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乡村文化的双重逻辑与振兴路径

发布时间:2021-11-17 14:34
  乡村文化包括国家供给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和村社自组织的乡土文化两种类型。作为国家治理的组成部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遵循的是外部嵌入逻辑,依托于"条块"主导的文化服务主体、"压力型"的文化服务体制及项目产业化的文化服务策略,这带来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分离、偏低农民本位及目标异化等问题。作为乡村社会内生治理的产物,乡土文化依托于权威型的文化组织主体、农民的自发参与及公共性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当下遭遇了权威衰退、参与退出及支持弱化等困境。乡村文化外部和内部的双重逻辑皆根植于现代治理转型过程之中。为实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乡土文化的共生互融,应建构以乡、村两级为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与乡土文化耦合路径,以"社区营造"、乡村文化管理及乡村治理转型等多方面的协同来推动乡村文化的全面振兴。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外部嵌入逻辑
三、乡土文化的内生治理逻辑
四、乡村文化的双重逻辑与现代治理的转型
五、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检视与理论反思[J]. 韩鹏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2]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解释与路径选择[J]. 龙文军,张莹,王佳星.  农业经济问题. 2019(12)
[3]如何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实效[J]. 肖长春,郑传芳.  人民论坛. 2019(17)
[4]乡村公共文化的实践逻辑及其治理[J]. 韩鹏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8(03)
[5]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价值再认识[J]. 索晓霞.  贵州社会科学. 2018(01)
[6]半工半耕与中国渐进城镇化模式[J]. 夏柱智,贺雪峰.  中国社会科学. 2017(12)
[7]旅游景观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基于黔东南州J村苗寨旅游开发的实证调研[J]. 谢小芹.  中国行政管理. 2017(01)
[8]陕西面花民间乡土文化的传承及延伸[J]. 陈丽伶,肖萌,陈登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9]需求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基于H省B市的调查[J]. 游祥斌,杨薇,郭昱青.  中国行政管理. 2013(07)
[10]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J]. 渠敬东.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5)



本文编号:3501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501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3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