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德国穆斯林族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5 14:07
  二战以后,由于德国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被从土耳其、突尼斯、摩洛哥等伊斯兰国家引入了德国。1973年石油危机后,家庭团聚取代了劳工移民,成为了穆斯林移民的主要形式。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苏联解体和巴尔干危机,又有许多的穆斯林以难民的形式涌入德国。 这些移民到达德国以后,并没有很好的融入到德国的主流社会里。根据德国的法律,他们很难获得德国国籍,而只能作为在德国定居的外国人。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很低,基本都从事一些低回报或临时性的工作,这造成了他们生活的贫困化。家庭团聚后,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宗教方面的需求日益重要,于是大量的清真寺和伊斯兰组织应运而生。这些组织除了提供宗教服务之外,更是在德国福利体系缺失的情况下,为穆斯林移民提供了社会保障,从而加深了宗教组织的影响力。由于德国严格的国籍法,到1999年新的国籍法出台之前,穆斯林移民的归化人数寥寥无几。1999年之后,穆斯林移民中的归化人数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德国严格的国籍法和日益强化的伊斯兰信仰的共同作用下,穆斯林移民之间的交往远多于同德国人的交往,使得穆斯林社区与德国主流社会相隔离。 本文使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德国穆斯林...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绪论
一、德国穆斯林族群的形成
    (一) 劳工招募
    (二) 家庭团聚
    (三) 政治难民
二、穆斯林族群的经济地位
    (一) 教育程度
    (二) 职业地位和收入水平
三、家庭的变迁及语言和文化的认同
    (一) 传统家庭结构的变化和代际关系的紧张
    (二) 语言的日益德国化
    (三) 文化艺术上的同化
四、宗教文化对穆斯林族群的作用与影响
    (一) 伊斯兰组织的作用与影响
    (二) 伊斯兰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五、穆斯林族群与德国社会的整合
    (一) 穆斯林族群与德国主流社会的关系
    (二) 德国的移民与社会整合政策
六、理论的探讨与反思
    (一) 人口规模与不平等
    (二) 同化论还是文化多元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2979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979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b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