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与班固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以《罗马史》与《汉书》为主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1-03-04 15:09
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历史学家提图斯·李维(Titus Livius)与东汉史学家班固是东西方古典史学领域的出色代表,他们不仅有杰出的代表作流传于世,并且他们的天(神)人思想,对历史运动的认识以及历史编纂的方法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时代特色进行了创新,对后世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二人的史学思想也有许多相似性,例如典型的二元史观、对历史变动的认可、循环史观以及对历史的道德示范作用的重视等等,但是在二人的相似史学思想背后却是巨大的社会文化以及政治制度的差异,这种异、同的存在正是值得探讨与研究的。本文立足于李维的《建城以来史》与班固的《汉书》,着力于考察李维与班固的史学思想的异同,希冀以此为切入点,在比较二人史学思想的基础上探究古典时期中西方史学思想的异同,并分析这些异同形成的原因。本文主要分五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是总结、梳理中西比较研究的成果与脉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平台。对李维和他的《建城以来史》,班固及其《汉书》进行介绍,李维与班固都生活在一个蓬勃发展的历史时代,当时主流的学术思潮、前辈学者的学术传承以及统治阶级对历史学的重视都为二人的历史创作提供了空间,同时也为...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西史学比较研究综述
第二节 李维与《罗马史》
一、李维的生平
二、李维的写史背景与学术渊源
三、《罗马史》的体例与史料运用
第三节 班固与《汉书》
一、班固的家世与生平
二、班固的学术渊源
三、《汉书》的编纂过程与体例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第二章 《罗马史》与《汉书》中的神学因素和人事观念
第一节 古典神意史观的不同阐述
一、李维笔下的神意
二、班固眼中的天命
三、《罗马史》与《汉书》中“天”的特性
第二节 人本传统与英雄史观
一、《罗马史》中“人”的地位
二、《汉书》中的“人”
三、中西方历史书写的人本传统
四、英雄史观
第三节 二元史观结构异同以及诞生的背景
一、李维与班固的二元史观
二、二元史观结构的异同
三、二元史观诞生的背景
第三章 李维与班固对历史变动的认识
第一节 “年代记”与“通古今”的历史叙述
一、《罗马史》中“年代记”的记录方式
二、《汉书》中“通古今”的历史叙述
第二节 循环变动的历史观
一、李维的循环史观
二、班固的循环史观
三、循环史观与鉴往而知来
第三节 “悲情”与“进化”的修辞性比照
一、“悲情”与“进化”——中西循环史观的差异
二、早期社会生活与环境的影响
三、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
第四节 “一切为一”与“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历史阐释
一、“一切为一”的历史诠释
二、“变”与“常”的历史探寻
三、差异形成的原因
四、正统史观的影响
第四章 李维与班固史学的道德诉求
第一节 “知德”与“行德”:道德示范的史学
一、《罗马史》中对于道德的论述
二、《汉书》中对于道德的记载
第二节 中西道德史观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
一、中西道德史观的差异
二、东西方政治体制对道德史观的影响
第三节 道德传统与文化传统
一、中西方的道德传统
二、中西方传统伦理文化对道德史观的影响
第五章 两种著史风格与对中西古典史学的再思考
第一节 纪实与求真
一、中西方史学的实录精神
二、求真与阙疑
第二节 历史书写的艺术追求
一、优美的叙事风格
二、凝练、精确的语言风格
第三节 创新的史书编纂方式
第四节 史学思想比较研究的启示
一、历史求真与求美
二、对于史德的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中西古典史学之异同[J]. 崔璨.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02)
[2]二十世纪以来中西史学理论比较史研究[J]. 陈新.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3]改革开放以来中西史学比较的理论研究[J]. 郑先兴. 南都学坛. 2010(04)
[4]浅说古代西方史学的反省精神[J]. 张广智. 北方论丛. 2010(02)
[5]李维的史学思想与罗马史学传统[J]. 易宁,陈金海. 史学史研究. 2009(04)
