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分析与反思——以YouTube李子柒的视频评论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22 12:54
  在国际社交媒体上,李子柒的中国传统乡村生活视频赢得全球粉丝的持续关注,成为颇具影响力的跨文化传播案例。本文以YouTube平台李子柒视频的评论为研究对象,审思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可能性突破。研究发现,视频中引发热议的认知符号依旧是传统中国文化符号,挖掘和对外传播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中国文化符号是亟需开拓的方向;积极情感表达占据绝对主导,这主要建立在视频基于日常生活视域所表征的人类共通情感和价值理念上,但需警觉粉丝群体的同质性和圈层性,更多不同面向的机构账号和个体账号形成合力,才有望触及更广泛的用户;基于视频的网络化社群构筑了极具价值的多层次对话,在线上与线下的交流互动中,实现心与心的相通,这是一种更值得期待的跨文化传播力。 

【文章来源】:新闻与写作.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基于传统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
四、基于共通价值观念的情感连接
五、线下的行为意向和相互对话的网络社群
六、讨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交媒体海外传播的叙事困境与未来想象——以抖音Tik Tok海外传播为例[J]. 马玉宁.  对外传播. 2019(11)
[2]场域视角下“一带一路”推特传播网络结构分析与反思[J]. 周翔,吴倩.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3]利用短视频做好对外传播——基于CGTN和RT优兔英文主账号的探讨[J]. 藏新恒,陆欣然.  新闻知识. 2019(02)
[4]信息生态视角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网络用户的核心生态位问题[J]. 周翔,丁敏玲.  对外传播. 2018(11)
[5]社交媒体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策略——基于2017年CGTN海外社交媒体的中国报道分析[J]. 韦笑,潘攀.  传媒. 2018(19)
[6]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与印象研究——《2017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研》系列报告之一[J]. 杨越明,藤依舒.  对外传播. 2018(08)
[7]美国人眼中的东方巨龙:涉华新闻关注与美国人对中国的认知、态度的关系[J]. 苏林森.  国际新闻界. 2018(05)
[8]“普通人报道”的多维度探索——以英语媒体网站“第六声”(Sixth Tone)为例[J]. 吴海云.  对外传播. 2018(03)
[9]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模型及其对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 肖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06)
[10]互联网时代的新权力范式:“关系赋权”——“连接一切”场景下的社会关系的重组与权力格局的变迁[J]. 喻国明,马慧.  国际新闻界. 2016(10)



本文编号:3639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639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b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