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文化振兴
发布时间:2021-11-17 17:03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要部署。在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求,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在明确协调城乡文化发展关系和高质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和原则基础上,构建"过程相嵌-资源共享-主体合作"的乡村文化振兴实施框架,以城乡党建结对共建、协同推进"两创"、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人才共育共享为抓手,以乡村文化振兴决策的协作优化机制、乡村文化振兴资源的动态倾斜机制、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的多元合作机制、乡村居民文化权益的共同保障机制、乡村文化安全风险的协同防范机制为保障,全方位、全过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施框架
由于实践条件不同,乡村文化振兴过程各环节中资源共享、主体合作的重点也不同(见图2)。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环节,资源共享的重点是推动制度协调、设施均衡、服务均等、人才共育等,做到在党的领导下、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有序参与。二是传承发展特色文化环节,资源共享的重点是价值互鉴、人才共育、技术共使、信息互通等,做到在党的领导下、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合理参与。三是提升文化生活质量环节,资源共享的重点是制度协调、设施均衡、服务均等、人才共育等,做到在党的领导下、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四是加强文化活化利用环节,资源共享的重点是资本共享、市场共用、品牌共创、信息互通等,做到在党的领导下、企业主导下多元主体稳妥参与。五是优化文化人才队伍环节,资源共享的重点是人才共育、制度协调、信息互通、技术共使等,做到在党的领导下、企业主导下多元主体合作参与。二、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解释与路径选择[J]. 龙文军,张莹,王佳星. 农业经济问题. 2019(12)
[2]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基层文化机构参与策略研究[J]. 汪圣,田秀娟. 图书馆. 2019(12)
[3]乡村文化复兴与乡土文明价值重构[J]. 范玉刚.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4]乡村振兴的文化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J]. 孙喜红,贾乐耀,陆卫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5]乡村振兴战略三维向度论纲[J]. 唐惠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6]以农民为主体推动乡村文化振兴[J]. 赵梦宸. 人民论坛. 2019(11)
[7]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文化自信:内在理路与行动策略[J]. 方坤,秦红增.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8]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问题与路径[J]. 李爱民. 宏观经济管理. 2019(02)
[9]城乡文化共生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推进策略——基于文化间性的视角[J]. 张学昌. 新疆社会科学. 2019(01)
[10]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 张晖.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8(06)
本文编号:3501331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施框架
由于实践条件不同,乡村文化振兴过程各环节中资源共享、主体合作的重点也不同(见图2)。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环节,资源共享的重点是推动制度协调、设施均衡、服务均等、人才共育等,做到在党的领导下、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有序参与。二是传承发展特色文化环节,资源共享的重点是价值互鉴、人才共育、技术共使、信息互通等,做到在党的领导下、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合理参与。三是提升文化生活质量环节,资源共享的重点是制度协调、设施均衡、服务均等、人才共育等,做到在党的领导下、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四是加强文化活化利用环节,资源共享的重点是资本共享、市场共用、品牌共创、信息互通等,做到在党的领导下、企业主导下多元主体稳妥参与。五是优化文化人才队伍环节,资源共享的重点是人才共育、制度协调、信息互通、技术共使等,做到在党的领导下、企业主导下多元主体合作参与。二、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解释与路径选择[J]. 龙文军,张莹,王佳星. 农业经济问题. 2019(12)
[2]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基层文化机构参与策略研究[J]. 汪圣,田秀娟. 图书馆. 2019(12)
[3]乡村文化复兴与乡土文明价值重构[J]. 范玉刚.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4]乡村振兴的文化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J]. 孙喜红,贾乐耀,陆卫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5]乡村振兴战略三维向度论纲[J]. 唐惠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6]以农民为主体推动乡村文化振兴[J]. 赵梦宸. 人民论坛. 2019(11)
[7]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文化自信:内在理路与行动策略[J]. 方坤,秦红增.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8]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问题与路径[J]. 李爱民. 宏观经济管理. 2019(02)
[9]城乡文化共生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推进策略——基于文化间性的视角[J]. 张学昌. 新疆社会科学. 2019(01)
[10]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 张晖.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8(06)
本文编号:3501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501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