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新时期以来文学戏仿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1 16:00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以来文学戏仿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3年

新时期以来文学戏仿现象研究

张悠哲  

【摘要】:戏仿(Parody)是来自西方文论古老而又重要的概念,它最初是语言学上的一种修辞方式。近代以来,由于现代艺术对修辞方法的借鉴和使用,戏仿被引入小说、诗歌等文学创作领域,逐渐从一个局部技巧发展为一种成熟的文学体式。戏仿通常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时刻意模仿业已存在的话语方式、经典模式、文学范式,将其置于不适宜甚至相反的语境中,以达到对模仿对象讽刺、曲解或者颠覆的目的。我国并无戏仿理论,类似艺术创作手法的运用,在古典诗文中不乏例证。我国现代文学中一些小说已带有戏仿的痕迹。自新时期以来,戏仿在外来思潮和本土语境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下焕发生机,尤其在20世纪八九年代之交的社会文化转型时期表现的甚为活跃。戏仿一度体现了先锋文学的“纯文学”诉求,对意识形态和文学成规发起挑战,形成反叛姿态。戏仿在20世纪90年代的文坛成“集束化”发展态势,形成了多元杂陈的戏仿“大观”,又在大众文化潮流袭来之时做出妥协和让步,在新世纪后逐渐被商业社会和消费文化收编。戏仿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与面貌,,也对应了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 论文考察新时期来文学中的戏仿现象,采用语言学、叙事学、文化学综合研究的方法,同时注意理论阐释和文本分析相结合、审美批评与价值审视同兼顾,对新时期以来文学和文化中的戏仿现象进行整体与系统的研究和评价。本文的研究思路基本遵循从语言层面到文本结构层面再到文化分析层面的系统路径。 绪论部分首先对戏仿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历时性的描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界定了戏仿的本质是一种文体现象,戏仿文体包含话语秩序、文本结构、作家主体、接受者及其所处的历史文化场域等诸多因素。其次是从发生学角度简要阐释戏仿在西方和中国的发生演变,指出戏仿的内在特征和外在表现形式。最后,论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做出简要分析,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论文的主体思路和框架。 第一章讨论新时期以来戏仿的源起和泛化问题,这一问题恰恰被研究者忽略。近年来对戏仿文学、文化现象的研究颇为丰富,在戏仿的“历史化”过程中,出现了知识化、概念化等倾向,为了避免对戏仿现象的本质化判断,我们应该从具体的历史语境入手,讨论新时期戏仿现象的源起问题,并在动态的历史进程中把握其泛化的历史轨迹。戏仿与时代语境存在着隐秘的呼应关系,当社会氛围较为宽松,思想文化能够自由发展时,诸如戏仿、反讽、隐喻等文学表达方式越是能够有发展的空间。作家主体反讽意识的萌发和自觉对推动戏仿叙事的生成和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戏仿的产生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戏仿自身则经历了从先锋文学中的修辞技术发展为一种普遍的写作和思维范式的过程,并在新世纪后明显呈现退变的征兆,逐渐向大众文化妥协。 第二章主要从语言修辞的角度,对新时期以来文学中的语言戏仿现象进行类型化分析。论文借鉴巴赫金对小说语言戏仿形态的分类,结合中国当代文学中语言戏仿的特征,将语言戏仿的类型大致归为三种:一种是对社会典型话语的戏仿,另一种是对特定人物或类型、风格话语的戏仿,第三种则混合了前两种语言戏仿类型,形成语言杂糅的综合戏仿。论文在此基础上,将语言戏仿形态纳入现代至当代“语言观念变革”的进程和背景中进行分析,以期触摸到语言观念发生变革、语言形态发生变异过程中的部分历史真实,阐释一度作为小说主导性话语策略的戏仿与文化转型时期之间的内在关联。 第三章所探讨的戏仿从局部的语言修辞层面上升到文本结构层面,戏仿成为文本的形式特点、结构原则,并且浸透到小说的叙述立意、叙述情境中。当文学创作呈现出戏仿的结构原则时,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前文本”戏仿类型,另一种是对某些传统文类或一些固定写作模式的戏仿,后一种文本戏仿类型则指向了历史、社会、文化这些超越了语言、结构之上的“大文本”。无论是戏仿、仿作、改写、复制,都是重写的一种表现形式,“重写”体现了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普遍倾向,即通过借鉴已有文学、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而形成的思维习惯和实践方式。相对于西方的重写理论,论文归纳总结戏仿文本的文体模式属于新“故事新编”模式,新“故事新编”更能突显戏仿叙事中本土化的文本特色和理论原则。 第四章将关注的视线转移到文化的背景上。戏仿是连结日常生活、民间意识形态和主流意识形态一座“浮桥”,它模糊了界限,取消了等级,既是文本的一种生存策略,又是文化矛盾的一种集中体现。戏仿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抗或者顺从关系,戏仿有时候又会迎合大众文化的需求,亦会不自觉流露一定的批评和讽喻态度,戏仿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是暧昧与多义的。对“红色经典”的戏仿构成一股显在的潮流,小说《沙家浜》是一个经典个案,集中折射出“红色经典”在改编和再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戏仿在大众文化中找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呈现出图像化、多元化和娱乐化等显著特点,同时面临自身发展的困境与危机。 结语部分在总体上对新时期以来文学艺术中的戏仿现象进行审美价值和现实价值的审视与评判。在对戏仿潮流存在现状与症结的反思中,提出未来戏仿发展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繁华;;文学经典的确立与危机[J];创作评谭;1998年01期

