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日本江户时代武士名誉观
发布时间:2017-03-26 04:05
本文关键词:试论日本江户时代武士名誉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这是江户时代的一个小故事。某个农民看到一位武士的背上有只跳蚤,出于好意提醒武士,却当即被武士斩为两半。原因很奇特,是因为武士认为将跳蚤这种畜生与高贵的武士相提并论,这是对武士极大的侮辱。 这个故事体现了武士对于“耻辱”一词强烈的敏感性,实际上也的确如此。江户时代的武士为了维护自己或所属集团的名誉,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例如,武士为了证明自己的高洁的德行,可以从容地切腹赴死,为了挽回亲属的名誉,可以不顾一切杀敌报仇。 这在中国人看来似乎不可理喻。因为在中国人的意识中,为了区区小事而舍弃性命或杀人犯罪,这是思虑不周愚蠢至极的行为。无论是在日本江户时代还是在中国封建时代,都同样崇尚儒家思想,同样重视“名誉”、规避“耻辱”,但是为什么江户时代的武士如此暴怒,对“名誉”之事这般敏感呢? “名誉”是发自于羞耻心的一种本能的心理意识。据新渡户稻造所著《武士道》所言,对于江户时代武士来讲,“名誉”是最高价值,所以武士非常注意维护“名誉”。“名誉”的反面是“耻辱”,规避“耻辱”是武士早在幼年时期就被教导的德行之一。 为了解明江户时代日本武士具有的特殊的“名誉”论,本论文从历史入手探讨了武士的名誉观。 第一章回顾了“名誉”的本源。首先,介绍了现今日本对武士的名誉的认知。其次,以江户时代以前的文学作品为主要对象,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名誉意识,探讨“名誉”在日本民族中的原生含义。再次,通过查阅中国最古的汉字辞典确认了“名誉”在汉字文化圈中最初的含义的基础上,追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有关名誉的论述。因为同处于儒家文化圈,中国古代儒家思想被认为是日本江户时代“士道”思想的本源,所以,对其进行分析或能寻找到“名誉”思想本初的面貌。 从第二章开始,进入本论文核心部分,即对江户时代武士名誉观的探讨。按照历史顺序,将跨越三百余年的江户时代划分为三大时期。从战乱时期的“武功论”开始,到之后泰平时代的“武士道论”与“士道论”,再到幕末期“名誉”思想的潮涌,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江户时代武士名誉观的系谱。 第三章探讨江户时代武士在实际生活中所贯彻的名誉观。通过列举有关“切腹”和“讨敌复仇”的事例,考察武士追求“名誉”的具体行为及其演变。 本论文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明确了“名誉”一词最初的含义,从最初开始“名誉”就包含两方面内容。根据最早的汉字字典《说文解字》对“名”和“誉”原始字义的解释,可知“名誉”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名”——“内面”——自身对其内在价值的认同和自觉,“誉”——“外面”——社会对其价值的认同。这个解释被日本辞典沿用至今,各辞典的解释在“自身优秀”和“好的评价”上是相通的。 第二,江户时代武士的名誉观经历了从重视“武道”到“文武两道”的转变。从武士名誉观的内容来看,日本从古代就存在着本民族的“名”的意识,随着武士阶级的崛起,“名”的意识逐渐增强。中世军记文学中“名”屡次被谈及,与中国的名誉观不同,通过在战场中战死于主君马前来博取令名,是这个时代所流行的社会意识。不过,“名誉”虽已经被武士阶级所重视,但还处于思想萌芽阶段。江户时代武士的名誉观继承了初期武士社会的思想脉络,再加上儒学兴盛过程中中国名誉思想的影响,“名誉”在近世特有的“士道论”中得到新的发展,作为武士道思想重要的美德之一确立下来。首先,在江户初期,强调专注于侍奉主君,个人修养方面重视战功、轻视学问。其次,到江户中期,出现了受儒学影响而产生的“士道论”和继续坚守往昔武士风范的“武士道论”的分化。“士道论”中,以大道寺友山为代表,产生了否定“名誉”的外在价值,强调顺从武士内面良心,乃至超越良心层面达到自然境界的人格理想。“武士道”思想则是与江户初期的武士道思想相同,将践行“武士道”精神即“战场之上要争先、争斗之时不后退、名誉受损要决斗、赌上性命不迟疑”列在价值排序的首位,同时,紧随其后也将“忠君、孝行、慈悲”等儒家美德放在了重要位置。再次,到了幕末,相比之前的“弓马”之道,人伦、风俗等儒家道德更占上风,更加注重武士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所应具备的教养。也就是说在幕末阶段,“文武两道”是拥有良好名誉的武士所应有的修养。 第三,对于江户时代武士而言,不能一概而论“名誉”是否是最高价值。当然,进入江户时代“名誉”思想的地位提高,成为武士道思想体系的重要指标。但是,并不能就此断言新渡户稻造所定义的“名誉是武士道美德中处于最上位的价值”。因为“武士道论”中以“奉公”作为武士道核心,而“士道论”中也有不少论述认为“义”才是武士道根本。在中国儒学思想中,能看到否定“名誉”的外在价值、否定来自他人的评判的倾向,更加注重实现“名誉”的自觉性,提倡宽容和忍耐,批判因区区小事而失控的行为,认为这是胸襟狭窄、病态过分的表现。受到中国儒学思想的影响,武士名誉观儒学化倾向明显显露出来。江户中后期,虽然以往严厉的“世俗眼光”依旧存在,但是向着武士内心的探求的呼声破土而出。江户中期,己然出现轻视“名誉”外在价值的观念。江户后期,更是强调对个人主体性的追求。 江户时代武士的名誉观,不仅对于武士阶级,对于全社会的道德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明治维新后,武士阶级虽然被废除,但是武士的名誉观内化为日本民族的深层道德,继续影响着现代日本社会。
【关键词】:武士 名誉 江户时代 切腹 复仇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313.36
【目录】:
- ,
本文编号:268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68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