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现代民俗学进程中的《晨报副刊》

发布时间:2021-06-18 12:48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密不可分,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各民俗事象的价值被重估。《晨报副刊》作为四大副刊之一,对中国现代民俗学的拓荒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晨报副刊》在现代民俗学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和评述。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并对《晨报副刊》在各个不同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一章讨论了现代民俗学发端的背景和现代报刊业对民俗学的推动作用,以及不同阶段《晨报副刊》在各个民俗学进程中所做的贡献。现代民俗学的诞生不是一簇而就的,五四“到民间去”的思潮、“白话文运动”和西方的启蒙思潮都为其发端奠定了基础。加之现代报刊业,特别是副刊的推波助澜,为1918年现代民俗学的破土而出做好了准备。最初的中国民俗学仅仅涉及歌谣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然后逐渐涉足到神话传说、童话寓言等民间文学领域,后来渐渐发展到对礼俗迷信、岁时节日等其他民俗事象的研究。《晨报副刊》在民俗学发轫初期的这几个阶段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二章梳理了李大钊时期《晨报副刊》在“歌谣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民俗学的诞生,是以“歌谣运动”为标志的,而当时学者们对民俗的了解与研究也是从歌谣...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现代民俗学进程中的《晨报副刊》


顾颉刚在《晨报副刊》上刊登的歌谣

作品,方言,民俗学,意义


的57首,这是他搜集的民俗作品首次在报纸上刊发。这些歌谣后来都被收录到他的《吴歌甲集》,这本《吴歌甲集》是顾颉刚学术生涯中出版的第一本书,也是他在民俗学领域里最初的成果。顾颉刚收集歌谣,并非一般意义地把歌谣简单记录下来,而是按照民俗学的科学原则进行编辑的。他不仅为这些歌谣里的方言做了相关的注释,更是对其中的民俗事象添加了详细的说明,这是带有拓荒性质的学术工作,需要同时具备方言知识、历史知识、民俗知识的人才能达成。下图为顾颉刚发表在《晨报副刊》的歌谣,其注释甚至比歌谣本身还要长。图3-2顾颉刚搜集的歌谣作品顾颉刚说过,“我为要搜集歌谣,并明了他的意义,自然地把范围扩张的很大:方言,谚语,唱本,风俗,宗教各种材料都着手搜集起来。①”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大大拓展了民俗学的研究领域。《晨报副刊》上曾连续刊登过四期《歌谣讨论》,其内容便是顾颉刚和沈兼士的两组通信,讨论两人对于歌谣的不同看法。沈兼士认为:我们现在研究歌谣里的方言,就有俗字的说——不是考它的古字,“本字”或“正字”——究竟是什么;是要考他的意,究竟是怎么样。仔细说起来,就是不应该以形体为唯一目的,还像新方言那样每语必求他的古字,应该以意义为唯一目的,本着音韵变迁的定律,去推寻其意义的范围,意义弄①顾颉刚.古史辨自序[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44-45.

副刊,晨报


第四章《晨报副刊》与民俗学的构建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4图5-1《晨报副刊:家庭》中的回文迷当时,这些游戏被民众广泛接受,群众的参与度也很高。自1926年17期起,《晨报副刊》便对这些征求解答,附言道:本游戏征求解答,并个有薪酬,请于本星期三日以前,寄交本馆编辑处家庭周刊部。答案内请书明姓名,住址,年岁,男女,职业,或所在学校之年级。悬赏征求的方案一出,便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解答的人日渐增多,以下是家庭周刊对征求方案的几则回复,这些游戏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般。图5-2《晨报副刊:家庭》征求解答3例二、民间游戏娱乐的研究与发用民间儿童游戏是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游戏流传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儿童健康成长。热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成长,民间游戏都其身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商参的《乡土儿童游戏调查——呈许兴凯及其他同志们》一文中,他表示:有时在空场中、草地上,见那些没有先生教育的孩子们做游戏,由他们的笑声中,可以证明比我们的游戏有趣的多。他们没有特定的规律,但是自然没有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俗文化在报纸副刊中的传播——以《晨报副刊》为例[J]. 穆昭阳.  民间文化论坛. 2009(03)
[2]《晨报》副刊与李大钊[J]. 崔银河.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3]《晨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J]. 崔银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4]《晨报副刊》与五四杂文的繁荣[J]. 李静.  山东社会科学. 2006(10)
[5]研究者、编辑家、出版商共同构建的学术空间——试论民国时期上海的民间文学研究与书籍出版[J]. 郑土有.  民俗研究. 2006(01)
[6]孙伏园时期的“晨报副刊”[J]. 张涛甫.  江淮论坛. 2004(02)
[7]周作人·人类学·希腊神话[J]. 陈泳超.  鲁迅研究月刊. 2002(06)
[8]民俗百年话题[J]. 刘锡诚.  民俗研究. 2000(01)
[9]“‘晨副’,我的喇叭”——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J]. 樊亚平,吴小美.  甘肃社会科学. 2000(01)

博士论文
[1]“向民间去”的美术理想与民间传统的发现与融合(1919-1945)[D]. 毛宁.中国美术学院 2017

硕士论文
[1]江绍原的民俗学实践及其当代意义[D]. 李春久.河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36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236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3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