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与道德文化自觉——兼论德育现代化
本文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与道德文化自觉——兼论德育现代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道德文化自觉——兼论德育现代化
摘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为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对比、统一性与个体性的对比以及道德工具性与道德生命性的对比几个方面。道德文化自觉应该是我国道德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和核心主题。实施德育改革应秉承开放的德育理念,培养兼具公德与私德的现代人,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实现德育的现代化。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道德文化自觉;德育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12-0006-03
一、多元文化共生中的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
1.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对比
中国封闭性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初古代人用包容的态度对待异族、异域的文化,吸收和发展自我,各民族独立存在,互不侵犯。人类是以群居的方式出现的,任何事情都是在氏族内部进行的,如“通婚”。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民族首领征服他族的愿望打破了多民族共生的局面,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专制的统治也是封闭思想的源泉。单一民族统治天下后,其都城均不临海,是一个半封闭的大陆,这种封闭的形态使单一民族的发展达到顶峰,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生活惬意,伴随着本民族的强大而产生的文化优越感越来越排斥外来的事物。从此,种下了封闭的种子,使得中国人无法与时俱进,无法正视自己的真正实力。不与外界交流和联系,不能感受异样文化,无法完善自己的民族文化。因此,也就无法使民族愈加强盛。
与中国文化的封闭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文化的开放性。开放,就是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不是排斥而是接纳,并善于吸收其精华。就个人而言,由于受到开放性文化的渲染,通过接受外来的事物,能使自己保持一种豁达的心态。对待异质文化,允许差异的存在,恰如其分地审视不同事物的特性。欧洲国家的迅速发展无一不与其所持的开放的文化态度有关,借鉴已有的成果为己所用,使自己能够不重复前人或他人已走的道路,利用开发、创造新成果换取经济利益,这可谓是西方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带来的结果。尤其是在经历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整个西方进入了一个更加开放的时代。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文化的开放性成就了今天西方的先进性,并使其一直延续至今。
2.统一性与个体性的对比
中国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原始人的河流文化到古代人的城邦文化,再到近代人的氏族文化,形成了一个以华夏为中心,同时融合了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政治文化的统一、民族的统一以及语言汉字统一,无不渗透着统一的思想。国家政权的统一是帝王的首要职责,他们不惜一切维护政治的统一,不惜用连年的战争保卫国家的疆土,以确保政权统一。秦朝,这个短命而影响巨大的王朝,创造了统一的辉煌,从此再不受种族分离的滋扰,国家安定,百姓生活安康。中国文化的统一性让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有了一种很强的“根”情结,种族的延续、居住区域都围绕着最起初的地方——祖辈生活的地方,保持氏族延续的完整性,这也使中国人有了较强的国家意识、较强的集体意识和较强的氏族意识。近代西方发动的侵华战争,造成了国家部分领土被分割,但中华民族收复领土的决心却从未动摇过,实现祖国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文化统一性的熏染下,文化的个体性很难有立足之地,在重视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剥夺了个体的权利空间。
西方文化的个体性,强调的是个体的独立,是以个人为本位的文化。法国哲学家昂利·贝尔曾指出,“评价古希腊的哲学成就,与其说是总结了集体的努力,倒不如说是肯定了个体性”。在“禁欲主义”被解除后,人们开始大声疾呼“人性解放”,致力于征服自然,唯我独尊,西方文化的个体性油然而生。西方文化的个体性强调个体的人格,强调自由、平等、尊重以及对“人”的关切。个体性的宣扬,关注人的现世生活,让人们摆脱神权的束缚,使得西方文化的个体性真正的得到了体现。从文艺复兴至今,西方文化的个体性在思想上主要体现在人道主义的传统上,在行动上主要体现在自由竞争上,在文学的表达上主要体现在个人情感抒发和对个人主义的人格价值的肯定上‘]542。人与人之间默契地存在一种共识,社会是共有的,人们在社会共同体中各自释放。虽然西方文化强调个体性,但在社会这个大的框架中也是有共同联系的,不是个体与社会的脱离。过度强调文化的个体性,忽视文化的统一性,也会使文化的发展产生偏颇,个体性与统一性的融合才是文化均衡发展的基石。
3.道德工具性与道德生命性的对比
泛道德化,是指道德制约、道德管理超出了它所应处的范围,越俎代庖,抢占或取代了本不属于其管理的职权、功能。中国传统文化把道德当做塑造人的工具。个体的道德发展在传统的泛道德化社会中是至关重要的,用道德束缚、禁锢人们的思想观念,以达到政治的效用,是道德工具性的体现。人们以道德规范为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法律”也是道德规范的化身,非如西塞罗所言,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规则”的主观表达和客观载体。在强调完善个人道德的传统道德文化中,虽强调塑造德性良好的个体,却不重视个体生命的存在。这样造就的人只具有道德的意识却没有生命的情怀。道德工具性忽视了人的生命的存在,过于理性地对待人,视道德为管制人的手段是道德工具性的本质所在。
西方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生命意识所主导的,而不是受控于社会的。和谐社会是用道德与法来维系的。萨特认为,道德是一种意识,都有一个向度,这种向度可解释为广延性。道德的广延性体现为时间的延续,时间是生命和有生命之物的根本特征。只有有生命之物才具备时间上的延展性,而死的物质无所谓过去、现在和将来,它们以空间为特征。道德具有生命性,因此在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中仍占有一席之地,没有被其他事物吸收和同化。生命是物质的一种形态,社会的发展不应完全依附于物质,生命才是社会的主导。道德是生生不息的,创造的精神使它始终是适世的,不会被社会、文化的发展所淘汰。道德的生命性,是指道德会随着人生命的运动而自我更新,,而人是社会的主导者,这是道德生命性的本质意义。
二、文化自觉:我国道德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和核心主题
1.文化自觉:中西方文化比较的理性视角
[1] [2] [3] 下一页
下页更精彩:1
初二思想政治主要知识点(法律常识)
前言
1、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为什么?
