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思维差异
本文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思维差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思维差异
第 20 卷第 2 期 2010 年 6 月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ansu Radio & TV University
Vol. 20 No. 2 Jun. 2010
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思维差异
马登龙1, 张 曦1, 马晓理2
(1.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武威分校 , 甘肃 武威 733000; 2.武威市教育局 职教科, 甘肃 武威 733000 )
[摘要] 文化是人为事物的组合。不同的民族、 国家由于所处的地域、 生活习俗不同, 形成的主流文化也就不同, 它的标志性语言是 “士为知己者死” , 其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从本质上讲属于情感文化, 内核是群体意识; 西方文化属于哲理性文化, 它的标志性语言是 “知识就是力量”其内核是个体意识。由于文 , 化背景的不同, 导致了中西方人的思维差异。中国人擅长形象、 直观、 类比、 综合、 对立统一思维; 西方人擅长概 念、 逻辑、 分析、 微观、 对立面的对立思维。自然观、 科学发展的循环机制、 民族文化性格是其思维差异产生的重 要历史原因。 [关键词] 文化; 思维差异; 历史原因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4630 (2010 )02- 0026- 04
什么是文化?学者们对文化的定义有上百种 之多, 我们比较认同的有两种: 一种是所谓文化 就是人类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综合; 一种是 所谓文化就是人类行为的综合 。其实, 文化就是 一种活法, 就是一种生活的价值取向。不同的民 族、 不同的国家所处地域及生活习俗不同, 形成 的主流文化也就不同。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西方
[1]
以子女抚养到法定年龄就要自立, 父子用餐也实 主张个性张扬向外发展, 追求自由自在 行 AA 制。 的生活方式。 综合来看,如同甘美的水果有内核一样, 文 化也是如此。只是不同的特征造就了不同的文化 内核。中国文化的内核是群体意识, 西方文化的 内核是个体意识。既然广义的文化是人类行为的 综合, 那么我们从中西方人的行为习惯就可以看 出文化内核的差异。 从用餐方式上看, 中国人喜欢聚餐, 使用的 餐具是筷子, 从大堆上往回捞, 最具代表性的就 是火锅;西方人采用分餐制,使用的餐具是刀、 叉, 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由内向外切。从见面礼节 上看, 西方人见面不是握手就是拥抱, 向外发展; 中国人的传统礼节见面不是打拱,就是磕头, 心 照不宣, 大家都是一伙子的, 不敢握别人的手, 只 中国人的姓名是 好握自己的手。从姓氏排列看, 由宗族、 辈分到自己的名字, 突出的是氏族整体; 西方人的名字是由自己、 父辈到家族, 突出的是 个体。从时空角度看, 中国人习惯用年、 日、 月、 时、 秒表达时序, 分、 用国家、 市、 街道、 省、 县、 门 牌号排列地址, 突出的是从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 系; 西方人的时间排序是: 分、 日、 年, 秒、 时、 月、 地址则按门牌号、 街道、 市、 国家排列, 县、 省、 突 出的是个别向整体的合成关系。 由上可见, 中西方人的行为表达方式明显不
文化的差异, 以及由此导致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一、 中西方文化的本质差别
