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经皆史”到“方志立三书” ——浅析章学诚的经史关系理论
发布时间:2021-06-25 19:54
“六经皆史”,是章学诚在论著中不止一次提及的理论,也是他最重要的经史关系命题。“方志立三书”,是章学诚晚年方志学思想成熟的标志,两个论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六经皆史”到“方志立三书”,章学诚构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经史关系理论体系。章学诚屡次提倡“六经皆史”,将“经”放入“史”的领域进行考察,甚至将亘古以来的“著作之林”皆视为史学,体现了章学诚学术中史学所占据的重要作用。而对“六经”何以为史,章学诚也给出了相当充分的论据。虽然这些论证散见于各篇文章中,却不难从中归纳出一个完整的“六经皆史”系统。章学诚毕生致力于史学理论研究,贫困潦倒的生活状况和四处奔走的艰难处境,导致他试图完成的大型史学著作《史籍考》难以实现。然而将方志视为史籍的方志学理论,又使其方志著作具有重要的史学理论与实践意义。“方志立三书”的呼吁,是“六经皆史”理论的最终体现。方志学、史学、六经相统一,有利于通过其方志理论和著作探讨“六经皆史”到“方志立三书”的具体贯彻途径。章学诚的“六经皆史”,并非简单地将“六经”冠以史学的性质和功能。“六经”在史学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章学诚都分别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在当时的学术社会背景下来...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章学诚所处时代及其经学观念述评
1.1 章学诚所处的时代:学者与学术流派
1.2 “六经皆史”的三个争论
1.2.1 关于“六经皆史”说首创与继承的争论
1.2.2 “六经皆史”说的目的
1.2.3 “六经皆史”说的逻辑内涵
1.3 “六经”之说的出发点
第二章 从“六经皆史”到“方志立三书”
2.1 章学诚的方志学文献成果
2.2 “方志立三书”与“六经”的关系
第三章 章学诚“六经皆史”的理论系统
3.1 《易》与章学诚的上古史理论
3.1.1 教化、历法与更新作用:上古史与章学诚的历史理论
3.1.2 作为史籍体裁的《易》的流传
3.1.3 “象”体现章学诚的“通”观念
3.2 “《书》亡而入于《春秋》”的演化观
3.2.1 《书》作为体例的消失
3.2.2 章学诚对后世《书》体文献的评价
3.2.3 《书》与《春秋》的结合
3.3 《诗》的演化:章学诚的文征思想与史学
3.3.1 《诗》、“战国之文”与史学的关系
3.3.2 《诗》与“后世之文”:章学诚“方志学立文征”思想的来源
3.4 《礼》与独立典章制度史的演变
3.4.1 章学诚“礼”论与“六经皆史”
3.4.2 体例演变:从《周官》到独立典章制度史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249851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章学诚所处时代及其经学观念述评
1.1 章学诚所处的时代:学者与学术流派
1.2 “六经皆史”的三个争论
1.2.1 关于“六经皆史”说首创与继承的争论
1.2.2 “六经皆史”说的目的
1.2.3 “六经皆史”说的逻辑内涵
1.3 “六经”之说的出发点
第二章 从“六经皆史”到“方志立三书”
2.1 章学诚的方志学文献成果
2.2 “方志立三书”与“六经”的关系
第三章 章学诚“六经皆史”的理论系统
3.1 《易》与章学诚的上古史理论
3.1.1 教化、历法与更新作用:上古史与章学诚的历史理论
3.1.2 作为史籍体裁的《易》的流传
3.1.3 “象”体现章学诚的“通”观念
3.2 “《书》亡而入于《春秋》”的演化观
3.2.1 《书》作为体例的消失
3.2.2 章学诚对后世《书》体文献的评价
3.2.3 《书》与《春秋》的结合
3.3 《诗》的演化:章学诚的文征思想与史学
3.3.1 《诗》、“战国之文”与史学的关系
3.3.2 《诗》与“后世之文”:章学诚“方志学立文征”思想的来源
3.4 《礼》与独立典章制度史的演变
3.4.1 章学诚“礼”论与“六经皆史”
3.4.2 体例演变:从《周官》到独立典章制度史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249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249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