(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人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3)宪法是公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4)我国宪法本质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和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4、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5、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为什么?(见第五册讲义: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7、青少年为什么要学习法律?(为什么要学习法律知识,养成守法习惯?)
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学好法律知识是青少年知法守法的需要,是青少年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的需要。通过学习法律,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懂得尊重别人的权利,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通过学习法律,学到运用法律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本领,从而有利于我们从小就承担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义务和责任。
8、列举与青少年有关的三个法律:(1)未成年人保护法;(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义务教育法。
9、成语解释:(1)国法难容:依法应给予处罚;(2)法不容情:法律面前不讲私情;(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道像一张巨大的网,看起来稀疏,但决不会放过一个作恶的坏人。
第一课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准则
1、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或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准则?)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称“国法”;(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3)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性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它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工具。
3、我国法律是社会主义法律,本质上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4、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形式:;国家制定法律,国家认可法律。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5、国家强制力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6、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表现:(1)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2)任何人违法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7、法律和道德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和道德虽然都是人们行为规则,都约束人们的行为,但两者是有区别的。(1)表现形式不同,道德存在于认识和社会舆论中,大多数是不成文的。法律常表现为规范性文件。(2)实现方式不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教育及人们的觉悟使人们遵守,而法律也靠公民自觉,但主要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调整对象和范围不同。道德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法律只调整人们的某些行为。
8、在我国违法行为一般都是违反道德行为,但违反道德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
9、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密切联系是什么?
(1)两者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2)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有着共同目标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和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3)两者相互促进的表现为:法律和强制力一方面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和制裁,另一方面对先进进行表扬和奖励,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人们遵纪守法,勇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青少年主要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守法护法,又要提高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做一个好公民。
10、张老汉的五个儿子都拒绝赡养老人的行为,为什么会激起村里人的义愤?在法庭调解无效后,为什么要依法进行判决?
(1)五个儿子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2)法庭代表国家的强制力,不道德的恶行触犯法律时,法律会作出公正的裁决,帮助受害者讨回公道,法庭判决既是对赡养老人问题的解决,也是对儿子的教育,如果儿子仍不思悔改,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第二课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
1、结合古训:“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说明社会公共生活为什么要有共同的准则?P18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2)学校要有教学秩序,工厂要有生产秩序,机关要有工作秩序,公共场所要有活动秩序。(3)如果人们各行其是,各行其“道”,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各种违法现象就无法制止。(4)法律是确认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
2、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在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方面有哪些作用?P18
我国制定的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必须遵守的规则,也是人们同违反社会生活秩序的行为作斗争的
[1] [2] [3] [4] 下一页
下页更精彩:1
北京师范大学版《思想品德》七年级出版说明
前言
本教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课程目标、标准详文编写。
一、编写目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世界形势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都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并向成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他们身心迅速发展,逐渐扩大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范围,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教材。目的就是为了引领初中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会分清是非善恶,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锻炼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并且为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思想基础。
以与时俱进的态度,进一步改变原来教材“繁、难、偏、旧”的内容,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充实了具有时代感的相关内容,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初中环节等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增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二、指导思想
《思想品德课程课程标准(实验稿)》是编写教材的基本依据。同时,教材的编写也努力贯彻中国共产党中央印发的十六大文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
《思想品德》是初中阶段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的教材,目的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它严格遵循课程标准规定的性质和特点:
(1)思想性
教材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国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
[1] [2] 下一页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与道德文化自觉——兼论德育现代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7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37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