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艺术文化视角下的东西常骂社火研究

发布时间:2024-11-03 13:20
  社火是集舞蹈、戏剧、音乐、美术、文学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作为我国重要的民间传统艺术文化活动,其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可以称之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流行于灵宝市阳平镇东常村、西常村两个自然村中的骂社火,是民间社火家族中的一朵奇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它仍然沿袭“骂”这种艺术形式,这种特殊的表演形式非但没有影响到两村村民之间融洽的关系,反而使他们越“骂”越高兴、越“骂”越和谐。东西常骂社火深受当地历史、农耕文化的影响,在其文化生态的综合作用下孕育出了独特的艺术表演。骂社火艺术表演分为“斗社火”阶段和“耍社火”阶段,从表演的艺术形态上看,无论是音乐形态、舞蹈形态亦或是美术形态都展现出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社火表演的元素。在这些元素的综合作用下,东西常骂社火表演呈现出“程式化”、“虚拟化”及“综合性”等艺术特征。“骂”的出现并非偶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其在岁时节日、早期歌戏以及文学作品中广泛存在。从艺术本质上看,骂社火与巫术、祭祀、傩仪以及宣泄等活动密切相关。从文化象征意义上看,骂社火表演中对战争氛围的烘托和对生殖崇拜的大肆渲染是黄帝时期古老民风遗存的表...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艺术文化视角下的东西常骂社火研究



图1-1东、西常村地理位置分布图图片来源:东西常村内部资料灵宝东西常村人文背景概述、西常两村人口近4000人:东常村有屈、张、王三大姓,2700多樊三大姓,1200多人。据采访了解,两村流传着有关村庄起源的初甲子八的癸未年,唐尧欲禅位,召在历山躬耕垅亩。二人因名其鼎....


艺术文化视角下的东西常骂社火研究



艺术文化视角下的东西常骂社火研究大老爷”。据笔者田野调查得知,按照过去的古老路线,挑村的各“后场子”门口落脚,把在此处居住的“后场子”其激怒使其答应参与骂社火活动。陆续“拜访”完各位“村子中心,通常是村文化活动中心。骂手们继续敲着锣打着目的在于制造声势,待聚集的围观群众一多,“后....


艺术文化视角下的东西常骂社火研究



第二章骂社火的艺术表演沉,给人一种惊慌感,导致人们一听到这种鼓点就知道村民认为打“埋人鼓”不吉利,为了给上杆子的孩子们“程村锣鼓”。“程村锣鼓”的节奏具有明显社火行进按照固定的节拍敲击,起到稳定、统一的作用。在鼓的作出各种节奏、感情色彩的明显变化。这种锣鼓乐的演中以鼓为中心,其....


艺术文化视角下的东西常骂社火研究



艺术文化视角下的东西常骂社火研究过钹巾持住钹碗,合击后振动发声。《隋书·音乐志》中记华据有凉州。重四译来贡男妓。《天竺》即其乐焉,歌曲有》。乐器有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铜鼓、毛员鼓、都一部。”①最早的“钹”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国,后来与“锣术中拥有了广泛用途。在“花锣鼓”表演中,....



本文编号:40113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40113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a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