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代化初期的内在矛盾
发布时间:2021-05-23 01:22
日本是“外压型”现代化1 国家的典型。既有初期惊人的成功, 又有后来走上军国主义歧途的失败。二战后重返现代化道路,又取得巨大的成就。作为日本现代化的开端,明治维新历来为人们所关注。人们在惊叹日本现代化初期的成功时,又无不对其存在的局限性而导致的危害性、破坏性感到困惑和痛心。是什么原因导致日本现代化走上歧途呢? 本文试图从日本现代化初期的内在矛盾当中去寻找原因。笔者认为,“和( 日本) 洋( 西方)文化矛盾”、“民主与统一的矛盾”、“知识分子身份定位的矛盾”、“国际定位的矛盾”等内在矛盾决定了日本现代化初期的走向。日本现代化初期走上歧途的原因就隐藏于其中:和洋文化矛盾的发展造成了文化的畸形发展,埋下了国家畸形发展的祸根;民主与统一的矛盾导致近代天皇制的确立,在体制上把现代化带上了一条歧途;近代知识分子身份定位的矛盾导致他们不能完成“谋求学问的进步,树立天下的模范”的历史使命,使得一切倒行逆施在国内畅行无阻;国际定位的矛盾促使明治政府选择了“强兵”的富国道路,最终走向穷兵黩武。通过分析这些内在矛盾,吸取日本现代化的前车之鉴,避免重蹈其覆辙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研究意义
2 、研究概况及本文写作目的
3 、日本现代化的分期
日本现代化初期的内在矛盾
一、矛盾的根源
1 、幕末的日本
2 、“外压型”现代化
二、矛盾的表现
(一) 、和洋文化矛盾
1 、西洋文化的涌入
2 、矛盾的产生和国粹主义兴起
3 、明治政权的“和魂洋才”选择
(二) 、民主与统一的矛盾
1 、引进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
2 、对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初步应用
3 、启蒙运动和自由民权运动
4 、民主与统一的矛盾
5 、帝国宪法的颁布
( 三) 、知识分子身份定位的矛盾
1 、近代知识分子诞生的前提
2 、近代知识分子的诞生及其使命
3 、知识分子,还是政治家?
( 四) 、国际定位的矛盾
1 、构筑近代国际关系的背景
2 、对列强的屈服
3 、对亚洲的侵略扩张
4 、“强兵”的富国道路
三、矛盾发展的结果
四、启示
论文参考资料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的边缘化[J]. 陈秀武. 东北师大学报. 2003(03)
[2]19世纪中后期中日外交取向比较研究[J]. 王明伟,张红蕾.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3]身份建构与利益转变——明治维新后日本身份变化的建构主义分析[J]. 胡学雷. 东北亚论坛. 2002(02)
[4]近代日本知识分子人格刍议[J]. 陈秀武. 东北师大学报. 2002(03)
[5]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因素[J]. 汤晓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0(11)
[6]日本吸取外来文化的独特方式与日本近代化[J]. 甘峰,俞素美.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1)
本文编号:3202014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研究意义
2 、研究概况及本文写作目的
3 、日本现代化的分期
日本现代化初期的内在矛盾
一、矛盾的根源
1 、幕末的日本
2 、“外压型”现代化
二、矛盾的表现
(一) 、和洋文化矛盾
1 、西洋文化的涌入
2 、矛盾的产生和国粹主义兴起
3 、明治政权的“和魂洋才”选择
(二) 、民主与统一的矛盾
1 、引进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
2 、对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初步应用
3 、启蒙运动和自由民权运动
4 、民主与统一的矛盾
5 、帝国宪法的颁布
( 三) 、知识分子身份定位的矛盾
1 、近代知识分子诞生的前提
2 、近代知识分子的诞生及其使命
3 、知识分子,还是政治家?
( 四) 、国际定位的矛盾
1 、构筑近代国际关系的背景
2 、对列强的屈服
3 、对亚洲的侵略扩张
4 、“强兵”的富国道路
三、矛盾发展的结果
四、启示
论文参考资料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的边缘化[J]. 陈秀武. 东北师大学报. 2003(03)
[2]19世纪中后期中日外交取向比较研究[J]. 王明伟,张红蕾.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3]身份建构与利益转变——明治维新后日本身份变化的建构主义分析[J]. 胡学雷. 东北亚论坛. 2002(02)
[4]近代日本知识分子人格刍议[J]. 陈秀武. 东北师大学报. 2002(03)
[5]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因素[J]. 汤晓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0(11)
[6]日本吸取外来文化的独特方式与日本近代化[J]. 甘峰,俞素美.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1)
本文编号:3202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202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