2 程光炜;;九十年代诗歌:叙事策略及其他[J];大家;1997年03期

3 路易·阿尔都塞 ,李迅;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J];当代电影;1987年03期

4 路易·阿尔都塞,李迅;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续)[J];当代电影;1987年04期

5 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J];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03期

6 陈晓明;;暴力与游戏:无主体的话语——孙甘露与后现代的话语特征[J];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01期

7 赵毅衡;;非语义化的凯旋——细读余华[J];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02期

8 本杰明L.李卜曼,董之林;权威与王朔小说的话语[J];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03期

9 张闳;感官的王国──莫言笔下的经验形态及功能[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05期

10 黄善明;;令人辛酸的“忠诚”——论王蒙笔下的“右派叙述”[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方伟;[N];光明日报;2010年

2 贺绍俊;[N];人民日报;2010年

3 陶东风;[N];文学报;2000年

4 种洁;[N];文艺报;2006年

5 金元浦;[N];中华读书报;2001年

6 王晓明;[N];中华读书报;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恒展;已始“有意为小说”——《幽明录》散论[J];蒲松龄研究;2002年04期

2 郑红翠;浅谈《聊斋志异》故事类型与大团圆结局方式[J];蒲松龄研究;2003年01期

3 许建章;论《聊斋志异》“弄假成真”的艺术技巧[J];蒲松龄研究;2003年04期

4 王晓文;在“传统”中寻找“现代”——浅谈汪曾祺“聊斋新义”系列小说对《聊斋志异》原著的改写[J];蒲松龄研究;2004年02期

5 陈长书;从《续黄粱》与《枕中记》的对比中浅析《聊斋志异》的民间基质[J];蒲松龄研究;2005年01期

6 王光福;聊斋鬼狐源[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7 李军锋,王恒展;简论宋元话本小说对《剪灯新话》的影响[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8 张子超;;双重孤独之后的幻影——谈《聊斋志异》中的狐鬼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9 刘琦;;清代文言小说女性形象“陌生化”审美效果[J];蒲松龄研究;2007年03期

10 邹宗良;;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聊斋志异·娇娜》篇创作心态探析[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帆;;新旧文学的分水岭——寻找被中国现代文学史遗忘和遮蔽了的七年(1912—1919)[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冯宪光;;人民文学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王一川;;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5 任南南;;元话语:八十年代文化语境中的“救亡压倒启蒙”[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6 白亮;;“向内转”与八十年代文学的知识谱系——对新时期文学“向内转”的再认识[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7 霍俊明;;新诗史叙事场阈中的十七年诗歌[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8 王彬彬;;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杂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9 斯炎伟;;从“重意义的故事”到“重意味的形式”——论新时期以来小说的叙事革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10 陈剑晖;;散文观念的突破与当代散文的前途[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志刚;《金瓶梅》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薛春霞;论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美国化的犹太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付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跃华;对人与社会的批判与拷问[D];河北大学;2007年

4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5 李绍杰;《名利场》叙事技巧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6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7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赵广香;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连青;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华;;芙蓉镇[J];当代;1981年01期

