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线路视角下茶马古道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4 03:28
文化正在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旅游需求促使旅游业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旅游业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正在趋向同质化,这些要求正在不断缩小着旅游业的增长空间,而文化恰是旅游业突破资源局限,开辟新天地的切入点。文化线路最早就是以旅游为手段开展的各项文化传承活动,因此与文化线路与旅游活动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在文化线路上进行文化产业和旅游行为的开发是线路经济价值的最好展现途径;其次,文化线路的整体观有利于对线形、区域型旅游地的保护。换句话说就是,运用文化线路的思想,有助于创新旅游开发的思维和模式,在开发其经济价值的同时保护和传承其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文化线路上发展旅游,是运用文化线路的整体性思想,将线路上单独的旅游吸引物、文化遗产和城镇聚落连成一个整体的旅游目的地,并赋予其具有文化内涵的故事和传说。文化线路与评价体系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文化线路的出现,是由于公众的文化意识觉醒,旅游可持续发展和遗产保护新方式的驱动,和对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发展要求的响应。而相应的评价体系,是在文化线路生成之后,针对线路上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的精准型规划。文化线路上的旅游评价体系力图形...
【文章来源】: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一章引言8第七章,结束语。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指出本文的局限之处和不足点,说明研究展望。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如图1.2所示:图1.2研究内容章节分布与拟解决的问题二、本文创新点(一)从内涵分析到外延创新的转变本选题不局限于文化线路的内涵,试图拓宽其外延并进行创新,多元化分析文化线路上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和载体,旨在出台行业参考,以文化线路的该呢喃为指导,促进文旅活动的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二)从各自为阵到沿线合作的转变从旅游评价体系这一独特角度,多角度选取指标,推动沿线上多方相关利益者参与、多种业态合作,将文化线路与旅游产业融合,促进沿线上的企业和业态进行合作,解决沿线各地区各部门各自为阵,未形成合力的问题,有助于打造区域旅游品牌领导力。
第四章评价体系框架确定和指标筛选33图4.1评价体系的结构示意图评价体系的结构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三分量模型的基础上,综合上述所提到的一般性评价指标、文化线路的特征与内涵、旅游可持续发展与茶马古道自身属性的要求,构建出的“资源-社会-环境-价值-经济”的五分量模型。且评价体系共由四个层次构成,分别是目标层、准则层、项目层和指标层。第三节指标体系修改及预建立一、第一轮指标体系预建立本文为科学有效地提炼出反映文化线路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在前文指标筛选和总结的基础上,还对旅游业政产学研方面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案例区段的居民进行实地访问,以验证所选指标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调查和访问结果显示,前文梳理的评价因子绝大部分满足文化线路视角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要求,可以作为评价体系的构成指标。此外,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10个因子进行了修改,包括外文翻译表述上的转换、更加细化和全面地分类和更加精准地表达指标的内涵。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提出了由5个准则层,13个项目层,64个指标层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茶马古道生命周期与空间演化研究——基于廊道遗产视角[J]. 李飞. 中国名城. 2017(01)
[2]文化线路旅游开发与保护——以蜀道为例[J]. 王倩,李小波,刘艳梅.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6(01)
[3]文化线路的概念比较——UNESCO WHC、ICOMOS、EICR相关理念的不同[J]. 郭璇,杨浩祥.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02)
[4]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比较与展望[J]. 朱梅,魏向东. 地理科学进展. 2014(09)
[5]基于GIS分析的河南佛教塔寺文化旅游地域分异研究[J]. 李湘豫,梁留科. 经济地理. 2012(12)
[6]世界遗产地旅游者地方感影响关系及机理分析——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J]. 苏勤,钱树伟. 地理学报. 2012(08)
[7]供需双方对景区文化偏好的差异性研究——以天柱山风景区为例[J]. 梁家琴,杨效忠,冯立新,王荣荣. 旅游学刊. 2012(07)
[8]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的经典案例[J]. 彭玉娟,尹雯. 云南社会科学. 2012(02)
[9]“文化廊道”及旅游开发:一种新的线性遗产区域旅游开发思路[J]. 陶犁. 思想战线. 2012(02)
[10]五台山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型构建及评价研究[J]. 毕晋锋.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博士论文
[1]无形文化线路理论研究[D]. 丁援.华中科技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 贺广江.四川师范大学 2017
