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中国现代建筑工程的人文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5 11:10

  本文关键词:中国现代建筑工程的人文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建筑工程是一种“凝固的文化”,具有很强的人文气息。人类一方面享受着建筑工程带来的各种便利成果,另一方面也遭受着建筑工程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研究建筑工程的人文价值在现代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章系统研究建筑工程的人文价值,挖掘建筑工程的多维人文价值,探讨中国现代建筑工程对人文价值的拓展,并分析中国现代建筑工程人文价值的偏离与弥补。通过全面的论述,希望能够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让建筑工程真正做到为人服务。文章立足于理论与现实的需要,主要从哲学视野去谈建筑工程的本体论内涵、特点、历史发展、人文研究等基本内容,深入挖掘建筑工程人文价值的多维构成,概括出人本价值、伦理价值以及审美价值等三种建筑工程人文价值。在对中国现代建筑工程的人文价值拓展的研究方面,归纳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人文与生态理念相结合以及更加凸显人文关怀等三种中国现代建筑工程的新人文特色。关于中国现代建筑工程人文价值的偏离与弥补的探索方面,概括出对利益的过分追求、异化的审美观、淡薄的人本观念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并以此提出了加强工程建设的人文导向、加强伦理教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等三个方面的措施,进一步实现建筑工程人文价值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 人文价值 拓展 偏离 弥补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122;TU-0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9
  • 0.1 哲学视野的建筑工程10-13
  • 0.1.1 建筑工程的本体论内涵10-11
  • 0.1.2 建筑工程的特点11
  • 0.1.3 建筑工程的历史发展11-12
  • 0.1.4 建筑工程的人文研究12-13
  • 0.2 建筑工程人文价值的研究现状13-18
  • 0.2.1 国外研究现状13-15
  • 0.2.2 国内研究现状15-18
  • 0.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8-19
  • 0.3.1 研究内容18
  • 0.3.2 研究方法18-19
  • 第一章 建筑工程人文价值的多维构成19-30
  • 1.1 建筑工程的人文蕴含19-20
  • 1.2 人本价值20-21
  • 1.2.1 以人为本20-21
  • 1.2.2 非功利性21
  • 1.3 伦理价值21-27
  • 1.3.1 自然伦理:实现人、建筑工程和自然的“天人合一”21-23
  • 1.3.2 宗教伦理:展现宗教的理念与秩序23-24
  • 1.3.3 职业伦理:丰富和发展了工程师的职业伦理24-26
  • 1.3.4 工程共同体伦理:促进建筑工程共同体共同发展26-27
  • 1.4 审美价值27-29
  • 1.4.1 形式美28-29
  • 1.4.2 人文美29
  • 1.5 建筑工程人文价值的总体特征29-30
  • 第二章 中国现代建筑工程对人文价值的拓展30-37
  • 2.1 中国现代建筑工程的发展历程31
  • 2.2 中国现代建筑工程的新人文31-33
  • 2.2.1 传统与现代的相结合32
  • 2.2.2 人文与生态理念相结合32-33
  • 2.2.3 更加凸显人文关怀33
  • 2.3 中国现代标志性建筑工程的人文蕴含33-35
  • 2.3.1 “人文奥运”的国家体育场33-34
  • 2.3.2 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相结合的国家大剧院34-35
  • 2.3.3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35
  • 2.4 中国现代建筑工程人文建设的发展趋势35-37
  • 2.4.1 注重人文理念和生态理念的创作观念36
  • 2.4.2 推崇多元化、个性化凸显地域化与民族化36
  • 2.4.3 依托网络化、信息化增进现代建筑工程的新美感、新人文36-37
  • 第三章 中国现代建筑工程对人文价值的偏离37-40
  • 3.1 对利益的过分追求背离人文价值37-38
  • 3.1.1 牺牲工程品质,追求工程利润37-38
  • 3.1.2 盲目扩大规模,激化供需矛盾38
  • 3.2 建筑工程的异化审美观38-39
  • 3.2.1 过分追求个性发展39
  • 3.2.2 脱离实际求创新39
  • 3.3 以人为本的观念意识不强39-40
  • 3.3.1 拖欠建筑工程款,缩减建筑工程成本40
  • 3.3.2 搞特殊化建筑工程,忽视人民利益40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建筑工程人文价值的弥补40-45
  • 4.1 加强工程建设的人文导向41-42
  • 4.1.1 倡导多维工程价值观41
  • 4.1.2 丰富建筑工程人文评价体系41-42
  • 4.1.3 实现与民共享42
  • 4.2 加强建筑工程伦理教育42-43
  • 4.2.1 加强建筑工程伦理教育宣传42-43
  • 4.2.2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伦理教育机制43
  • 4.3 倡导正确的建筑工程审美观43-45
  • 4.3.1 分清真正的审美观念和另类审美观念43-44
  • 4.3.2 建立符合社会大众的工程审美观44-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50
  • 致谢50-5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俊晖;;对中国现代建筑民族化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年07期

2 时东陆;;论中国现代建筑[J];建筑与文化;2012年03期

3 ;拔地凌空 神工天巧 中国现代建筑奇葩[J];青年博览;2014年13期

4 周臻;中国现代建筑的“非典”思考[J];规划师;2003年S1期

5 石孟良,卫军,万敏;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本土语言[J];华中建筑;2003年02期

6 景峰;浅谈中国现代建筑的装饰走向[J];美与时代;2003年02期

7 秦佑国;中国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J];建筑学报;2004年06期

8 崔富得;《中国现代建筑批评》·序[J];华中建筑;2005年05期

9 李晓莉;赵青;;中国现代建筑的传统继承[J];山西建筑;2007年07期

10 程波;杨祺;;信息时代下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哲学探究——建筑文化全球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秦佑国;;中国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A];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论文集[C];2005年

2 马炳坚;;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A];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C];2001年

3 马国馨;;创造中国现代建筑文化是中国建筑师的责任——-2001年12月5日在建筑与区域文化国际论坛会上的发言[A];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发展方向——论述与建议[C];2005年

4 赖德霖;;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先行者——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钱建强;中国现代建筑要慎重表达传统性和民族性[N];光明日报;2009年

2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秦佑国;中国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N];中华建筑报;2005年

3 金承宇;中国现代建筑十宗罪[N];中华建筑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期光;现代艺术框架中的中国现代建筑艺术性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海;中国现代建筑工程的人文价值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2 杨乔娴;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表达[D];扬州大学;2008年

3 张雪;民族传统精神在中国现代建筑中的继承[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现代建筑工程的人文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1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481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5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