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论王小波作品中的西方文化资源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6-10-21 09:05

  本文关键词:论王小波作品中的西方文化资源及其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师范大学》 2013年

论王小波作品中的西方文化资源及其意义

仇惠  

【摘要】:王小波是个典型的生前落寞、死后扬名的作家,他特立独行,无论是思想还是创作,都与同时期的中国当代作家不太一样;而造成他的另类的最大因素正在于西方文化资源对他产生了尤为重要的影响。王小波本人丝毫不对自己的师承问题闪烁其词,总是大方地表达出西方思想家、文学家带给他的人生启迪和写作指导,这也就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确证影响关系存在的事实材料。再从细读王小波的文学作品入手,不难发现他的思想观念主要是源自英美经验理性的自由主义以及福柯的权力理论,尤以后者更具有本质意义,所以他为笔下的人物设置了“施虐者一受虐者”的基本关系,通过呈现虐恋情仇、展开性爱书写,旨在揭示游戏背后的权力真相,反思现代化社会中的人的生存状态。与此同时,把对福柯思想的接受继续延伸下去,王小波又从奥威尔那里获得了反面乌托邦小说的创作经验,写出了不少批判极权主义的作品,体现了他身为一个作家直面历史、观照现实的社会责任感。至于王小波作品的艺术技巧,则更有着强烈的后现代主义色彩,这直接得益于他对以法国新小说派为代表的欧陆文学家的叙事艺术的吸收,从而令小说的叙述结构回环往复,充满了节奏和韵律。美国黑色幽默派对王小波也有很大的文学启发,可是由于思想基础的根本差异,他对于黑色幽默派更多的是一种宏观上的吸收,再以自己独特的创作丰富了黑色幽默的艺术手法,为中国当代讽刺幽默小说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应该说,家庭、教育、个人阅读和历史记忆都给王小波广泛地接触西方文化、自觉地接受西方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尽管生长在中国,不能磨灭中国传统文化留给作家的印迹,但决定了王小波是今天的王小波,他的作品是现在展示于读者面前的这副风格样貌,无疑是西方文化资源发挥了关键性的转折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7.4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袁红;;卡尔维诺与王小波小说世界中的童话追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张伯存;一个后现代主义文本的解读——评王小波《万寿寺》[J];当代文坛;1998年04期

3 房伟;游戏:投向无趣人生的智慧之矛——论王小波小说中的游戏精神[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1期

4 王晓华;王小波杂文的思想渊源,意义与局限——王小波杂文论[J];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06期

5 李卓怡;超越界限的创造者——论王小波的自由主义立场[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能为;伽达默尔“第三次启蒙”与现代科学化时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陶徽希;;福柯“话语”概念之解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李春芳;;What is poverty的语篇连贯机制的解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李丰荣;雷震;王利森;;体育教育的身体社会学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5 李惠珍;;福克纳笔下达尔的“疯人-先知”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6 刘永谋;;作为知识论的知识考古学[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陈晓辉;;在情节与人物的背后——初论近年杨少衡小说创作[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廉晓洁;付鸿彦;;论福柯反主体思想对法国现代文学的影响[J];长城;2010年06期

9 刘永谋;;作为知识论的知识考古学[J];长江论坛;2006年02期

10 毛信德;周孝强;;论《喧哗与骚动》中白痴班吉的美学意义[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孟宪华;追寻、僭越与迷失[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孙雯波;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4 应建庆;教育中的知识合法性[D];复旦大学;2011年

5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龙慧萍;当代文学中的反乌托邦寓言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小山;齐美尔社会研究方法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9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戴俊潭;电视传播与转型期中国农民的意识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晖;王小波杂文随笔中的“黑色幽默”[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凤卓;王小波杂文话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军;福柯主体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兰晓胜;王小波杂文修辞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婉茹;用福柯的规训权力理论解读《火山情人》中埃玛一角[D];河南大学;2011年

6 张昉;福柯主体解构观与多元文化主义比较评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锦;语文教科书中族群文化选择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李丹;叙事冒险:王小波小说叙事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高洁;论卡森·麦卡勒斯小说音画空间中的孤独主题[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陈军花;晚期福柯论“自我的培育”(la culture de soi)——作为生存美学的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新勇;“黄金时代”的重写与敞开——王小波的写作与现代新理性的重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小群;;《黄金时代》和王小波的生前身后[J];名作欣赏;2010年34期

2 杨早;;“文化英雄”背后的经验理性——重读《我的精神家园》[J];当代文坛;2009年05期

3 梁鸿;;王小波之死——90年代文学现象考察之二[J];文艺争鸣;2009年10期

4 行者;;小说的方法论问题:以王小波小说为例[J];躬耕;2009年01期

5 冯俊锋;;王小波:文学的多种可能性[J];山花;2009年02期

6 吴励生;叶勤;;以梦为马的王小波——王小波小说的艺术分析[J];福建文学;1998年06期

7 可晓峰;有趣叙述 叙述有趣——王小波小说思维略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8 彭燕彬;;无奈的沉默——解读王小波及其《黄金时代》创作倾向[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年09期

9 谭华;;王小波小说语言艺术探究[J];文学教育(上);2009年05期

10 付清泉;;不能承受的现实之重——从卡尔维诺看王小波小说创作的悖谬[J];小说评论;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早;;“文化英雄”背后的经验理性——重读《我的精神家园》[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李敬泽;;远行者和离家出走者的小说——《小说极限展2004》导言[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3 阿毛;;在文字中奔跑[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范智红;;从小说写作看萧红的世界观与人生观[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5 苏友芬;;简述女作家共同的叙事形式选择——小说[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蓝芒;;文学呼唤激情和想像力——读白桦《蓝铃姑娘》小说二题[A];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选[C];2007年

7 贺绍俊;;波澜不惊的无主题演奏——2008年中短篇小说述评[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2)[C];2009年

8 邹小凡;;访著名编剧叶广芩:重述北京流散的记忆[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年第2期(总第201期)[C];2011年

9 西水;;女性文学话题座谈纪要[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1)[C];1999年

10 白烨;;雄浑的现实交响曲——2005年长篇小说巡礼[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1)[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郁;[N];北京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刘秀娟;[N];文艺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傅小平;[N];文学报;2011年

4 藏策;[N];中国艺术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冯静 实习记者 王宁;[N];北京科技报;2006年

6 本报首席记者 陈熙涵;[N];文汇报;2011年

7 黄桂元;[N];文学报;2011年

8 张学昕;[N];光明日报;2005年

9 张学昕;[N];光明日报;2007年

10 评论家 汪政;[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志梅;报人作家陈景韩及其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凌郁之;走向世俗[D];复旦大学;2005年

3 李淑霞;王安忆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丽霞;世俗化时代的文学镜像[D];浙江大学;2006年

5 张学昕;南方想象的诗学[D];吉林大学;2007年

6 崔宰溶;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D];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惠;论王小波作品中的西方文化资源及其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佳怡;论王小波笔下的女性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黄文虎;王小波的“崇智论”与罗素哲学[D];中南大学;2010年

4 张迎娣;论王小波杂文[D];西北大学;2010年

5 李冰;论王小波的边缘性[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杰;王小波小说创作核心价值的再认识[D];复旦大学;2010年

7 俞帅清;超越沉重—王小波作品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童志祥;漫步云端的诗意与尴尬[D];温州大学;2011年

9 施晖;王小波杂文随笔中的“黑色幽默”[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龚自强;权力交织的场域[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论王小波作品中的西方文化资源及其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7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47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8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