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休闲文化探究

发布时间:2017-06-30 17:09

  本文关键词:休闲文化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互联网+”社会与“知识+”时代相伴而行,由此带来的是,人们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减少与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如约而至,探究休闲文化势所必然。本文主体三部分:第一部分:休闲文化的相关理论阐释。从时间方面来看休闲,是指人们必要劳动之外的非生产性的劳动;从活动方面来界定,休闲是指人们在有了一些闲暇时光之后,去参加的各种各类自愿的社会活动;从心境方面来界定,休闲是除却刻意为之的事情之外的、一种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对生命的欢快的感悟。休闲文化就是休闲活动的一种观念上的形态。休闲文化随着时间的改变标准也有不同,从哲学上考虑,可分为博弈哲学型、旅行哲学型、人生哲学型、审美哲学型以及网络哲学型的休闲文化。休闲文化具有的特质是趣味性、自主性、享受性、生产性等特质。休闲文化有利于人们生活的调节,有利于陶冶人们的情操,有利于休闲产业的革新,有利于政治社会的稳定。第二部分:当前我国休闲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休闲文化内容不断丰富,休闲文化消费逐渐提高,休闲文化权利逐步落实,休闲文化主体不断扩大,休闲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特别是旅游文化产业、娱乐文化产业和体育文化产业。然而,休闲文化被“俗化”;休闲文化被“毒化”;休闲文化被“虚化”;休闲文化被“等化”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休闲文化在发展中之所以遇到一系列困境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首先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其次是社会环境的波动,再次是政府的关注不够,人民群众参与不足,专家学者研究不深。第三部分:我国休闲文化发展的路径。休闲文化发展一要坚持以人为本,二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休闲文化“遇上”主流文化、“恋上”先进文化、“爱上”真善美是休闲文化的发展目标。休闲文化发展的具体路径:提高休闲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包括加强休闲文化的设施建设、提升休闲产业的行业水平;加强休闲文化的研究教育,包括弘扬传统文化,做到古今并用,中外并用;和协调休闲文化的生态系统,完善休闲文化的服务品种,净化休闲文化的周围环境。
【关键词】:休闲 休闲文化 和谐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1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3
  • (一) 研究意义10
  • (二) 研究现状10-11
  • (三) 研究方法11-12
  • (四) 创新点12-13
  • 一、休闲文化的相关理论阐释13-25
  • (一) 休闲文化概念界定13-16
  • 1. 休闲13-15
  • 2. 休闲文化15-16
  • (二) 休闲文化的类型16-19
  • 1. 博弈哲学型休闲文化16-17
  • 2. 旅行哲学型休闲文化17
  • 3. 人生哲学型休闲文化17-18
  • 4. 审美哲学型休闲文化18
  • 5. 网络哲学型休闲文化18-19
  • (三) 休闲文化的特质19-20
  • 1. 趣味性19
  • 2. 自主性19-20
  • 3. 享受性20
  • 4. 生产性20
  • (四)休闲文化的功能20-25
  • 1. 调节人们的生活21
  • 2. 陶冶人们的情操21-22
  • 3. 激发人的创造灵感22-23
  • 4. 引领休闲产业的发展23
  • 5. 维护政治社会的稳定23-25
  • 二、当前我国休闲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5-37
  • (一) 当前我国休闲文化取得的成绩25-29
  • 1. 休闲文化内容不断丰富25
  • 2. 休闲文化消费逐渐提高25-26
  • 3. 休闲文化权利逐步落实26
  • 4. 休闲文化主体不断扩大26-27
  • 5. 休闲文化产业迅速发展27-29
  • (二) 当前我国休闲文化发展遭遇困境29-34
  • 1. 休闲文化被“俗化”29-30
  • 2. 休闲文化被“毒化”30-31
  • 3. 休闲文化被“虚化”31-32
  • 4. 休闲文化被“等化”32-34
  • (三) 影响当前我国休闲文化发展的原因分析34-37
  • 1. 生产力水平低下34
  • 2. 社会环境波动34-35
  • 3. 政府关注不够35
  • 4. 人民群众参与不足35
  • 5. 专家学者研究不深35-37
  • 三、我国休闲文化发展的路径探寻37-49
  • (一)“强化”休闲文化发展的原则37-38
  • 1. 坚持以人为本37
  • 2. 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37-38
  • (二)“优化”休闲文化的发展目标38-42
  • 1. 休闲文化“遇上”主流文化39
  • 2. 休闲文化“恋上”先进文化39-40
  • 3. 休闲文化“爱上”真善美40-42
  • (三)“实化”休闲文化发展的具体路径42-49
  • 1.“质化”休闲文化的经济基础42-44
  • 2.“深化”休闲文化的研究教育44-46
  • 3.“和化”休闲文化的生态系统46-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2
  • 附录52-54
  • 后记54-5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敏惠;;当前我国休闲文化发展的几个误区[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2 王婷婷;;浅谈长沙市休闲文化特色[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Z1期

