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超越“有奴论”:论嵇文甫对中国上古史的探索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1-06-13 07:19
  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研讨中国上古史有"无奴论"与"有奴论"等多种视野。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研讨中国上古史的先驱之一,嵇文甫由于不满郭沫若在"有奴论"视野下把中国上古定性为"奴隶制社会",基于旧学传人深厚素养和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期间苏联主流学界关于中国"无奴论"理论,通过探讨"奴隶"标准界定、区分存在奴隶、奴隶制与奴隶社会定性两个问题之差别、考察殷商西周劳动者身份、思考宗族制度在中国上古社会演进中重要地位等问题,从"长期封建论"走向"中国古代社会的早熟性""国家初形成时代"和"原始国家封建时代",否定了中国上古"有奴论"的基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的学术重塑,除学术队伍的扩大外,对学派内部成员基于对唯物史观不同理解引发的"学术层面"争论,以及由此导致的研究多样性发掘也不可或缺。奴隶制社会并非马克思主义史学探讨中国上古文明的唯一理路,无论"有奴论""无奴论"或早期国家形成等理论,都必须建立在坚实理论探讨和材料支撑基础上,都应取长补短,重视对方研究成果。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6(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从旧学传人到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嵇文甫的学术生涯
二、“长期封建论”:嵇文甫探索中国上古社会的起点及对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之批评
三、“中国古代社会早熟性”:嵇文甫对中国上古社会性质探索的发展
四、嵇文甫超越“有奴论”研讨中国上古史之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奴隶社会之辩——重审中国奴隶社会阶段论争[J]. 陈民镇.  历史研究. 2017(01)
[2]新时期中国古代社会形态问题讨论的回顾与前瞻[J]. 沈长云.  史学月刊. 2016(06)
[3]嵇文甫与郭沫若的三次学术交缘[J]. 何刚.  中州学刊. 2013(02)
[4]从史学到文字学:马叙伦早年学术兴趣转变的内在思路[J]. 林辉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5]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形态理论研究综述[J]. 季正矩.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7(04)
[6]唯物史观派史学的学术重塑[J]. 王学典.  历史研究. 2007(01)
[7]嵇文甫与郭沫若的一次“争论”[J]. 嵇立群.  世纪. 2003(06)
[8]中国近代“封建”话语的兴起及其指义处境化[J]. 薛恒.  江海学刊. 2003(02)
[9]20世纪唯物史观派史学的学术史意义[J]. 王学典,陈峰.  东岳论丛. 2002(02)
[10]嵇文甫论历史评价问题[J]. 张利.  史学理论研究. 2001(01)



本文编号:3227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227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5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