[6]中西古典史学观念的异同——兼及司马迁史学观念的基本特征[J]. 王成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7]中国史学与西方史学之分歧[J]. 杜维运. 学术月刊. 2008(01)
[8]中国与西方古代史学的异同及其理论启示[J]. 乔治忠. 学术研究. 2007(11)
[9]中西神话中神的形象与“天人观”差异[J]. 董新祥. 山东社会科学. 2007(09)
[10]天人古今与时势理道——中国古代历史观念的几个重要问题[J]. 瞿林东. 史学史研究. 2007(02)
博士论文
[1]李维史学研究[D]. 王悦.东北师范大学 2008
[2]李维史学探微[D]. 蔡丽娟.复旦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63440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西史学比较研究综述
第二节 李维与《罗马史》
一、李维的生平
二、李维的写史背景与学术渊源
三、《罗马史》的体例与史料运用
第三节 班固与《汉书》
一、班固的家世与生平
二、班固的学术渊源
三、《汉书》的编纂过程与体例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第二章 《罗马史》与《汉书》中的神学因素和人事观念
第一节 古典神意史观的不同阐述
一、李维笔下的神意
二、班固眼中的天命
三、《罗马史》与《汉书》中“天”的特性
第二节 人本传统与英雄史观
一、《罗马史》中“人”的地位
二、《汉书》中的“人”
三、中西方历史书写的人本传统
四、英雄史观
第三节 二元史观结构异同以及诞生的背景
一、李维与班固的二元史观
二、二元史观结构的异同
三、二元史观诞生的背景
第三章 李维与班固对历史变动的认识
第一节 “年代记”与“通古今”的历史叙述
一、《罗马史》中“年代记”的记录方式
二、《汉书》中“通古今”的历史叙述
第二节 循环变动的历史观
一、李维的循环史观
二、班固的循环史观
三、循环史观与鉴往而知来
第三节 “悲情”与“进化”的修辞性比照
一、“悲情”与“进化”——中西循环史观的差异
二、早期社会生活与环境的影响
三、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
第四节 “一切为一”与“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历史阐释
一、“一切为一”的历史诠释
二、“变”与“常”的历史探寻
三、差异形成的原因
四、正统史观的影响
第四章 李维与班固史学的道德诉求
第一节 “知德”与“行德”:道德示范的史学
一、《罗马史》中对于道德的论述
二、《汉书》中对于道德的记载
第二节 中西道德史观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
一、中西道德史观的差异
二、东西方政治体制对道德史观的影响
第三节 道德传统与文化传统
一、中西方的道德传统
二、中西方传统伦理文化对道德史观的影响
第五章 两种著史风格与对中西古典史学的再思考
第一节 纪实与求真
一、中西方史学的实录精神
二、求真与阙疑
第二节 历史书写的艺术追求
一、优美的叙事风格
二、凝练、精确的语言风格
第三节 创新的史书编纂方式
第四节 史学思想比较研究的启示
一、历史求真与求美
二、对于史德的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中西古典史学之异同[J]. 崔璨.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02)
[2]二十世纪以来中西史学理论比较史研究[J]. 陈新.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3]改革开放以来中西史学比较的理论研究[J]. 郑先兴. 南都学坛. 2010(04)
[4]浅说古代西方史学的反省精神[J]. 张广智. 北方论丛. 2010(02)
[5]李维的史学思想与罗马史学传统[J]. 易宁,陈金海. 史学史研究. 2009(04)
[6]中西古典史学观念的异同——兼及司马迁史学观念的基本特征[J]. 王成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7]中国史学与西方史学之分歧[J]. 杜维运. 学术月刊. 2008(01)
[8]中国与西方古代史学的异同及其理论启示[J]. 乔治忠. 学术研究. 2007(11)
[9]中西神话中神的形象与“天人观”差异[J]. 董新祥. 山东社会科学. 2007(09)
[10]天人古今与时势理道——中国古代历史观念的几个重要问题[J]. 瞿林东. 史学史研究. 2007(02)
博士论文
[1]李维史学研究[D]. 王悦.东北师范大学 2008
[2]李维史学探微[D]. 蔡丽娟.复旦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63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063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