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吉·马奇历险记》主题分析:异化环境中的精神追求
本文关键词: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重庆师范大学》 2015年
《奥吉·马奇历险记》主题分析:异化环境中的精神追求
雷少军
【摘要】:作为当代美国文坛中最主要的作家之一,索尔·贝娄的文学成就可与福克纳海明威齐名。他的作品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也体现了他深刻的哲学思辨。作为一个充满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感的作家,贝娄给我们展现了社会与个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基于贝娄所拥有的敏锐观察力以及对当代文化与心理的精妙分析,他给我们阐述了个人存在与价值在在异化环境中遇到的种种困难。1976年,他以“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贝娄的代表作,《奥吉·马奇历险记》是其写作生涯的转折点。贝娄将他自己的写作风格融合于传统的流浪汉小说之中,使这部小说具有深远的意义。这部作品也是对当时的美国社会以及时代风貌的艺术再现。《奥吉·马奇历险记》描绘了主人公奥吉马奇从20年代到40年代的人生历程。从小时候起他便遭受了异化。为了摆脱他人的控制以及异化的环境,他踏上了形骸流浪的道路。正是由于异化才导致了奥吉流浪的生活。然而在他坎坷的人生道路之中,他从未放弃过自己。他任然坚持他自己的原则而最终回归自我。本论文以弗洛姆的异化理论作为理论依据,结合小说中主人公的人生历程,旨在探讨《奥吉·马奇历险记》的主题。论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以弗洛姆异化理论中异化的表现为基础,从社会关系、生产过程、消费过程以及政治生活四方面来分析奥吉所遭受的异化。通过对该小说中异化的表现的分析来体现主人公异化的周遭环境。第二分析主人公自我回归的原因,正是他不断的精神追求以及对他原则的坚守,促成了他最后的回归。通过对小说的主题分析,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索尔贝娄所隐含的深远意义,而且能体会他对人类命运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代树兰;不断的追寻——索尔·贝娄《奥吉·玛琪历险记》主题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03期
2 苏晖;焦虑·探索·回归——论索尔·贝娄小说主人公心理模式[J];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03期
3 傅少武;论索尔·贝娄小说的流浪汉形象[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买琳燕;从歌德到索尔·贝娄的成长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敏;大众文化的快感理论:从美学到政治经济学[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李波;;体制文化规约与红色记忆的现代性表达[J];北方论丛;2008年05期
3 周小娟;;《简·爱》空间策略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温恕;;布莱希特的生产美学思想[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郝明工;;“Aesthetic”与“Body”何为?——从《审美意识形态》汉语译本反观国人的范畴认知差异[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郭琴燕;;论贝娄小说中“戏仿”的英雄[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2期
7 罗昔明;;现代自我: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一种分析维度[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曾翔;;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兴起、批评实践及其批评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黄小伟;;论詹姆逊破解和超越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的技巧——对《超越洞穴:破解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的神话》写作技巧的分析[J];当代文坛;2008年02期
10 师会敏;;科拉·卡普兰女性主体性理论研究[J];当代文坛;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泱育;;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历史检视[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永刚;王炜;;文学: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性构成——关于文学本质界定的一种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3 陈诚;;“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本质论浅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4 朱印海;;后新时期电影与政治的艺术可能[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5 刘海洲;;郭沫若的人格反思及其当下意义[A];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文集——郭沫若与文化中国[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旺生;郭绍虞中国诗学批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萌;反抗与创造:杰弗里·哈特曼的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李自雄;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定清;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与欧洲文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迪迪;家族伦理与丛林生存法则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车凤成;为被承认而斗争—贝娄作品主题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温恕;文学生产论:从布莱希特到伊格尔顿[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2 高岛;论索尔·贝娄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伦理[D];湘潭大学;2010年
3 莫璇;境外科教节目的审美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4 王茜;马克思文学批评的审美话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傅光敏;汤普森与文化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6 郑启奎;《河湾》文化杂糅分析[D];新疆大学;2011年
7 罗菲;混乱思潮中的精神再生[D];南昌大学;2011年
8 宋飞;新世纪以来的文学批评[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缪存楷;寻找灵魂的栖息地[D];温州大学;2010年
10 熊丽婷;受难的灵魂追寻精神的家园—索尔·贝娄小说人物形象分析[D];南昌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胜忠;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傅燕晖;;生—死—回归之旅——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邵明;;化蛹为蛾——1990年代以来“成长小说”的文化立场[J];当代文坛;2006年01期
4 徐秀明;;20世纪成长小说研究综述[J];当代文坛;2006年06期
5 施咸荣;当代美国小说概论(一)[J];当代外国文学;1982年04期
6 芮渝萍;文化冲突视野中的成长与困惑——评波·马歇尔的《棕色姑娘,棕色砖房》[J];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02期
7 张闳;北岛,或关于一代人的“成长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06期
8 樊国宾;“十七年”成长小说兴起的深度溯因[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5期
9 黄川;;《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叛逆性格的转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刘皓明;作为发育不全的成长教育小说的《站台》[J];读书;200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胜忠;无尽的求索和虚妄的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婧;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叙事学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2 陈双眉;成长主题与舍伍德·安德森的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韩淑春;论叶圣陶的教育小说[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施蕾;《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一部平衡的成长小说[D];浙江大学;2004年
5 孟丽;宋元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莉;清代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鲁志芬;论汤亭亭作品中的成长主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飞;中国新时期成长小说主题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金新利;近二十年“成长小说”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步雅芸;《爱玛》:一部典型的女性成长小说[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倩;;奴隶制度的梦魇——《马奇》的创伤解读[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2 张燕阳;;孤独的人是可耻的[J];青年文学家;2007年08期
3 张莉;;马奇太太对女儿们的教诲[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4 戴雁军;;黄金剧场[J];时代文学;2006年04期
5 杨海林;季世成;;萨马奇的祝福[J];今古传奇(故事版上半月版);2006年08期
6 李世涛,戴阿宝;思想深处的美丽烛光——马奇先生访谈录[J];文艺争鸣;2003年03期
7 金莉;;历史的回忆 真实的再现——评杰拉尔丁·布鲁克斯的小说《马奇》[J];外国文学;2007年03期
8 黄艳;;家庭教育的典范——浅析《小妇人》中马奇太太的教育方式[J];学理论;2011年26期
9 陈集益;;和抑郁症患者在一起[J];长城;2009年01期
10 方芳;;主体的“异化”与“认识”——以拉康主体论解读《奥吉·马奇历险记》中马奇的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4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甘惠侨;;马奇四姐妹的美德成因浅析:论《小妇人》中的教育主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尔蒙;[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2 本报记者 赵小兰;[N];中国气象报;2005年
3 王丽莉;[N];文艺报;2006年
4 杨吉;[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5 钟红明;[N];山西日报;2003年
6 黄振威;[N];学习时报;2013年
7 弘明;[N];文汇报;2003年
8 乐欣;[N];检察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罗敏;[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10 记者 王宏峰;[N];中国矿业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江先发;奥吉·马奇,“自我”的维护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黄震;《奥吉·马奇历险记》的原型解读[D];鲁东大学;2014年
3 雷少军;《奥吉·马奇历险记》主题分析:异化环境中的精神追求[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4 谷义职;以《名马奇书》中译为例论英汉动静转换策略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刁巍杨;挑战还是服从[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韡;《小妇人》中《圣经》原型的宗教内涵[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2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52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