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非遗数字化传播策略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17 06:08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应促进其有效性保护,实现文化传承与弘扬,助力文化产业长久发展。互联网时代下,应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提供路径,丰富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载体,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广泛传播与弘扬,达到以文化推助城市社会经济水平提升的目的。文章立足于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现状,论述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面临的新困境,分析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新特性并提出新的路径和对策。
【文章来源】:文化产业. 2020,(27)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现状
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新特性
三、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新路径
(一)构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平台
(二)实现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路径传递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保护与传承——以高州木偶戏为例[J]. 周洁文,周春,张亚洲,王源. 科技与创新. 2020(16)
[2]基于虚拟现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设计[J]. 陈少华. 现代电子技术. 2020(16)
[3]壮族师公舞蹈文化在非遗教育中的传承与保护——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与教育化传承研究》[J]. 李凯. 中国高校科技. 2020(07)
本文编号:3500353
【文章来源】:文化产业. 2020,(27)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现状
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新特性
三、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新路径
(一)构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平台
(二)实现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路径传递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保护与传承——以高州木偶戏为例[J]. 周洁文,周春,张亚洲,王源. 科技与创新. 2020(16)
[2]基于虚拟现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设计[J]. 陈少华. 现代电子技术. 2020(16)
[3]壮族师公舞蹈文化在非遗教育中的传承与保护——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与教育化传承研究》[J]. 李凯. 中国高校科技. 2020(07)
本文编号:3500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500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