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文化产业社会资本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1 15:45
近年来,广州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广州经济重要支柱性产业,但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其中一大困境就是融资难问题。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广州文化产业并有效利用,对提升广州文化产业发展效率,推动广州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重塑广州文化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广州文化产业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PEST模型分析广州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揭示广州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制约因素,并探讨促进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城市观察. 2020,(06)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广州文化产业发展环境PEST分析
(一)政策环境:政府重视,利好频出
(二)经济环境:多领域领军全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
(三)社会环境:文化消费规模持续扩大,人均消费居全国前列
(四)技术环境:创新体系有序建立,文化与科技融合更为深入
三、社会资本进入广州文化产业的制约因素
(一)文化产业特点与资本追逐点之间存在鸿沟
(二)社会资本对文化产业认知不足
(三)缺少政府主导的重大杠杆和创新性政策
(四)吸纳社会资本力不强,政府整体战略布局需提高
(五)资本有效配置效率不高
四、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广州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战略定位,抢占高地,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1.抢占“创意之都”高地,吸引全球投资。
2.营造良好投融资生态环境,打好社会资本流入基础。
3.搭建三大公共服务平台吸引社会资本。
(二)整体推动,重点有序,打造产业品牌和集群
1.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撬动国内外投资。
2.推动产业融合、产业聚合,资本相互借力。
3.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产业集群,吸引产业链投资。
(三)建立多层次人才引进机制,推动投融资创新
1.建立多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
2.以投融资创新拉动并撬动文化产业发展
(1)直接融资,通过融资创新增强资本市场活跃度。
(2)间接融资,建立文化企业信用评级制度、担保体系,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3)联动式资本撬动策略。
(4)政府主导,鼓励市场化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
(5)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制定不同的分阶段资本战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元资本对于中国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构[J]. 魏鹏举.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2]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的演变[J]. 陈柳钦.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本文编号:3152035
【文章来源】:城市观察. 2020,(06)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广州文化产业发展环境PEST分析
(一)政策环境:政府重视,利好频出
(二)经济环境:多领域领军全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
(三)社会环境:文化消费规模持续扩大,人均消费居全国前列
(四)技术环境:创新体系有序建立,文化与科技融合更为深入
三、社会资本进入广州文化产业的制约因素
(一)文化产业特点与资本追逐点之间存在鸿沟
(二)社会资本对文化产业认知不足
(三)缺少政府主导的重大杠杆和创新性政策
(四)吸纳社会资本力不强,政府整体战略布局需提高
(五)资本有效配置效率不高
四、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广州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战略定位,抢占高地,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1.抢占“创意之都”高地,吸引全球投资。
2.营造良好投融资生态环境,打好社会资本流入基础。
3.搭建三大公共服务平台吸引社会资本。
(二)整体推动,重点有序,打造产业品牌和集群
1.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撬动国内外投资。
2.推动产业融合、产业聚合,资本相互借力。
3.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产业集群,吸引产业链投资。
(三)建立多层次人才引进机制,推动投融资创新
1.建立多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
2.以投融资创新拉动并撬动文化产业发展
(1)直接融资,通过融资创新增强资本市场活跃度。
(2)间接融资,建立文化企业信用评级制度、担保体系,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3)联动式资本撬动策略。
(4)政府主导,鼓励市场化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
(5)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制定不同的分阶段资本战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元资本对于中国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构[J]. 魏鹏举.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2]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的演变[J]. 陈柳钦.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本文编号:3152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152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