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研究
本文关键词:戈尔巴乔夫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戈尔巴乔夫时期 政治体制改革 失败原因 教训和启示
【摘要】:本文通过对戈尔巴乔夫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失败原因、后果及教训及启示等方面进行分析,使戈尔巴乔夫时期政治体制改革能够更加清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加深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戈尔巴乔夫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背景。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发生具备深刻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有其历史必然性。 第二部分:戈尔巴乔夫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戈尔巴乔夫时期政治体制改革在“新思维”指导思想下,其主要内容是根据“新思维”来确定和实施的,并以“公开化”、“民主化”、“多元化”来展开的,用议会制度取代苏维埃制度,用多党制取代共产党领导,并对领导制度和选举制度的进行改革。 第三部分:戈尔巴乔夫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失败及其原因。戈尔巴乔夫时期政治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很多,有现实的和历史的原因,有意识形态的原因、也有部署和措施的原因,有国内问题和西方和平演变等因素。 第四部分:戈尔巴乔夫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后果及教训和启示。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对苏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果,同时,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其主要后果是加快了执政权力的失控,引发了党内外思想的混乱,加速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瓦解了党组织的肌体,加剧了民族矛盾的激化等。对我们的主要教训和启示是社会主义改革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改革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政治体制改革的措施必须符合本国的国情等。 不仅资本主义社会有矛盾,就在社会主义社会也有矛盾,社会主义也需要解决这些矛盾,需要改革的。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留下了许多经验教训,通过对其总结归纳,深入思考,以达趋利避害之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51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彪晓红;邓小平改革理论与当前经济政治体制改革[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2 董继美,邓集文;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费边式”战略[J];思想战线;1999年02期
3 宋伟明,杨大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向继东;此书有点传言[J];书屋;1999年02期
5 关山;袁庚谈政治体制改革试点体会[J];炎黄春秋;2003年04期
6 徐亚峰;;《炎黄春秋》读后感[J];炎黄春秋;2006年01期
7 满妹;;女儿眼中的胡耀邦[J];书摘;2006年02期
8 张式谷;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之路[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9 郑元宁;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决策取向[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张杰;于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就业政策的关系研究[J];沧桑;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欲声;;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徐鸿武;;史证·求真·精研——读高放教授《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一书有感[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徐勇;;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艳敏;;略论高放教授的政治文明思想[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惠恕;;借鉴古代科举制度对于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具有现实意义[A];新四军研究(第二辑)[C];2010年
6 周毅;;对“行政三分制”的再思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尹彦;;思如东海 老而弥坚[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赵建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发展逻辑[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9 刘启春;杨路;;再论跳出“历史周期率”——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进路[A];“科学执政与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旭涛;;现代公共型政府——十六大对“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创新[A];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2年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刘敏;政治体制改革需在实践中不断推进[N];长江日报;2010年
2 浩宇;先易后难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N];经济观察报;2010年
3 赵杰;温总理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当前三重点[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4 主持人 本报评论员 肖擎;政治体制改革 本质是制衡权力[N];长江日报;2010年
5 包心鉴;高度重视“后危机时代”的政治体制改革[N];学习时报;2010年
6 许耀桐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导;县级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价值[N];中国改革报;2010年
7 侯少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民意所向[N];学习时报;2010年
8 郑青原;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N];人民日报;2010年
9 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 副教授 刘亚萍;把握积极稳妥基调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N];郴州日报;2010年
10 沈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沈阳社会科学院 执笔人:唐晓清 张涛;政治体制改革既要积极推进又要扎实稳妥[N];沈阳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振海;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宗教政策及其影响(1985-1991)[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周建东;“公共性”视野下的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王克宁;苏共执政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4 樊继达;国有资产监管[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5 林晖;当代中国新闻媒介的整合与改革[D];复旦大学;2003年
6 吕瑞林;苏联重新斯大林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磊;戈尔巴乔夫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杜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主要成就及基本经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阮发南;胡志明国家管理思想与当代越南政治体制改革[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洋;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5 蔡静;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陈嘉琦;越南政治体制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外交学院;2011年
7 曾艳;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0年
8 张茹;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9 周广坤;越南革新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10 杨军帅;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问题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18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218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