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联邦德国两大政党影响下的国家外交战略(1949-1969)
本文关键词:论联邦德国两大政党影响下的国家外交战略(1949-1969),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二战后,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代表的东西方阵营展开了意识形态、国家制度等方面的较量,从而开启了冷战的大幕。冷战以欧洲为“主战场”,德国是各方争夺的核心地带。1949年,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相继成立,德国人承受战争带来的苦果,不得不面对国家分裂的现实。面对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联邦德国的两支主要政治力量,基督教民主联盟和社会民主党必须就新德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确定一个指导全局的战略。其中,也包含了新德国对外关系战略。基督教民主联盟和社会民主党是两个政治渊源和政治立场完全不同的政治力量。因而,在新德国的外交战略上也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和对立。两党的领袖,阿登纳与舒马赫是这两种路线、两个立场的代表。他们的分歧,突出表现在对待东西方两大阵营的态度上,进而也在对待欧洲一体化的问题上形成了对立。阿登纳主张依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来抵御苏联。舒马赫则希望走“中立化”道路。由此,阿登纳比舒马赫更热衷于支持欧洲一体化运动。因为在那时,欧洲一体化运动也包含了对苏进行冷战的意义。同时,在实现德国国家统一的问题上,尽管两人均把实现统一作为最高目标。但在具体实现路径上,两人可谓南辕北辙:阿登纳把实现统一的希望寄托在西方战胜东方,美国战胜苏联的基础上。而舒马赫则把这一希望建立在保持德国中立的基础上。在1949年的大选中,基民盟获胜,为阿登纳推行其外交战略奠定了基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联邦德国社会及其两大政治力量都经历了重大的转变。随着美苏缓和的展开和第三次柏林危机的爆发,基督教民主联盟坚持的坚定不移的站在西方一边的策略,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走向破产的边缘。社会民主党则面临着在资本主义社会上台执政并主持外交大局的局面,故而对不适应这一新形势的党纲做出了调整。在外交战略方面,社会民主党改变了传统的保持中立的立场,赞同联邦德国是西方阵营中重要成员的方针。同时,社民党也扭转了对欧洲一体化运动的态度,由最初的反对转向对其积极的支持。1963年,基督教民主联盟领袖、国内外政策的制定者,阿登纳辞职。1969年,社会民主党领袖勃兰特当选为联邦德国总理。这一系列转变,意味着联邦德国社会与政治翻开了新的一页。一方面,他谋求西方国家的信任,另一方面,推出“新东方政策”,不仅修正了阿登纳时期“哈尔斯坦主义”的诸多弊端,实现了与东方阵营关系的缓和,而且为完成德国统一的目标开辟了新途径。由此,基民盟当政期间以冷战紧张局势为依托的外交战略逐渐失势。这一时期,社会民主党引领国家外交战略的适时转变,也使新生的联邦德国得以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下不断成长和壮大。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对文章中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并对两党主要领导人加以介绍。第一章概述两大政党的起源及二战后外交战略的基本矛盾第二章论述自1945年到50年代中期,两党关于对待美国、苏联及其两大阵营和欧洲一体化问题上的矛盾,并分析其原因。第三章探讨50年代中后期,社会民主党思想的转变及对两党外交战略的影响第四章分析60年代,联邦德国政治生态的变化及国家外交战略转变的原因。
【关键词】:联邦德国 外交战略 基督教民主联盟 社会民主党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516.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2
- 绪论12-25
- 一、国内学者的研究状况12-15
- 二、国外学者的研究状况15-18
- 三、研究思路18
- 四、选题意义18-20
- 五、本文相关概念阐述20-25
- 第一章 德国两大政治思潮概述及其外交理念的基本矛盾25-37
- 1.1 德国基督教民主主义的概述25-29
- 1.1.1 二战前德国天主教政治运动25-26
- 1.1.2 二战后德国基督教民主主义的兴起26-28
- 1.1.3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的建立28-29
- 1.2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的概述29-33
- 1.2.1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溯源29-31
- 1.2.2 二战结束前的德国社会民主党31-32
- 1.2.3 二战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重建32-33
- 1.3 二战后德国两党外交理念的基本矛盾33-37
- 1.3.1 东西方阵营下的两党外交理念33-35
- 1.3.2 关于德国与欧洲一体化问题的矛盾35-37
- 第二章 二战后基民盟和社民党外交战略的矛盾与冲突37-54
- 2.1 二战后德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37-43
- 2.1.1 冷战中的美苏对峙37-38
- 2.1.2 战后欧洲一体化运动潮流38-40
- 2.1.3 战后德国的内忧与外患40-43
- 2.2 两党针对东西方阵营制定的不同外交战略43-48
- 2.2.1 对待美国的不同态度43-45
- 2.2.2 关于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的矛盾45-46
- 2.2.3 反苏反共问题的不同出发点46-48
- 2.3 两党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的矛盾48-54
- 2.3.1 德国加入欧洲一体化问题上的分歧48-50
- 2.3.2 对法德关系的不同看法50-51
- 2.3.3 关于建立煤钢共同体和防务共同体的矛盾51-54
- 第三章 50年代中后期两党外交战略矛盾的变化54-69
- 3.1 50年代中后期联邦德国国内外环境的变化54-59
- 3.1.1 50年代中后期的美苏关系54-55
- 3.1.2 欧共体形势的转变55-57
- 3.1.3 联邦德国国内局势的变化57-59
- 3.2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转变59-63
- 3.2.1 50年代社民党领导人的更替59-60
- 3.2.2 社民党转变的原因及过程60-61
- 3.2.3《哥德斯堡纲领》的创新之处及对社民党的影响61-63
- 3.3 社民党与基民盟外交战略矛盾的变化63-69
- 3.3.1 对待西方阵营态度的变化63-65
- 3.3.2 两党对苏联态度的转变及差异65-66
- 3.3.3 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的趋同66-69
- 第四章 基民盟外交战略的失败与联邦德国外交战略的转变69-86
- 4.1 60年代联邦德国的国内外环境69-74
- 4.1.1 美苏关系变化及对联邦德国的影响69-70
- 4.1.2 欧共体的危机与转折70-72
- 4.1.3 两党政治态势的转变72-74
- 4.2 基民盟政治态势的衰落及外交战略的失势74-79
- 4.2.1 基民盟政治态势衰落的内部原因74
- 4.2.2 阿登纳外交思想的局限性74-76
- 4.2.3 艾哈德时期的外交困境76-77
- 4.2.4“大联合政府”时期基民盟的外交战略77-79
