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东海岛屿文化记忆的恢复与重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23:04

  本文关键词:东海岛屿文化记忆的恢复与重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就开始对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进行了理论研究,到二十世纪末,“文化记忆”这一概被真正提出,此后文化记忆成为了科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文化学等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的热点研究对象。现如今,面对现代文化、外来文化的冲击,全球化和现代化步伐的加速前行,令我们的民族文化记忆和传统文化记忆不断遭遇各种困境,文化记忆面临文化失忆。我们身处的这片东海岛屿的文化记忆也同样正处于一种窘迫且尴尬的境地。东海岛屿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我国领土和政治上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东海岛屿文化记忆的恢复和重建问题不仅是保护一个地域的文化根基,丰富我国大民族家庭的文化内涵,也使得其作为文化遗产软实力充分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和文化记忆实践出发,由此提出对东海岛屿文化记忆的理解和阐述。首先对东海岛屿文化记忆保护情况有一个概况分析,通过大陆海岸线文化、“海上丝绸之路”遗存的文化痕迹、浙东沿海的移民文化等来彰显历史上东海岛屿文化的历史悠久和灿烂辉煌,并由此引出岛屿文化虽然曾经灿烂但是目前却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而后分析出现这些文化失忆问题的原因。面对这些文化失忆现象,要充分认识东海岛屿文化记忆恢复和重建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真正让东海文化记忆能够得到传承和保护。最后从文化自觉意识出发,重申东海文化记忆保护的重要性,其恢复和重构不仅能填补东海岛屿文化研究的欠缺,也能给整个东海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带来有力支持。
【关键词】:文化记忆 东海 岛屿文化 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海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27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目录11-13
  • 第一章 绪论13-19
  • 1.1 研究的缘由和意义13-15
  • 1.1.1 研究的缘由13-14
  • 1.1.2 研究的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15-17
  • 1.2.1 国内相关研究15-16
  • 1.2.2 国外相关研究16
  • 1.2.3 评述16-17
  • 1.3 研究方法和措施手段17
  • 1.3.1 文献资料法17
  • 1.3.2 田野调查法17
  • 1.3.3 系统研究法17
  • 1.4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17-19
  • 第二章 文化记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19-27
  • 2.1 文化记忆理论19-20
  • 2.2 文化记忆实践20-23
  • 2.2.1 文化记忆实践内涵20-21
  • 2.2.2 国外文化记忆实践21-22
  • 2.2.3 我国文化记忆实践22-23
  • 2.3 文化记忆的作用和功能23-26
  • 2.3.1 对个人而言24
  • 2.3.2 对民族而言24-25
  • 2.3.3 对社会而言25-26
  • 2.4 岛屿文化记忆的概念界定26-27
  • 第三章 东海岛屿文化记忆保护现状分析27-38
  • 3.1 东海岛屿文化27-30
  • 3.1.1 东海岛屿概况27-28
  • 3.1.2 东海岛屿的大陆海岸线文化28-29
  • 3.1.3“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痕迹29-30
  • 3.2 东海岛屿文化记忆保护现状30-33
  • 3.2.1 文化记忆碎片化30-32
  • 3.2.2 文化记忆传承严重乏力32-33
  • 3.2.3 渔村整体文化记忆遭受破坏33
  • 3.3 东海岛屿文化记忆丧失的原因分析33-38
  • 3.3.1 岛屿的消逝、人口的迁移34-35
  • 3.3.2 国家和政府的政策和保护力度不到位35
  • 3.3.3 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35-36
  • 3.3.4 岛民文化意识的淡薄36-38
  • 第四章 东海岛屿文化记忆恢复与重建的对策建议38-45
  • 4.1 恢复与重建东海文化记忆的重要性38-39
  • 4.1.1 从文化传承角度看38
  • 4.1.2 从文化安全角度看38-39
  • 4.1.3 从文化建设角度看39
  • 4.2 恢复与重建东海岛屿文化记忆的对策39-45
  • 4.2.1 东海岛屿文化记忆系统重建项目39-41
  • 4.2.2 东海岛屿文化记忆工程建设项目41-42
  • 4.2.3 东海岛屿文化遗址遗存保护项目42-43
  • 4.2.4 东海岛屿文化传承人建设项目43-45
  • 第五章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霄冰;;文字、仪式与文化记忆[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2 吉子;;守护历史文化记忆[J];中国建设信息;2008年13期

3 柳成栋;闻鹭;;哈尔滨——文化记忆中的独特风景[J];黑龙江史志;2009年03期

4 解玺璋;;我们的文化记忆[J];中国企业家;2009年21期

5 时统宇;;打捞濒临沉没的文化记忆[J];青年记者;2011年22期

6 连连;;历史变迁中的文化记忆[J];江海学刊;2012年04期

7 马亚鹏;;民族文化记忆与文化自觉[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3期

8 陈建娜;;宁波城镇化过程中文化记忆传承面临的挑战[J];宁波通讯;2013年23期

9 西川;;文化记忆和虚假的文化记忆——在柏林世界文化宫“文化记忆”研讨会上的发言[J];作家;2006年07期

10 王霄冰;;文化记忆与文化传承[J];励耘学刊(文学卷);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霄冰;;文化记忆、传统创新与节日遗产保护[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2 郝苏民;;十字路口上的困难抉择——寻觅无文字民族语言保护与文化生态、文化记忆、社会发展的阐释[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著名作家 王蒙;守望老北京的文化记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2 焦廷勤;重视文化记忆抢救工程[N];承德日报;2006年

3 王雪冰;文化记忆与节日遗产保护[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黄适远;以“文化记忆”实现文化成长[N];哈密日报(汉);2012年

5 王福州;留住城市的文化记忆[N];中国文化报;2012年

6 意娜;文化记忆[N];中国经营报;2012年

7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编辑 徐佳和;不要让文化记忆旁落他乡[N];东方早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吴晓杰;首个老年节,延续“文化记忆”[N];光明日报;2013年

9 李揽月;城市别割裂文化记忆[N];安徽经济报;2004年

10 李可;元宵节: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符号[N];光明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东海岛屿文化记忆的恢复与重建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5年

2 李青峰;文化记忆下的黄帝及其现代价值[D];兰州大学;2008年

3 聂宁;论大尝祭中的文化记忆[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张润;记忆与身份[D];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

5 王舒云;文化记忆习得—语言和纪念碑教学论关联视角下的《记忆场》分析[D];浙江大学;2014年

6 额尔德木图;敖包、文化记忆与游牧社会[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丽燕;景观作为文本:杭州凤凰山和古树意义的生成[D];浙江大学;2013年

8 韩霓;俄罗斯文化记忆视角下的彼得大帝[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杨欣;“不朽者”作为记忆中的形象及其指向的价值意义[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10 杨莹雪;活的记忆[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东海岛屿文化记忆的恢复与重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72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e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