中国文化从本质上讲属于情感文化, 它的标 志性语言是 “士为知己者死” 。从群体来讲, 稳定 的农耕社会造就了盘根错节的家族纽带, 人与人 之间的矛盾几乎多半会循根而归结为家族成员 之间的矛盾, 因为大家都是炎黄子孙, 强调和为 贵、 天下太平、 仁爱为本。从个体来讲, 认为人生 一世, 就要尽责奉献, 上要赡养老人, 下要抚养子 孙。任何场合都强调 “做人” 的重要性, 一辈子必 须按照社会公认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 始终把 自己置于某种管理的制约之下。 西方文化属于哲理性文化, 它的标志性语言 是 “知识就是力量” 。由于海洋文明、 游牧文明具 有极强的流动性、 好战性, 从而形成了比家国意 识更强的国家意识和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社会 关系体系。西方人认为上帝造就自己, 就是要尽 情地享受人生, 不需要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所
收稿日期:2010- 03-03
作者简介:马登龙 (1955- 男, ) 甘肃武威人, 研究员, 从事远程教育、 高职教育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2010 年 6 月
马登龙等: 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思维差异
27
同, 文化差异显而易见, 而支配人们行为的思维 差异存在是必然的。
方式。中医看病讲究望、 问、 善于直觉思 闻、 切, 维, 从现象洞察事物的本质; 西医强调逻辑思维, 习惯从局部分析入手,采取由个别到共性的形 式, 将同类事物的共性总结出来, 是由具体到抽 象的思维过程。 第五, 从绘画布局、 艺术风格和审美意识方 动 面看:中国山水画是以纵轴统观全局,人物、 植物描绘以勾画轮廓为主。艺术传统以象征 物、 写意表现为基本特征,以想象真实代替感觉真 实, 讲究风貌神韵, 离神得似, 擅长以抽象线条、 节奏表现凝练的感情, 具有高度抽象性。审美情 趣在于强调对深厚隽永的意境加以直观领悟, 注 重美与善的统一。西方绘画则对每个细节力求形 似,人物和动物绘画都要求以解剖学为基础, 静 物风景则讲究透视比例的立体感。艺术传统在于 刻意写实, 以个体时空严格要求为特点的感官真 实为目标, 强调摹拟再现。审美情趣则注重对审 美对象加以系统的条分缕析,追求真和美的统 一。 综合以上可见,中国人的思维是立体型的, 西方人的思维是流线型的。[3] 中国人更偏好综合思维, 西方人更偏好分析 思维。 在信息的排列组合方面, 中国人整体思维优 先, 西方人则是个体思维优先。除了前面例举过 的时间、 地址、 姓名的排序可以说明外, 我们还可 以举出几个例子来证明。 中国人最传统的计算器—— —算盘, 加减乘除 的运算规则都是从大位数开始的, 而引入西方算 术后, 才从个位数开始。 汉语中两个字组词时, 绝大部分是表示大概 念的字在前, 表示小概念的字在后, 例如: 大小、 多少、 多寡、 长短、 尺寸、 粗细、 年月、 分秒、 高矮、 胖瘦、 宽窄、 斤两、 长幼、 兄弟、 姐妹、 百十、 国家、 省市、 取长补短、 长年累月、 长吁短叹等等。当然 相反的也有几个, 轻重、 如: 轻重缓急等。由此可 见整体优先的表现是很突出的。 中国的三大国粹—— —京剧、 国画、 中医也充 分体现了综合思维的特点。京剧是乾隆年间综合 徽调、 汉调等地方戏剧发展起来的, 就唱、 作、 念、 打外加中国独有的武术, 也是西方歌剧、 舞剧、 话 剧的综合。国画不仅有绘画, 在宋代以后又增加 了题字、 题诗、 印章, 现在的国画实际上是绘画、 书法、 文学和雕刻艺术的综合。至于中医的传统 是不仅把人本身看成一个整体而且强调天人合
二、 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思维差异[2]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 学文科的人喜欢问 “这 是为什么?”学工科的人喜欢问 , “怎样做?” 。同 一主流文化下的亚文化尚且产生这样的思维偏 好, 何况不同的主流文化之间, 思维差异会更明 显。 中国人擅长宏观思维,西方人擅长微观思 维。中国人偏好形象、 直观、 类比思维, 西方人偏 好概念、 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对大脑中的形象 进行加工改造, 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 逻辑 思维就是对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中西 方人两种思维都有,只是因为文化背景不同, 偏 好也就不同。其分析依据是: 首先, “逻辑” 从 这个词来看。 “逻辑” 是个外 来词, 世纪初严复在翻译英语文献时遇到 20 “Logic” 这个单词, 苦于在汉语词汇中找不到对应 “逻辑” 由此说明在此前中国 , 的词, 只好直译成 的逻辑学并不发达。 