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从模因论看《论语》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及文化传播

发布时间:2016-09-10 12:13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模因在西方传播的适应与变异——一个模因论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武汉科技大学》 2013年

从模因论看《论语》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及文化传播

雷冰  

【摘要】:《论语》作为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的儒家经典之作,是儒家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的集中体现。早在1563年,就有了《论语》的拉丁文译本,之后的四百多年里《论语》的翻译研究工作从未间断。今天,《论语》已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其总印数仅次于《圣经》,远高于其他任何一部畅销书,而仅《论语》的英译本就达50多部,足见其在世界的深远影响。 纵观以往对《论语》的研究,大多集中与微观层面,如句子结构,,翻译技巧和策略,几种不同翻译文本间的对比分析等等,很少涉及宏观层面的研究。因此,本文拟从跨文化的宏观角度对《论语》的英译进行探讨,采用文化传播理论—模因论来阐述《论语》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及文化传播过程。 模因论是借鉴生物学的视角以模因为最小单位研究信息传播的进化模式,是关于人类文化的进化论。本文从模因视角出发对翻译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翻译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并且根据模因的传播复制规律对儒家文化模因的传播过程及现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阐述,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其他中国典籍的翻译与传播提供些许参考。 本文由以下五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论文概述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及论文的整体框架结构;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介绍了与孔子及其《论语》相关的背景知识,并对《论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总结;第三部分是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从模因的定义、特征、传播过程及条件等方面对模因理论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此外还论述了模因论与翻译的密切联系。第四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该部分以模因论为基础,试图从模因论的视角提出了《论语》翻译传播过程的基本图示,并在其基础上对儒家文化模因的传播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从中总结出:儒家文化模因的传播过程遵循着文化进化的规律,通过不断适应和变异等进化历程使儒家文化模因最终被目的语国家的人们所接受。而对不同文化环境的适应性使得《论语》的翻译呈现出从归化策略到异化策略的发展趋势;第五部分是总结归纳部分,在对全论文进行总结和归纳后得出,儒家文化模因之所以能成功的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群体中传播,主要在于它们能够对不断变换的的文化环境做出相适应的改变,以满足不同时代读者的需要。《论语》的翻译和传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实现《论语》完整特征的传播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后,作者希望通过研究《论语》的翻译和传播能为其它中国典籍的英译及传播工作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戴俊霞;;《论语》英译的历史进程及文本形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杨平;;《论语》的英译研究——总结与评价[J];东方丛刊;2008年02期

3 熊明丽;;从模因论看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王琰;;国内外《论语》英译研究比较[J];外语研究;2010年02期

5 杨平;;《论语》核心概念“仁”的英译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2期

6 刘静;;中国传统文化模因在西方传播的适应与变异——一个模因论的视角[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年02期

8 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勇;《论语》英译的转喻视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焕池;跨文化交际和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翻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张娟;;《世说新语》“以”字处置式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欧阳利锋,徐惠娟;从文化语境的角度谈语用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程洪珍;东西方传统思维方式与英汉语言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张彦;《红楼梦》中的称谓与中国传统称谓文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张勇;;论黄节与《阮步兵咏怀诗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汪旭琴;从文化渊源看汉英姓名习俗[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方宇波;孙云;;模因论对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启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甘文凝;浅谈《红楼梦》中人名的翻译技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王青;语用等效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体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翠玲;安静;郭晓暹;李佳美;杨雯;;运用“模因论”培养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的尝试[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廖七一;;翻译研究学科发展概况(2006)[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Unicorn and Dragon-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郑琳;;习语翻译中文化缺省的补偿[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郭莉;;揭秘信息误读——试论《潮骚》译本中的翻译问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陈媚媚;;汉英民族思维差异与句子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陈立珍;;跨文化英汉词汇对比研究与英汉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洁;;广告归化翻译策略的模因论角度探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曹进;;网络语言传播的“模仿”与“复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4 薄振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杨硕;进化心理学的人类学哲学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9 卓嘎;藏族天文历算传承模式及其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宋宛蓉;关联理论框架下《红楼梦》隐喻翻译的效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祝元娜;论外宣翻译中的文化障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赵洪秀;从奈达功能对等看《红楼梦》亲属称谓语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陈婷;模因论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志军;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莎;老子“道”的管理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潇;语域理论与电影片名互译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隋慧诚;孔子的育人艺术及其现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让;胡婷婷;;改写的转喻——评《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爱尔兰早期文学英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王红梅;;思维的民族性在汉语外来词中的体现[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3 顾犇;《论语》在海外的传播[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9年02期

