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但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背景,导致孔子学院也遭到了西方国家的排斥和误解。并且较之其他国家的语言机构,孔子学院起步晚,运行时间短,在运行机制,师资力量,软硬件建设都相对薄弱,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困难需要解决。 通过作者的孔子学院教学经验和各方资料理论梳理分析,本文认为孔子学院的产生有其必然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在看到孔子学院发展势头向好,“汉语热”席卷全球的同时,孔子学院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仍然很多,不仅集中在自身的发展策略和软硬件条件上,外部环境的引导和舆论也影响着孔子学院发展的前景和运营生命的长短。恪守办学宗旨,做精教学主业,保障好教职人员的后备力量,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应该是孔子学院今后需要重点完成的改革方向,最终完成中华文化传播的历史重任,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
【关键词】:孔子学院 中华文化 软实力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25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 二、研究现状11-13
  • 三、研究方法13-14
  • 第二章 孔子学院何以产生14-22
  • 一、顺应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大趋势14-18
  • (一) 时代主题的转换使超越意识形态之争的文化交流成为可能14-15
  • (二) 世界各国设立各类文化传播机构已成通行的做法15-18
  • (三) 世界人民需要以汉语为媒介的文化传播18
  • 二、顺应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内生需求18-22
  • (一) 中国需要世界了解,中华文化需要传播19-20
  • (二) 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通道20-21
  • (三) 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为孔子学院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正当性21-22
  • 第三章 孔子学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2-33
  • 一、目前孔子学院运行状况基本向好22-24
  • 二、孔子学院在所在国的负面境况24-27
  • (一) 孔子学院受到敌视和误解24-26
  • (二) 孔子学院受到限制26-27
  • 三、孔子学院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27-33
  • (一) 传播内容相对单薄27
  • (二) 传播方式和渠道相对简单27-28
  • (三) 教材建设滞后28
  • (四) 教职工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28-29
  • (五) 教职工的安全防范措施和福利政策不健全29-30
  • (六) 硬件建设参差不齐30
  • (七) 传播策略和传播艺术有待完善30-31
  • (八) 各自为战而缺乏顶层设计31-33
  • 第四章 孔子学院何以在传播中华文化中大有作为33-42
  • 一、恪守孔子学院的办学宗旨33-34
  • 二、做精汉语教学这一主业34-35
  • 三、以汉语教学为媒介传播中华文化35-38
  • (一)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5-36
  • (二) 传播当代中国的现代文化理念36
  • (三) 传播中国梦的文化内涵及其世界意义36-38
  • 四、提升办学智慧,正确处理意识形态之争38-39
  • 五、尊重所在国人民的文化选择39-40
  • 六、虚心向所在国人民学习40-42
  • 第五章 关于进一步发挥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华文化中作用的若干建言42-52
  • 一、加强顶层设计42-43
  • 二、加强教职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在职轮训43-45
  • 三、加强对本土汉语教师的培训和指导45-47
  • 四、加强教材的建设47-48
  • 五、加强对内对外宣传48-49
  • 六、加强对孔子学院外驻人员的服务力度和必要保护49-52
  • (一) 提升生活服务质量49-50
  • (二) 加强海外安全保护50
  • (三) 提升回国待遇水准50-52
  •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生;全球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2 王瑾;;文化软实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安全[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6期

3 孟宪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法论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6期

4 陈曦;;孔子学院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对外传播;2009年09期

5 陈桐生;;提升孔子学院办学水平的若干对策[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6 沈蓓蓓;;从孔子学院看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贾绘泽;郭华;;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与精神实质——从“五个统一”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8 吴建民;;如何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和平发展[J];公共外交季刊;2011年01期

9 刘景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04期

10 姚迎春;;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J];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孔子学院与中华文化传播论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9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89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0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