其次, 从语法的角度看。西方文化中拉丁语、 希腊语等语法书成书都比较早, 而汉语的语法成 书比较晚 (1898 马建忠 。 ) 语法是人类语言长期抽 象化的结果, 语法规则实际上反映了人类思维的 逻辑规则。证明西方人的逻辑思维发达。从文章 章法和文字描写方式上看, 中国人习惯于文章必 须有头有尾, 层次分明, 起承转合, 不可颠倒。来 龙去脉必须交代清楚,注重整体结构的完整性。 人物描写也以 “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之貌” 的 整体描画为特色, 注重外在行为的描述; 西方文 学作品则可由任一中间局部开头, 整体时空感不 强, 倒叙、 跳跃、 意识流、 片段……更是其作品之 特长。人物描述则以从头到脚、 直到睫毛颤动类 细节刻画为基本特色, 注重不可见的独白和内在 心理描写。 第三, 汉语中的量词比英语中的多, 诸如: 一 面红旗、 一颗星、 一把伞、 一头牛、 一只羊、 一匹 马、 一壶茶、 一盏灯、 一本书、 一杆秤、 一张纸等 等。这种量词与名词的搭配, 往往与形象有关, 而 英语中量词很少, 足见中国人的形象直观思维比 较发达。 第四, 从医学角度来看。随着中西文化的交 流, 自然科学方面的融合度较强, 但医学方面的 融合进展迟缓各成体系, 究其原因恐怕也在思维
28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第 20 卷第 2 期
一, 不重视精确量化和事物结构, 而是追求与自 然界的整体对应。西医则从解剖学概念出发, 重 在疾病定位和寻找病源。所以就出现了西医重分 析, 中医重整体的不同特色。临床表现出的治疗 原则是西医的 “头疼医头, 脚痛医脚” 利用人发 , 明的药物和技术, 把病原体清除掉。中医却恰恰 相反, 讲究通盘考虑, 整体把握, 特别重视全身的 —经络, 用经络学说强调人与病原体之 信息网—— 间的稳定平衡与 “和平共处” 。这也间接反映出西 方人好斗, 中国人讲究中庸、 和谐的特点。 再看讲课, 西方的教师一般先讲个案, 从分 定理、 规律; 中国教师 析个案入手, 推理出条理、 多是先讲条理, 后举例说明。新闻、 文件、 谈判、 行 程安排等都有类似现象, 不一一例举。 中国人比较注重对立面的统一, 西方人比较 重视对立面的对立。 在对一对概念 (譬如好坏) 的判断上, 中国人 注重对立面的统一。比如 《易经》 阐述的: 无极生 太极, 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八 卦定吉凶, 吉凶成万物; 穷则变, “ 变则通, 通则 久” 立天之道, 、 “ 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 曰柔与刚; 外方内刚, 外圆内方, 刚柔 立人之道, 曰仁与义。” 相济。道家思想中的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 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特别形象 的是太极图, 阴阳相抱对立统一。更有趣的是阴 鱼、 阳鱼的鱼眼, 如同一个时空隧道, 似乎可以把 人的显意识和潜意识加以沟通, 能把可见世界和 不可见世界沟通。阴阳概念也是相互对立互为补 充, 所以中医讲究阴阳平衡, 相生相克、 相辅相 成, 阴阳失调就会生病。中国人讲求天人合一, 西 方哲学强调主客二分, 天人对立, 人胜自然, 讲求 观察、 实践、 理性的方法。 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 体现在我们日常生 活中,诸如: 社会公正不仅是我们的出发点, “ 也 是落脚点”,民主不仅是手段, “ 也是目的” 把学 , “ 习理论知识和参加社会实践统一起来”等等, 把 出发点和落脚点、 手段和目的、 学习和实践分得 不是一清二楚。 这种思维差异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更为明 显, 西方人基本属于专一型人际关系, 上班时段
重要原因吧!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思维偏好的历 史原因