- 4.3 社民党政治地位的上升和联邦德国外交战略的转变79-86
- 4.3.1 60年代社民党在国内选举中的表现79
- 4.3.2 社民党与西方阵营关系变化79-81
- 4.3.3 社民党与欧洲共同体81-83
- 4.3.4 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83-86
- 结语86-87
- 参考文献87-98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98-99
- 后记9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季邑;论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外交战略[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徐世刚;东北亚大国对蒙战略与蒙古的“多支点”外交战略[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2期
3 舍娜莉;论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基本特征[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陈再生;;试论毛泽东外交战略的历史特征[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乔旋;;评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非洲外交战略的调整[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06期
6 ;中国的外交战略[J];文化纵横;2012年04期
7 靳文;;我国古代外交战略漫议(上)[J];世界知识;1988年16期
8 李爱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囿——论冷战后邓小平的外交战略方针[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9 王晓雪,刘为群;法国当前新的外交战略和政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10 肖宪;论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J];思想战线;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伟伟;;从内政与外交互动的角度看新中国的外交战略与国内经济建设的发展[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浦启华;;韬光养晦与积极的外交战略[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郜非非;;新中国六十年外交战略发展过程及启示[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宋冰;;论邓小平的外交战略思想[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郭伟伟;;新中国60年外交战略选择与经济建设关系研究及启示[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1)[C];2009年
6 熊光楷;;中文词汇“韬光养晦”翻译的外交战略意义[A];公共外交季刊2010夏季号(总第2期)[C];2010年
7 钮菊生;;新中国三代领导人外交战略思想比较研究[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8 戴德铮;;“冷静观察”等28字方针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9 浦启华;;和谐世界与中国的外交战略 中国未来新的战略态势——三环外交[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屈彩云;;日本环境ODA的战略发展探析[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日本“近视”外交战略是作茧自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暨政经所特聘教授 宋镇照;李克强访印的外交战略意涵[N];东方早报;2013年
3 北京商报记者 韩哲 赵毅波;莫迪外交战略浮出水面[N];北京商报;2014年
4 金嬴;日本迷失外交战略[N];东方早报;2005年
5 周戎;印度不愿充当他国外交战略的工具[N];光明日报;2008年
6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李永群;欧盟酝酿新时期外交战略[N];人民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宁惠;我市举行外交战略暨国际形势报告会[N];张家界日报;2010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未来30年外交战略考验中国智慧[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9 刘勃;从水火到水乳——毛泽东的外交战略思路新探[N];秦皇岛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魏恒;主动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 奋力开创我区开放合作新局面[N];广西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泽喜;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作用下的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D];武汉大学;2011年
2 张键;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D];外交学院;2011年
3 刘德喜;美苏关于中国问题的纠葛和毛泽东的外交战略(1943—1949)[D];中共中央党校;199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小龙;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继承、发展与创新[D];西南大学;2015年
2 张向华;试析印度尼西亚的大国平衡外交战略[D];外交学院;2016年
3 张黎月;论联邦德国两大政党影响下的国家外交战略(1949-1969)[D];吉林大学;2016年
4 张磊;和平崛起中国的外交战略目标讨论[D];武汉大学;2005年
5 王伟伟;美国之音在美国外交战略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D];青岛大学;2006年
6 刘雅贤;论中国不结盟外交战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竹云;关于我国不结盟外交战略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雪姣;蒙古“多支点”外交战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9 吴德玲;略论中国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战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焱X;解析儒家和睦思想对我国外交战略的影响及实践创新[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论联邦德国两大政党影响下的国家外交战略(1949-1969),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18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