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17:17
本文关键词: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文化的建设,特别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念,更体现出党中央在新时期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思路和部署。大力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就是要深化各领域人民的文化生活,特别是社区等基层居民生活中实现文化的发展。现阶段,由于各级政府的资源的有限及传统行政管理方式的缺陷,公益性文化机构的服务能力无法进一步拓展,这就要求政府切实转变职能,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理直属单位向社会管理转变,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2006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政府面对社会组织时应采取的态度,肯定了社会组织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起到的作用,“推进政事分开,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①在关于社会组织管理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展和规范各类基金会,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不同于政府,也不同于一般民营企业,有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可以使其在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通过政府与社会“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切实解决公共文化产品供需矛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从而提升国家软实力。第一章导论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分别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分析,关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参与政府管理的研究以及关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基层政府公共文化的研究进行了国内外研究问题的文献综述,同时介绍了本文以案例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核心概念进行了说明介绍,并分析了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说明了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第三章通过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Y区公共文化服务现状研究进一步阐明论文的主旨;第四章提出了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存在“受到政府意志影响过大”等问题;第五章就第四章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加快基层政府改革的脚步、降低民办非企业登记门槛等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民办非企业单位 基层政府 公共文化服务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49.2;D632.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导论11-22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14
-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文献综述14-20
- 一、关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参与政府管理的研究15-17
- 二、关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基层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17-20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20-22
- 一、研究方法20-21
- 二、技术路线21-22
- 第二章 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依据22-34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22-26
- 一、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22-23
-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23
- 三、基层政府23-25
- 四、公共文化服务25-26
- 第二节 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基层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依据26-29
- 一、治理理论26-27
- 二、文化生产力理论27-28
- 三、第三方(非政府组织相关理论)管理理论28-29
- 第三节 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基层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依据29-34
- 一、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基层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必要性30-31
-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基层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可行性31-34
- 第三章 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Y区公共文化服务现状研究34-42
- 第一节 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Y区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情况34-38
- 一、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参与35-36
- 二、社会文化团体的参与36-37
- 三、群众文化队伍的参与37
- 四、其他部门及个人的参与37-38
- 第二节 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Y区公共文化服务的路径与方式38-42
- 一、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路径与方式38-40
- 二、其他部门参与路径与方式40-42
- 第四章 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42-48
- 第一节 民办非企业单位受到政府意志影响过大42-44
- 一、管理思维陈旧42-43
- 二、法规政策不健全43
- 三、监管能力落后43-44
- 第二节 民办非企业单位自身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待提高44-46
- 一、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和资金不足44-45
- 二、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数量和规模不足45
- 三、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主观能动性不足45-46
- 第三节 民办非企业单位存在认识偏差46-48
- 一、自身目标定位不准46
- 二、安于现状缺乏创新服务46-47
- 三、政府“寻租”现象的产生47-48
- 第五章 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与建议48-54
- 第一节 政府力量的正确介入48-50
- 一、完善相关法律与政策环境48-49
- 二、加快基层政府改革创新的脚步49
- 三、发挥基层政府的监管职责49-50
- 第二节 提高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基层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50-52
- 一、加强民办非企业单位公共文化服务的人力和财力50-51
- 二、降低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的门槛,为其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51
- 三、减弱政府力量的过度干扰和介入51-52
- 第三节 强化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52-54
- 一、树立正确的组织宗旨52
- 二、完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内部管理52-53
- 三、提高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公信力建设53-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1期
2 冯兴元;论辖区政府间的制度竞争[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3 杨团;中国的社区化社会保障与非营利组织[J];管理世界;200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鹤云;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邵洁;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罗建强;长春市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李小强;海事公共服务领域第三部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4 佟付照;拉萨城市基层政权领导力的建设研究[D];西藏大学;2013年
5 田思敏;NGO参与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魏灵s,
本文编号:357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57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