总起来说, 中国传统思维是一种整体综合的 模糊思维, 它曾滋润着古代东方文明之花, 使中 国科学技术和理论思维一度遥遥领先于西方民 族。但是, 由于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背景和民族 思维特征的交互作用, 使得原始整体综合性的模 糊思维, 未能像西方一样转向以还原分析为特征 的精确化逻辑思维, 从而导致了中国近代科学技 术和民族思维的落后,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主要 是: 1. 从自然观来看, 中华民族思维传统崇尚和 保留着一种强调自然界整体性及事物之间内在 科学技术的胜利是 关系的有机自然观。在近代, 分析的胜利。由于注重搜集资料、 分门别类研究 的自然科学的发展, 古希腊数学和科学在逻辑推 理和公理化系统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了以试验分 分解比较和归纳推理的基本方式。而中国人 析、 却把古代氏族图腾崇拜的神秘感、万物有灵感、 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的有机自然观在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大一统思想中, 得到了长期、 充分的 保留, 未能及时把思维方式转向细节分析的精细 化思维。 2. 从中国传统科学发展的循环机制来看, 缺 乏转化的现实条件。由于农耕社会人们面对的内 部结构相对简单, 不必深入分析机理就可以宏观 整体把握生活、 生产对象, 各种技术缺乏向精确 化发展的迫切要求和社会动力。加之大一统的封 建统治, 使得技术与理论隔离。随着人类进入能 量交换水平时代后, 认识和思维的精确化成社会 之迫切, 西方人及时把理论、 试验、 技术循环机制 完善化, 形成了还原分析的思维模式,, 加速了科 学技术的发展。 3. 从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来看, 也存在一定 的思维缺陷。中国传统文化中有 “大道不称, 大辩 不言”、大巧在所不为, “ 大智在所不虑” 这种洒脱 务虚、 无为而治” “ 的哲学思想, 使得人们怕走极 端,小心翼翼地避免对事物加以细致分割考察,
回避从个别推出一般时可能导致片面性的结局。 你是我的领导, 下班后你是你我是我, 你我相互 似乎用 “阴阳” 概念能解释一切现象, 似乎又对一 没有制约。中国人基本属于发散型人际关系, 工 切现象不能做出本质意义的解释 (能够回答一切 作关系和其它关系相互关联, 也就是说上班你是 的方程是什么也回答不了的—— —阿玛地) ,这种 我的领导,下班后在其它场合你还是我的领导。 这种状况也许就是形成中国人 “官瘾” 大的一个 “无不为” 的模糊认识模式, 由于缺乏向精确思维
2010 年 6 月
马登龙等: 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思维差异
29
模式的转化, 就只能提供 “无所为” 的结论。 另一方面, 中国学术传统中重 “意会” 而轻 “言传” 方式, 也妨碍了思维精确化的进程。中国 传统经典中的概念大多是直接提出了的, 其中不 少仅仅用一些具体例子来说明, 后人只有靠自己 的理解去体会原意。稍隔一段时间, 就不得不耗 考 费巨大的精力去注解和考证,甚至要对注解、 证进行再考证, “微言大义” “兴旺发达” 使 之业 。 也正是由于在思想和学术交流中缺乏简单、 明 晰、 准确的表达方式和原则, 学术中牵强附凿之
风蔓延则具备了充分条件, 从而危及学术成果的 流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2] [3] 王登峰.北大讲座 (第二辑) [C].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 社, 2002.31. 关世杰.北大讲座 (第六辑) [C].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 社, 2004.222~230. 辜正坤.北大讲座 (第一辑) [C].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 2002.241~243. 社,
Viewing Differences betwee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MA Deng-long ZHANG Xi, MA Xiao-li [责任编辑 龚 勋]
本文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思维差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0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30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