[2]文化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研究[D]. 张亚州.天津商业大学 2016
[3]基于点—轴理论的陕南汉江走廊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 李慧.西安科技大学 2012
[4]文化线路遗产价值评价特性分析[D]. 杨珂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09
[5]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 曾艳.厦门大学 2007
[6]生态旅游认证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研究[D]. 白鸥.浙江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48712
【文章来源】: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一章引言8第七章,结束语。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指出本文的局限之处和不足点,说明研究展望。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如图1.2所示:图1.2研究内容章节分布与拟解决的问题二、本文创新点(一)从内涵分析到外延创新的转变本选题不局限于文化线路的内涵,试图拓宽其外延并进行创新,多元化分析文化线路上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和载体,旨在出台行业参考,以文化线路的该呢喃为指导,促进文旅活动的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二)从各自为阵到沿线合作的转变从旅游评价体系这一独特角度,多角度选取指标,推动沿线上多方相关利益者参与、多种业态合作,将文化线路与旅游产业融合,促进沿线上的企业和业态进行合作,解决沿线各地区各部门各自为阵,未形成合力的问题,有助于打造区域旅游品牌领导力。
第四章评价体系框架确定和指标筛选33图4.1评价体系的结构示意图评价体系的结构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三分量模型的基础上,综合上述所提到的一般性评价指标、文化线路的特征与内涵、旅游可持续发展与茶马古道自身属性的要求,构建出的“资源-社会-环境-价值-经济”的五分量模型。且评价体系共由四个层次构成,分别是目标层、准则层、项目层和指标层。第三节指标体系修改及预建立一、第一轮指标体系预建立本文为科学有效地提炼出反映文化线路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在前文指标筛选和总结的基础上,还对旅游业政产学研方面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案例区段的居民进行实地访问,以验证所选指标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调查和访问结果显示,前文梳理的评价因子绝大部分满足文化线路视角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要求,可以作为评价体系的构成指标。此外,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10个因子进行了修改,包括外文翻译表述上的转换、更加细化和全面地分类和更加精准地表达指标的内涵。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提出了由5个准则层,13个项目层,64个指标层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茶马古道生命周期与空间演化研究——基于廊道遗产视角[J]. 李飞. 中国名城. 2017(01)
[2]文化线路旅游开发与保护——以蜀道为例[J]. 王倩,李小波,刘艳梅.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6(01)
[3]文化线路的概念比较——UNESCO WHC、ICOMOS、EICR相关理念的不同[J]. 郭璇,杨浩祥.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02)
[4]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比较与展望[J]. 朱梅,魏向东. 地理科学进展. 2014(09)
[5]基于GIS分析的河南佛教塔寺文化旅游地域分异研究[J]. 李湘豫,梁留科. 经济地理. 2012(12)
[6]世界遗产地旅游者地方感影响关系及机理分析——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J]. 苏勤,钱树伟. 地理学报. 2012(08)
[7]供需双方对景区文化偏好的差异性研究——以天柱山风景区为例[J]. 梁家琴,杨效忠,冯立新,王荣荣. 旅游学刊. 2012(07)
[8]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的经典案例[J]. 彭玉娟,尹雯. 云南社会科学. 2012(02)
[9]“文化廊道”及旅游开发:一种新的线性遗产区域旅游开发思路[J]. 陶犁. 思想战线. 2012(02)
[10]五台山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型构建及评价研究[J]. 毕晋锋.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博士论文
[1]无形文化线路理论研究[D]. 丁援.华中科技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 贺广江.四川师范大学 2017
[2]文化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研究[D]. 张亚州.天津商业大学 2016
[3]基于点—轴理论的陕南汉江走廊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 李慧.西安科技大学 2012
[4]文化线路遗产价值评价特性分析[D]. 杨珂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09
[5]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 曾艳.厦门大学 2007
[6]生态旅游认证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研究[D]. 白鸥.浙江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48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048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