2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 ,张京媛;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J];当代电影;1989年06期

3 袁洪庚;后现代主义文学:琳妲·哈琴笔谈录[J];当代外国文学;2000年03期

4 王宁;文学经典的构成和重铸[J];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03期

5 廖增湖;贾平凹访谈录──关于《怀念狼》[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04期

6 甘阳;;从"理性的批判"到"文化的批判" 从卡西尔的《语言与神话》谈起[J];读书;1987年07期

7 张旭东;詹明信再解读[J];读书;2002年12期

8 孟繁华;当下中国大众文化的两种时间[J];电影艺术;2000年05期

9 孟京辉,赵宁宇,严子仙;年轻的戏剧年轻的二十一世纪──当代戏剧谈话录[J];电影艺术;2001年01期

10 王丽莉;文本的浮现——论《浮现》中戏仿技巧的运用[J];外国文学;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飞兵;;反讽的语用阐释[J];求索;2007年03期

2 刘秀珍;;魅力何在——也谈电影《长江七号》[J];电影评介;2008年15期

3 漆良蜜;;论反讽辞格的修辞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4 马丽军;;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言语反讽[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王爱素;;桑德堡战争诗歌的反讽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6 耿占春;;救赎的时刻[J];诗歌月刊;2010年09期

7 耿传明;颠覆常识的艺术——余华小说中的反讽描写及距离控制[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8 欧阳明;;何申:半是反讽半为真[J];青年文学;1995年08期

9 段景文;试论戏剧性反讽的审美机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10 洪峥;反讽及其在《蝇王》中的运用初探[J];外语研究;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春英;李冬梅;;反讽小议[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彭国栋;;《洛丽塔》的后现代道德反讽[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伯杰;;弗·施莱格尔的“浪漫反讽”说初探[A];'9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2年

4 崔玲;;悬疑、怪诞、恐怖效果的产生——论反讽在《鄂榭府崩溃记》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亚军;;论罗蒂的反讽自由主义理论[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6 高永亮;;社会转型期的网络媒介叙事:情绪宣泄与利益诉求的表达[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7 曹家治;;散文镜像窥沙河[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8 陈振华;;刘震云小说的反讽叙事[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吴玲;;铁凝小说言语修辞[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10 张法;;媚世(kitsch)和堪鄙(camp)——从美学范畴体系的角度看当代西方两个美学新范畴[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查新昌;[N];文艺报;2011年

2 司马洪;[N];文学报;2003年

3 理查德·罗蒂著;[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王洪岳;[N];中国邮政报;2004年

5 记者 商中尧;[N];苏州日报;2011年

6 崔明军 申保南;[N];农民日报;2011年

7 谭旭东;[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记者 陈仕;[N];遵义日报;2011年

9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黄式宪;[N];光明日报;2011年

10 冯双白;[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悠哲;新时期以来文学戏仿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张智宏;隐喻与反讽:罗蒂的自由主义乌托邦理论[D];黑龙江大学;2013年

3 邵维维;隐喻与反讽的诗学[D];吉林大学;2013年

4 刘聪;现代政治哲学视域下的浪漫派、黑格尔与马克思[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莹;哈琴后现代文化政治思想的文学策略[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新;论“红色经典”文学中的“复仇”[D];山东大学;2012年

7 姜辉;“红色经典”的叙事模式与左翼文学经验[D];暨南大学;2010年

8 赵丽妍;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王云;作为解构策略的修辞[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振华;中国新时期小说反讽叙事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琴;论《弃儿汤姆·琼斯史》中的反讽[D];中南大学;2002年

2 裴恒高;新批评视域下的《围城》反讽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李丹;张力扩展的审美空间——简·奥斯丁的反讽艺术探析[D];四川大学;2003年

4 路飞;《傲慢与偏见》语用解读——言语行为理论对反讽的解释[D];广西大学;2004年

5 贾小娟;反讽与调侃[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曹道根;论英语言语反讽[D];安徽大学;2001年

7 李妍;边缘处的游走[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江舒桦;《格列佛游记》与《镜花缘》中的反讽[D];清华大学;2004年

9 胡雅辉;置身“空场”[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10 罗亘;论《故事新编》的反讽艺术及其深层意蕴[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以来文学戏仿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9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19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0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