4 章亚琼;斯洪桥;;从儒家术语“仁”的翻译论意义的播撒[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5期

5 王锦霞,三友;《论语》英译的多元系统理论阐释[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戴浩一;概念结构与非自主性语法:汉语语法概念系统初探[J];当代语言学;2002年01期

7 杨平;;《论语》的英译研究——总结与评价[J];东方丛刊;2008年02期

8 黄顺力;严复与辜鸿铭文化心态的比较[J];福建学刊;1998年01期

9 李道振;辜鸿铭与东学西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10 黄雪霞;试析《论语》理亚各译本的失与误[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志挥;[N];中华读书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东波;《论语》英译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柳颖;《论语》两种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2 杨天旻;《论语》六个英文译本的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莹;论《论语》在英美的翻译与接受[D];四川大学;2002年

4 朱丽英;互文符号翻译方法探析——兼评韦利《论语》英译本[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霜;理雅各与辜鸿铭《论语》翻译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倪蓓锋;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看《论语》译本的多样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萍;;模因论对英语学习的启示[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张润;史立英;;语言变异的模因视角分析——从网络语言谈起[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年02期

3 张润;史立英;;模因视角下的媒体语言变异现象[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12期

4 江华珍;;语言模因与网络语言[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年01期

5 高媛;;模因论与互文性表现力探析[J];作家;2009年14期

6 杨小华;;大学校园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探析[J];社科纵横;2009年08期

7 宋红华;;模因论视角下手机短信的语用变异模式研究[J];成功(教育);2010年02期

8 鞠红;;模因论视域中的“低调陈述”修辞含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吕丽盼;;从模因角度看几种常用修辞[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22期

10 孙炳文;张崇;;网络语言的模因顺应性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洁;;广告归化翻译策略的模因论角度探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孟晋;;我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相结合的一些认识和体会[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建军;;从人工翻译到协同翻译[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中强;;提高查词和判别效率 提高翻译速度和质量[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彭蓉;;哪里去找又快又好的翻译?——翻译速度,翻译人才职业化面临的新问题[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韦忠和;;网络和翻译社区的建设[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Joe Zhai;;乘风破浪正当时 本土翻译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几点思考[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甘柳青;;翻译的研究[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闫栗丽;;校企合作培养中高端翻译管理人才[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董敏;;翻译管理人才[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际译联副主席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 黄友义;[N];人民日报;2009年

2 记者 朱侠;[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文敏;[N];浙江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舫 任姗姗 博主 李辉 (传记作家 《杨宪益与戴乃迭》作者);[N];人民日报;2009年

5 黄美茹;[N];就业时报;2009年

6 记者 蒋国华;[N];黑龙江日报;2009年

7 记者 周波;[N];成都日报;2010年

8 记者 巴桑次仁;[N];西藏日报;2010年

9 哈尔滨理工大学 杨晓静;[N];光明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李瑞英;[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健;传播与传承视角下基于模因理论的元音系统演化计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睿;信用评估与信用卡欺诈侦测的智能决策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聂馥玲;晚清科学译著《重学》的翻译与传播[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7 屈平;翻译还原:海德格尔现象学下的翻译理论[D];河南大学;2010年

8 姜怡;基于文本互文性分析计算的典籍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鲁伟;老舍作品翻译的文学再现与权力运作[D];山东大学;2013年

10 夏晶;晚清科技术语的翻译[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冰;从模因论看《论语》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及文化传播[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2 韩学化;模因论视角下的广告语翻译[D];宁波大学;2011年

3 宋华晔;模因视角下文化负载信息的翻译[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4 柯可;模因论视角下《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5 张崇;模因理论的变异性、顺应性及其生命周期动态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贾存爱;商业广告语中的模因现象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曹怡;从模因的角度阐释隐喻[D];西南大学;2010年

8 潘玮;从模因论角度解析儿童英语学习中的模仿行为[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9 艾玉婷;模因论视角下《家有儿女》中父母和青少年的冲突话语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10 唐婷;文化传播之模因论视角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模因在西方传播的适应与变异——一个模因论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2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12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0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