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1975年美国对老挝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21:04
本文关键词:1961-1975年美国对老挝政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老挝地处东南亚的中心,是印度支那半岛上的一个内陆小国,与中、越、柬、缅、泰诸国接壤。朝鲜战争后,由于美国、日本、南朝鲜等西方国家断绝了与中国的经济来往,将遏制中国、包围中国、阻止中国式的共产主义革命迅速向东南亚蔓延,作为自己在亚洲的头等战略利益,东南亚成为维持日本和南朝鲜经济支撑的主要贸易和原料市场。因此,印度支那在美国的遏制战略中变得尤为重要。老挝作为其盟友泰国和中国、北越之间的一个中间地带,其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凸现出来。美国高层认为,假使共产党控制该地区,世界将被它们隔成两半,而老挝又在该地区占有重要的位置,甚至被称为东南亚的“瓶塞”,如果这个瓶塞被拔掉,共产主义运动就会扩散到其他东南亚国家,这一地区就将落入共产党之手。 因此,冷战期间,老挝虽然是一个弹丸小国,同样被卷进了诡谲多变的国际政治斗争中。对冷战期间特别是1961-1975年美国对老政策的研究,不仅可以填补国内研究的空白,而且对于我们研究和认识冷战后的当今世界,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论组成,其中正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 主要回顾了1954年奠边府战役后,艾森豪威尔政府为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圈,取代法国填补了印度支那的权力真空,对老挝内政的干预以及所采取的双重遏制政策。艾森豪威尔不但要遏制共产主义在老挝的扩张,而且敌视老挝走中立主义或不结盟的道路,他认为中立就是亲共。该政策不但遭到了盟国的反对,而且将美国在老挝迅速推到冷战的最前沿。 第二部分 主要论述了肯尼迪政府的老挝中立化政策。在冷战激烈对抗的六十年代初,肯尼迪政府关注的重点是柏林问题、古巴问题、刚果问题和越南问题,并不视老挝为与共产主义进行对抗的重要国家。日内瓦会议出台老挝中立化政策,并不意味着肯尼迪政府放弃了老挝,也不意味着肯尼迪政府纵容老挝被共产主义吞噬。肯尼迪高喊支持并理解老挝实现所谓的真正中立,只是一个权宜之计。与艾森豪威尔政府敌视中立主义相比,中立化政策的实质只是手段温和了一点,同样是为了追求一个亲西方的老挝,防止老挝由中立倒向亲共,隐蔽行动是其实现上述目标的辅助手段。 第三部分 主要论述了约翰逊政府在老挝的隐蔽行动政策及其决策。随着美国直接卷入越战,以及人力、财力的缺乏,美国在老挝实施隐蔽行动政策,后来进
【关键词】:美国 老挝 冷战 遏制战略 共产主义 中立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712.53
【目录】:
- 前言8-10
- 一、追溯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老挝的政策(1954—1960)10-15
- (一) 美国的干涉与老挝局势的动荡10-12
- (二) 双重遏制政策12-15
- 二、肯尼迪政府的“老挝中立化”政策(1961—1963)15-26
- (一) 日内瓦会议的召开与美苏在老挝问题上的分歧15-18
- (二) 美国高层军事解决的诉求与肯尼迪的政治判断18-20
- (三) 日内瓦协议的签署与老挝“中立化”政策的确立20-22
- (四) “中立化”政策的执行与隐蔽行动22-26
- 三、约翰逊政府的隐蔽行动政策(1964—1968)26-35
- (一) 大选之前关于隐蔽行动的高层决策26-28
- (二) 关于扩大隐蔽行动的决策28-31
- (三) 军事援助和军事行动31-35
- 四、尼克松主义的失败与万象协定的签订(1969—1975)35-42
- (一) 老挝——尼克松政府越南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35-38
- (二) 万象协定的签订38-40
- (三) 美国冷战政策的破产40-42
- 五、1961-1975年美国对老政策的特点42-46
- (一) 隐蔽性42-43
- (二) 连续性与差异性43-44
- (三) 干涉方式的多样性44-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49
- 附表:美国对老挝王国的援助,1955—196949-50
- 致谢50-51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武向峰;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时期的美国印度支那政策考述[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胡远;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对老挝政策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3 彭彬;论老挝中立的演变(1962-1973)[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1961-1975年美国对老挝政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3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93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