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义一内阁时期对华强硬外交述评
本文关键词:田中义一内阁时期对华强硬外交述评 出处:《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一战结束后,战火硝烟的退去没有让这个世界冷静下来,各国在华盛顿体系的缝隙间游走,从局部开始冲突不断,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似乎也在蕴酿之中。对于中国来说,此时内部正在进行着国民革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行动已不再无拘无束。日本对于中国政治的干涉也已不似从前赤裸裸的粗暴干涉,而是由1924年出任外相的币原喜重郎给这种干涉披上了一层“和平”的外衣。这种标榜着“绝对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币原外交”,在1927年走到了尽头。田中义一1927年4月组阁任首相并兼任外相,其任期内的对华“强硬外交”及“积极政策”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很大冲击。 1927年田中义一出兵山东,后召开东方会议。会议以田中的总结报告《对华政策纲领》作为结论,勾画出田中内阁企图攫取“满蒙”,加快实现大陆政策,和武力侵华的“积极政策”的基本轮廓,成为后来日本侵略中国和亚洲的理论根据。而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田中义一与吉田茂、森恪等人在对华强硬论上找到了共同点,于是一系列重大的武力侵华行动也由此展开,也便有了其后对中国的第二、三次出兵及“皇姑屯事件”发生。 本文就1927年田中义一上台至其1929年下台期间的满蒙问题与出兵山东事件展开论述,旨在深层发掘并细化田中义一内阁对华外交政策的制订、实施过程,探讨田中对华强硬政策的实质,以期使田中“对华积极外交”的研究更为详尽,细节更加客观并突出。
[Abstract]: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the smoke of war did not calm the world, countries in the gap between the Washington system, from the local conflict began. A larger war seems to be in the making. For China, there is a national revolution going on inside. Imperialist actions in China are no longer unfettered, and Japan's interference in Chinese politics is no longer as crude as it once was. Instead, the foreign minister, the prime minister, put a layer of "peace" on the meddling in 1924. This kind of "currency diplomacy", which boasts "absolute non-interference in China's internal affairs". In 1927, it came to an end. In April 1927, Tian Zhongyi formed a cabinet as prime minister and served as foreign minister. His "tough diplomacy" and "positive policy" toward China during his term of office had a great impact on China at that time. In 1927, Tian Zhongyi sent troops to Shandong, and then convened the Eastern Conference. The meeting drew the conclusion of Tian Zhong's summary report, "Program of Policy toward China", and outlined the attempt of Tanaka Cabinet to grab "Manchu Mongolia." Speeding up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ainland policy and the basic outline of the "active policy" of armed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becam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Japan's later invasion of China and Asia,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theory, Tanaka Il-ichi and Yoshida Shigeru. Sen Ke and others found common ground in their tough theory on China, so a series of major acts of armed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began, and the second and third military missions to China and the "Huanggutun incident" took pla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nchurian and Mongolian issues and the incident of sending troops to Shandong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27 to 1929, in order to explore and refine the formulation of Tian Zhongyi's foreign policy toward China. In order to make the study of "positive diplomacy to China" more detailed and more objective and promin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ssence of Tanaka's tough policy towards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31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冷本生;济南惨案是日本大陆政策恶性发展的产物[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房建昌;日本满蒙开拓团及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在内蒙古东部活动考略[J];中国农史;1998年03期
3 张志军;金毓黻与《辽海丛书》[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3年04期
4 邢丽雅,翟文奇;日本军部和外务省对“满蒙”问题处理方针的矛盾与统一[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5 杨永耀;川岛浪速与“满蒙独立运动”[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汉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6 薛子奇;“九·一八”事变原因的再认识[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7 王岩;抗联歌曲研究[J];艺术研究;2002年04期
8 伊秀芬;;川岛浪速与“满蒙独立运动”[J];兰台世界;2006年08期
9 赵锡懋;成都市满蒙人民话今昔[J];满族研究;1989年04期
10 尹虹;觊觎“满蒙”策划分裂中国[J];兰台世界;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春花;;论清代满蒙文语文教科书——《阿拉篇》(提要)[A];纪念满文创制4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C];2009年
2 吴元丰;;清代理藩院满蒙文题本述要(提要)[A];纪念满文创制4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C];2009年
3 林士铉;;十八世纪满蒙语文交流初探——以《满蒙汉三体字书》音写蒙文为中心[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4 郑凤;姜潇;;“九一八”事变与“满洲国”的建立[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上)[C];2004年
5 张占生;;清代满蒙和亲浅析[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6 阎崇年;;清廷满洲初期文化满蒙二元性解析[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二辑)[C];1997年
7 刘淑梅;何淼;;日俄之战与“大陆政策”——日俄战争历史地位的再认识[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8 中见立夫;;关于日本所藏关乎蒙古史的史料[A];蒙古史研究(第三辑)[C];1989年
9 尹俊春;;北伐时期奉系军阀与日本[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10 春花;;论赛尚阿纂《蒙文指要》[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邸永君;清代满蒙翰林群体的历史定位和研究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华中师范大学 霍明琨;20世纪上半叶的东北学术团体[N];光明日报;2010年
3 定宜庄;清史满族史研究的新探索[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毛巧珍;常熟市馆入藏抗日爱国读物《机联会刊》[N];中国档案报;2005年
5 徐静 邹炳光;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牺牲品[N];中国档案报;2005年
6 萧苏;揭示日本军国主义覆亡的规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张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许海云;日本抢占东三省前后[N];中国矿业报;2000年
9 梁永生 韩春明;丰宁精心规划打造满蒙文化大县[N];承德日报;2010年
10 实习生 吕树林 记者 成玉;隆化全力打造“红、绿、皇”特色旅游品牌[N];承德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日嘎拉图;满蒙文化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乌兰巴根;《元史》满蒙翻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敖拉;从《旧满洲档》到《满文老档》[D];内蒙古大学;2005年
4 姚春海;日本总体战体制形成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齐百顺;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额尔敦高娃;满蒙汉三体《王公表传》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7 文春美;近代日本农业问题与政党内阁的农业政策:浅析政党政治失败重要原因之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达日夫;中东铁路与东蒙古[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胡艳霞;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姜丰裕;民国时期日本对东北水田投资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悦心;田中义一内阁时期对华强硬外交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梁红光;昭和天皇与侵略中国东北[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3 林榕;吉会铁路的修建及其殖民经营[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冠鸿;张作霖对日外交述评[D];吉林大学;2004年
5 宋欣;宗社党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6 粟凤榕;论田中义一的对华政策[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7 阎正礼;《盛京时报》的舆论宣传与辛亥革命[D];吉林大学;2007年
8 崔喜兰;万宝山事件之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9 胡金凤;日伪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朝鲜移民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海燕;中日南满铁路“平行线”交涉问题研究(1905-1931)[D];辽宁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40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440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