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_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经验借鉴
本文关键词: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经验借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 0 1 3年第 5期总第 2 6 5期
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No r t h e a s t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NO.5 2 O1 3 Su m NO. 2 65
【西方哲学中国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
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经验借鉴 谢昌飞 (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 1 3 0 1 1 7 )
[摘要]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研究需要在于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相互比照中加以审视。马 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已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无论是在哲学理论形态的建构还是在哲学研究范式
的更新上,借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中国化”的理解方式,吸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独特经验,辨 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异同,从而为西方哲学中国化提供启示。
[关键词]西方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经验借鉴[中图分类号]B 5; B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 0 1—6 2 0 1 ( 2 0 1 3 ) 0 5—0 0 1 4—0 4
西方哲学中国化是近些年来理论界对西方哲学研究的新范式,代表中国哲学界的主体意识觉醒和主体精神自觉下的西方哲学研究的新状况,,对理论界展开西方哲学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具有新的启示意义。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异同,进而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思想启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践行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范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首先不等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一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国化’命题所强调的是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的马克 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本土化并由此创造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和结果。”[ 2 ‘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突出空间性和地域性特征,表达马克思主
义哲学原本是外在于中国国界、党派、学术和政治话语之外的异质事物,如今通过空间的传递
而 突破限制并于历史的中国现当代的时间维度相互结合构成的新状况——“在中国”【 3]。“在”这
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 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 度。” _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种理论在另
一
词语集中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的
关系:两者没有实质上的空间同一,而是两个外
在的东西的生硬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中国社会来说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他者”。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则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是外来的、异质的“他者”,但“中国化”是这一“他者”与中国这一“主体”相互融通的过程,“化”就
外一种文化形态当中成功成长起来的典型案例。 其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不外乎有二:一是将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理论的深刻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寻求到了一致和共识;二是将马克思
主义所具有的批判性与中国社会现实问题和现实状况相互结合,使其呈现为对特殊性问题的创造性解答。两者的统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化既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意蕴,又具有了中国化的风范。
不简单是一个战胜另一个、一个克服另一个,而 是“内化”的过程,是中国社会将马克思主义哲学
内化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不但具有 空间上的一致,甚至具有历史文化上的一致。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代表了作为一种外来
[收稿日期]2 0 1 2—0 4—0 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1 2&Z D 1 2 1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 0 1 1 B 5 7 ) [作者简介]谢昌飞 ( 1 9 8 2~),男,重庆南岸区人,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1 4
本文关键词: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经验借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9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7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