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国学”的内涵审视及其意识形态变迁

发布时间:2021-02-12 10:04
  "国学"概念在历史上何时被认知?"国学"含义实质是什么?经历了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国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旨趣和导向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以概念视角考证国学的提出源流,以学理视角审视国学的真实属性,以内涵视角挖掘国学的本质意蕴,以价值视角考察国学的时代导向,旨在呈现系统化、立体化、理论化的国学理论。国学不仅是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成果,更是当代社会主流价值思想领域的重要构成,全面深刻地审视国学,对于实现中国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3(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国学”的概念源流
二、“国学”的内涵审视
    (一)以“六经”统摄国学
    (二)以中国传统学术概括国学
    (三)以中国文化发展史指代国学
    (四)泛指近代以来的中国学问
三、当代“国学”的主要维度
    (一)国学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和代言
    (二)国学成为教育领域的主要学习诉求
    (三)国学定位为大学课程中一门独立的学科
    (四)马克思主义构成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弘扬时代“国学”的意识形态导向
    (一)克服国学发展错误思潮,在传统与现代对话中增进对国学的认知
    (二)杜绝盲目夸大国学作用倾向,在中国与西方交流中加深对国学的理解
    (三)注重国学传播内容的守正创新,在主流核心价值引领下深化对国学的认同
    (四)推动国学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增强国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表达权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国学的内涵及其施教——马一浮国学论的立教义旨[J]. 刘梦溪.  文史哲. 2017(02)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当代选择[J]. 房广顺,郑宗保.  社会主义研究. 2015(02)
[3]近代国学的发展及成就[J]. 张茂泽.  人文杂志. 2014(07)
[4]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五个问题[J]. 陈卫平.  思想理论教育. 2014(05)
[5]“国故学”与“中国学术”的纠结——民国时期两种“国学”概念的争执及其语境[J]. 文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6]新国学:中华文化的时代表达[J]. 何志鹏.  江西社会科学. 2013(04)
[7]整理国故的动因、视野与方法[J]. 秦弓.  天津社会科学. 2007(03)



本文编号:3030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030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d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