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的培育机制
发布时间:2024-12-11 22:4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巨大的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将精神追求作为生活的重心,审美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长期以来我国居民的价值观都深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位也常常被我们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经过多年发展而传承下来的,是非常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对我国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传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是我们过往共同奋斗的宝贵经历。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国家都已经采取了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和宣传,希望这种民族文化能得到传承。新时代下我国也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保护,但效果并不明显,很多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具体包括的内容都缺乏认知,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很多高校开设相关课程,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教学,培养非物质文化的专业人才,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目前在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培养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也导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展甚微。为了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国的优秀文化得到传承,必须对这...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1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不明确
1.2 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
2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培养路径
2.1 明确培养目标
2.2 合理设置课程知识
3结束语
本文编号:4016395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1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不明确
1.2 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
2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培养路径
2.1 明确培养目标
2.2 合理设置课程知识
3结束语
本文编号:4016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4016395.html
上一篇:农村婚嫁仪式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以贵州省N村为例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