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社会创业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实现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8 10:47
  近年来在我国生产性保护理念的指导下,不少地区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实践探索,发现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经过实践证明,一些旅游开发模式在被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实践时,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鉴于传统的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中存在多种问题,旅游企业需要重新思考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社会创业作为解决社会问题或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创新方式,通过其独有的商业模式特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不仅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增强经营主体的市场竞争力,还能进一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基于社会创业视角来探讨社会创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并期望能发现较为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路径。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以旅游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在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社会创业商业模式分析框架进行了重新构建,明确了旅游企业的社会创业商业模式是由价值主张、关键...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社会创业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实现路径研究


本文的研究思路1.5研究方法

创造过程,社会价值,理论模式,商业模式


2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25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内容。如国外学者Michelini和Fiorentino(2011)从企业价值维度对社会创业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并提出用传统商业模式的价值要素来分析社会创业商业模式,其价值要素主要包括价值主张、价值创造和价值获龋Mair和Schoen(2007)以三个成功的社会企业为例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社会创业实践成功的一般模式及特征。Stevens、Moray和Crucke(2008)指出,社会创业组织价值创造与使命陈述、商业模式和社会绩效三个核心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且相互影响(如图2.1所示)。由图可见,社会绩效是创业组织以社会使命为前提,通过商业模式各构成要素的运作以及外部政策性支持来创造的。该理论模式进一步为探讨社会价值的创造提供了理论指导。图2.1社会价值创造过程的理论模式国内部分学者主要从社会创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视角来分析其构成要素,并通过案例研究对这些构成要素进行验证。其中严中华、林海等学者对社会创业商业模式比较关注,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来分析和验证社会创业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如严中华等(2011)选取印度Aravind眼科医院作为研究对象,指出社会创业的商业模式只有将组织的目标客户、核心战略、资源战略以及价值网络等完美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关键作用,即保持社会与经济双重价值创造及平衡;林海、严中华、黎友焕(2013)以格莱珉银行为例,主要从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客户需求、组织结构、组织供应链、网络合作等维度”探讨了该企业的社会创业商业模式,并构建了新的社会创业商业模式模型;彭劲松和黎友焕(2012)以广东残友集团为例进行商业模式的理论分析,指出如表2.10所示的商业模式构成要素是社会创业商业模式的核心构成要素的合理性。表2.10社会创业的商业模式核心?

商业模式,分析框架,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2图3.2社会创业商业模式分析框架3.2社会创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影响探讨鉴于旅游企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重要主体,与社区居民和政府相比更有管理经验、资金和资源。因此,旅游企业更具有进行社会创业的能力。而社会创业与一般的商业创业相比,将社会使命作为发展经营的重要目标,可以促使旅游企业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出发;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与技能的传播与输出,开发旅游产品和旅游体验服务,从而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创造社会价值,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协同发展。因此,本文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从旅游企业层面来探讨社会创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以期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以桂林彩调为例[J]. 冯丽娟,秦尧.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3)
[2]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西藏传统制陶技艺调查——以墨竹工卡县塔巴村为个案[J]. 邵卉芳.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3]基于虚拟体验旅游对四川宜宾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的可行性探索[J]. 吴云,吕龙,宋彬,罗明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20)
[4]旅游对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影响——以土家摆手舞为例[J]. 马振.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5)
[5]社会创业教育的理念与行动[J]. 黄兆信,李炎炎.  教育研究. 2018(07)
[6]旅游开发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机理研究[J]. 文冬妮.  南方农机. 2018(10)
[7]创业导向对新创社会企业绩效的影响——资源拼凑的中介作用与规制的调节作用[J]. 张秀娥,张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09)
[8]台湾社区经济发展探析——以三个典型社区为例[J]. 谢楠.  台湾研究. 2018(01)
[9]亲社会性与社会创业机会开发关系研究[J]. 仇思宁,李华晶.  科学学研究. 2018(02)
[10]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研究[J]. 康丹,刘敏,王萍.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博士论文
[1]基于社会网络的企业家创业能力和创业绩效研究[D]. 陈钦约.南开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社会资本与社会创业导向[D]. 唐丽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
[2]创业者社会资本与社会创业意向[D]. 刘国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
[3]社会网络对社会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机理研究[D]. 张璐.天津大学 2017
[4]基于酒店check in/out自助终端机的A公司的商业模式重构研究[D]. 司梁清.东南大学 2016
[5]社会网络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D]. 陈泽文.山东大学 2014
[6]以往知识、社会网络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D]. 黄细里.上海交通大学 2014
[7]社会企业商业模式研究[D]. 袁征.东北财经大学 2012
[8]社会网络对创业机会识别影响机理实证研究[D]. 梁静波.吉林大学 2007
[9]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陈文.西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36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236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b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