3 王国勇;;韩国休闲文化刍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7期

4 谢珊珊;;休闲文化的困顿与超越[J];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03期

5 黄晓菲;;成都—巴黎休闲文化的比较研究[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5期

6 尹家喜;;新农村背景下乡镇休闲文化建设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9期

7 龙华丹;王帅峰;;休闲文化之中西对比浅析[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吕斐宜;;略论幸福感与休闲文化建设[J];学习与实践;2012年10期

9 邱明;;抓住契机,合力共建——论打造锦州休闲文化品牌的必要性[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年11期

10 金雪芬;;论休闲活动中休闲文化基本精神的彰显[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爽;;依托滨海地域特色 打造休闲文化品牌[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2 余民莉;艾春红;梁玉兰;;构建和谐社会,,图书馆要重视休闲文化[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下册)[C];2007年

3 刘菲;;浅论新兴宜居城市休闲文化及其产业的时代发展必然——对廊坊休闲状况的调研分析[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4 刘邦凡;李雪莲;赵鹏;;秦皇岛休闲文化发展分析与对策建议[A];2013年区域经济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刘邦凡;徐盈盈;施永福;;唐山市休闲文化现状与发展建议[A];2013年区域经济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吴建华;;乡村休闲文化的内涵及价值取向[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7 王琴;王彩云;胡惠蓉;;花卉与城市休闲文化[A];2008中国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邦凡;;中国城市休闲文化研究综述[A];学习“十八大”精神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吴建华;李秀斌;;基于市民休闲需求的城市休闲文化建设研究——以广州为例[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许连军;李云安;;建构休闲文化“伊甸园”——以常德市休闲文化为例[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宏河;休闲文化产业:未来城市的黄金产业?[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白钰;图书馆与休闲文化[N];贵州政协报;2007年

3 黎宏河;休闲文化产业是城市未来的黄金产业[N];消费日报;2007年

4 刘少和;建设城市休闲文化提升城市“软实力”(上)[N];中国旅游报;2008年

5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中南大学 曾长秋 张永红 执笔;休闲文化的困境与超越[N];光明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艳;吕善勇:加强社区休闲文化建设[N];联合日报;2010年

7 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休闲文化与养生[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8 柳森森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休闲文化产业成为“黄金产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青文;青岛休闲文化进入大发展期[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吴生锋;对话成都:休闲文化的无限张力[N];扬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章辉;南宋休闲文化及其美学意义[D];浙江大学;2013年

2 卢长怀;中国古代休闲思想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仪;休闲文化的伦理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丁露芬;我国休闲文化建设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3 陈俊;马克思休闲思想及其对我国休闲文化建设的启示[D];广西大学;2013年

4 吴晓庆;当前城市社区休闲文化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5 高红丽;休闲文化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黄超;马克思休闲思想视域下我国休闲文化建设初探[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7 覃平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基层休闲文化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0年

8 程云鹏;生命哲学视域下的中国休闲文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吴珍珍;高校大学生休闲文化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10 文峰;明代成都休闲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休闲文化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2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502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7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