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新媒体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9 14:4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为建立文化强国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媒体时代突破了交往的时空限制,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更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一方面,新媒体以新颖的载体形式、平易近人的话语表达、优质的内容,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我国的文化传播力。另一方面,新媒体中缺乏系统专业的话语体系,舆情预警的针对性不足。因此新媒体文化安全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传播学中的相关理论结合,从文化传播力的视角进行新媒体传播现状分析,并探索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力的具体路径。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新媒体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力进行理论阐述和辩证分析。首先,本文立足唯物史观对新媒体时代进行概念界定,认为新媒体时代是由人们的文化交往需求为动机,以当今社会先进的生产力为基石,依靠先进的传播理念,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向用户提供互动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其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重点难点
        2.创新点
一、新媒体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力的理论阐述
    (一)新媒体时代与文化传播
        1.新媒体时代的内涵及特征
        2.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载体
        3.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特点
    (二)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力
        1.文化的内涵及其社会作用
        2.传播力的内涵及其影响要素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力的内涵及其重要地位
    (三)传播力的衡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力的衡量原则
        1.传播力的衡量及其评判标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力的衡量原则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力的现状
    (一)传播力不断增强,影响范围扩大
        1.文化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
        2.文化传播载体更丰富,栏目多样
        3.文化传播模式多样,互动性更强
    (二)传播力的发挥面临新挑战
        1.传播主题娱乐化,削弱文化的权威力
        2.传播主体资本化,削弱文化的安全力
        3.传播语言低俗化,弱化文化的核心力
        4.传播受众多元化,弱化文化的反馈力
        5.传播文化碎片化,破坏健康的“拟态环境”
三、新媒体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力的提升路径
    (一)打造新媒体传播阵地:坚持守正创新的基本原则
        1.占据新媒体文化阵地,维护媒体的权威性
        2.健全新媒体导向机制,维护媒体的核心价值观
        3.创新新媒体传播理念,遵循媒体传播规律
    (二)培养新媒体传播主体:淡化硬身份,打造软身份
        1.培养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增强主流话语吸引力
        2.提高网民媒体素养,增强自我判断力
        3.强化媒体责任,加强网络信息规制力
    (三)创新新媒体传播内容:以人民为中心
        1.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推进文化创新
        2.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文化产业
        3.讲好中国故事,转变叙事风格
    (四)增强新媒体传播预警:网络舆情监控
        1.营造和谐环境,塑造国家形象
        2.建立新媒体舆情大数据平台
        3.依法进行舆情监测预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思考[J]. 张青卫.  重庆社会科学. 2019(04)
[2]媒介传播力的评估方法与路径[J]. 姜涛,冯彦麟.  新闻与写作. 2018(11)
[3]新媒体传播中的优质内容:生产与评价[J]. 胡钰,张进宝.  青年记者. 2018(04)
[4]坚定不移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 朱继东.  红旗文稿. 2018(02)
[5]增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底蕴[J]. 张丹.  红旗文稿. 2018(02)
[6]中国国家文化主权及其战略构建论要[J]. 张林.  理论导刊. 2017(09)
[7]讲好中国故事 创新对外传播[J]. 程庆民.  人民论坛. 2016(19)
[8]中国语境下主流媒体传播力评估模型及指标体系的构建[J]. 吴月红,陈明珠.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9]“传播力”评估模型的构建及其测算[J]. 张春华.  新闻世界. 2013(09)
[10]文化产业的价值——新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鲁伯特·默多克在中共中央党校的演讲于2003年10月8日[J]. 鲁伯特·默多克.  对外大传播. 2004(08)

硕士论文
[1]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研究[D]. 孔明明.山东大学 2017
[2]新媒体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D]. 吴琼.电子科技大学 2017
[3]当前我国网络文化安全问题与网络治理策略研究[D]. 王雪莹.东华理工大学 2016
[4]新时期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研究[D]. 邱玲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研究[D]. 陆春梅.河北师范大学 2013
[6]信息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 刘雷.山东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88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688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5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