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婺源的乡村讲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2 21:23
本文以《沱川余氏乡约》和《圣谕十六条附律易解》等为主体分析文本,辅以方志、族谱、文集和档案等史料,在梳理明清婺源讲约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考察了明万历朝婺源士绅余懋衡的讲约活动和清道光朝教谕夏炘的讲约实践,探析了明清婺源乡村讲约活动的实际状态和历史演变,揭示了明清士绅、地方官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机制。讲约是明清乡约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婺源讲约大致起始于明嘉靖年间,一开始由知县组织,随后余懋衡等士绅亦积极响应,呈现出官方与民间并举的态势。清代婺源讲约都由官府主导,形成了知县负责县城、教官于每年十月份轮流前往四乡讲约的惯例。士绅如非特殊情况如受官府委托,则基本退出这一领域。清代婺源的讲约惯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形,即县城讲约实际上由约保操办因而有时成为具文,乡村讲约反而因学官的实力奉行成为常态。清代婺源教官对乡村讲约态度积极,抛开个人因素,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与明代只强调教官教育生员不同,清代中央政府还强化了教官以宣讲教化百姓的职责;其二,乡村讲约能给学官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清代、民国江浙一带方志也有不少有关清代知县、教谕积极推动乡村讲约的记载,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简介和论文框架
二、明清婺源讲约活动的基本情况
(一)明清婺源讲约活动的演变
(二)清代婺源教官对讲约的实力奉行
(三)从清道光朝教官互揭案看婺源教官的讲约活动
三、明万历朝士绅余懋衡的讲约活动
(一)余懋衡与《沱川余氏乡约》
(二)《沱川余氏乡约》与乡村教化
四、清道光朝教谕夏炘的讲约实践
(一)夏炘对讲约的积极推行及其对讲约的反省
(二)夏炘讲约文献的体例和内容
五、讨论和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乡约宣讲与儒家道德的世俗化[J]. 陈宝良,周兴. 青海民族研究. 2018(02)
[2]论六谕和明清族规家训论[J]. 陈时龙. 安徽史学. 2017(06)
[3]明清时期婺源的乡约与基层组织[J]. 廖华生. 安徽史学. 2017(06)
[4]圣谕的演绎:明代士大夫对太祖六谕的诠释[J]. 陈时龙.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5)
[5]清季教官的宣讲与地方教化——兼及科举制废除对教官的影响[J]. 苟德仪.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6]“俗化”与教化——论闽籍学官与清代台湾社会[J]. 杨艳华,陈庆元. 东南学术. 2013(03)
[7]从循道宣诵到乡约会讲:明代地方社会的圣谕宣讲[J]. 赵克生. 史学月刊. 2012(01)
[8]论康熙朝圣谕宣讲制度的地方实践——以广东连山县为例[J]. 黄新华.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9]清代圣谕宣讲类善书的刊刻与传播[J]. 张祎琛.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10]清代川刻宣讲小说集刍议——兼述新见三种小说集残卷[J]. 汪燕岗. 文学遗产. 2011(02)
博士论文
[1]清代政治教化与底层控制[D]. 李悦田.中共中央党校 2018
[2]近世乡绅治理与国家权力关系研究[D]. 徐祖澜.南京大学 2011
[3]清代善书的刊刻与传播[D]. 张祎琛.复旦大学 2010
[4]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D]. 王有英.华东师范大学 2005
[5]走向民间生活的明代儒学教化研究[D]. 刘静.华东师范大学 2004
[6]清代地方基层组织研究[D]. 孙海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硕士论文
[1]圣谕宣讲表演形式及故事文本研究[D]. 张爽.四川师范大学 2018
[2]明代士绅的民间教化研究[D]. 董桂超.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明太祖“圣谕六言”演绎文本研究[D]. 王四霞.东北师范大学 2011
[4]乡野精英与教化威权[D]. 董柏林.南京师范大学 2008
[5]《圣谕广训》传播研究[D]. 雷伟平.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34006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简介和论文框架
二、明清婺源讲约活动的基本情况
(一)明清婺源讲约活动的演变
(二)清代婺源教官对讲约的实力奉行
(三)从清道光朝教官互揭案看婺源教官的讲约活动
三、明万历朝士绅余懋衡的讲约活动
(一)余懋衡与《沱川余氏乡约》
(二)《沱川余氏乡约》与乡村教化
四、清道光朝教谕夏炘的讲约实践
(一)夏炘对讲约的积极推行及其对讲约的反省
(二)夏炘讲约文献的体例和内容
五、讨论和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乡约宣讲与儒家道德的世俗化[J]. 陈宝良,周兴. 青海民族研究. 2018(02)
[2]论六谕和明清族规家训论[J]. 陈时龙. 安徽史学. 2017(06)
[3]明清时期婺源的乡约与基层组织[J]. 廖华生. 安徽史学. 2017(06)
[4]圣谕的演绎:明代士大夫对太祖六谕的诠释[J]. 陈时龙.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5)
[5]清季教官的宣讲与地方教化——兼及科举制废除对教官的影响[J]. 苟德仪.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6]“俗化”与教化——论闽籍学官与清代台湾社会[J]. 杨艳华,陈庆元. 东南学术. 2013(03)
[7]从循道宣诵到乡约会讲:明代地方社会的圣谕宣讲[J]. 赵克生. 史学月刊. 2012(01)
[8]论康熙朝圣谕宣讲制度的地方实践——以广东连山县为例[J]. 黄新华.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9]清代圣谕宣讲类善书的刊刻与传播[J]. 张祎琛.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10]清代川刻宣讲小说集刍议——兼述新见三种小说集残卷[J]. 汪燕岗. 文学遗产. 2011(02)
博士论文
[1]清代政治教化与底层控制[D]. 李悦田.中共中央党校 2018
[2]近世乡绅治理与国家权力关系研究[D]. 徐祖澜.南京大学 2011
[3]清代善书的刊刻与传播[D]. 张祎琛.复旦大学 2010
[4]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D]. 王有英.华东师范大学 2005
[5]走向民间生活的明代儒学教化研究[D]. 刘静.华东师范大学 2004
[6]清代地方基层组织研究[D]. 孙海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硕士论文
[1]圣谕宣讲表演形式及故事文本研究[D]. 张爽.四川师范大学 2018
[2]明代士绅的民间教化研究[D]. 董桂超.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明太祖“圣谕六言”演绎文本研究[D]. 王四霞.东北师范大学 2011
[4]乡野精英与教化威权[D]. 董柏林.南京师范大学 2008
[5]《圣谕广训》传播研究[D]. 雷伟平.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34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134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