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带的内涵及建设路径

发布时间:2021-04-30 06:23
  河北省境内大运河是燕赵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大运河中颇具北方特色的文化遗产。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带内涵丰富,在传承燕赵传统文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方面意义非凡。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过程,应坚持政府主导、激发企业活力、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利用地方高校资源、提升社会公众参与度、重视媒体平台发酵等多措并举,合力繁荣燕赵运河文化,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良性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丰硕果实。 

【文章来源】: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36(03)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带的内涵
二、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意义
    (一)传承河北传统文化,增强燕赵文化自信
    (二)目光聚焦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激发天然纽带活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四)保持开放包容姿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
三、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带多元主体共建路径
    (一)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二)激发企业活力,推动运河文化创新性发展
    (三)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开创运河文化治理新局面
    (四)利用地方高校资源,智力支持大运河文化带可持续发展
    (五)提升社会公众参与度,共享燕赵运河文化硕果
    (六)重视媒体发酵作用,讲好独特燕赵运河故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与可借鉴的国际经验[J]. 黄杰.  档案与建设. 2019(02)
[2]大运河历史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刍议[J]. 葛剑雄.  江苏社会科学. 2018(02)
[3]浅析大运河(北京段)文化带的内涵[J]. 杨家毅.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4)
[4]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意义、构想与路径[J]. 姜师立.  中国名城. 2017(10)
[5]中国运河文化及其特点[J]. 李泉.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本文编号:3169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169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d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