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会改革与议员资历制度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1-07-07 07:16
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学、管理学、行政学和社会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美国国会的委员会制度和议员资历制度的兴起、发展和变革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文章设立委员会制度和资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两条线索,并以20世纪70年代的国会改革为主要个体进行研究,探寻两种制度产生的根源,理顺其历史发展的脉络。在叙述70年代国会改革的内容同时系统地分析了这次改革失利的原因及对90年代国会发展的影响,为现代国会中资历制度和委员会制度的存在提供新的诠释,试图揭示美国国会制度演化的内在规律。全文由前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组成。 前言部分主要评述了中美学术界对委员会制度和资历制度的研究状况,言简意赅地介绍了笔者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创作新意等内容。 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论述一下美国国会委员会主席资历制度的产生。该章介绍了国会委员会的产生及初步发展的历程,委员会主席的权力范畴和资历制度的确立及其表现(20世纪40年代国会改革)等内容。第二章则围绕20世纪70年代国会针对资历制度的改革展开论述,主要包括70年代改革的原因,改革的历史进程,改革对国会发展的影响。第三章则剖析了资历制度改革...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国会委员会主席资历制度的产生
一、国会委员会的产生及初步发展
(一) 国会委员会产生的原因
(二) 委员会制度发展的历程
(三) 委员会制度的特点
二、委员会“领主”的权力
三、由“忠诚制”到“资历制”
第二章 二十世纪70年代国会针对资历制度的改革
一、国会70年代改革的原因
二、70年代国会改革:竞争与妥协并存
(一) 70年以前的改革方案
(二) 汉森方案和博林方案(1970—1974)
(三) 奥贝方案(1977)和帕特森方案(1979-1980)
(四) 斯蒂文方案(1977)
三、国会民主化的出现
第三章 资历制度改革的评价
一、资历制度改革失利的表现
二、资历制度何以长期存在
三、资历制度改革对国会发展的影响
(一) 积极方面
(二) 消极方面
四、20世纪90年代国会议员资历制度的发展状况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269196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国会委员会主席资历制度的产生
一、国会委员会的产生及初步发展
(一) 国会委员会产生的原因
(二) 委员会制度发展的历程
(三) 委员会制度的特点
二、委员会“领主”的权力
三、由“忠诚制”到“资历制”
第二章 二十世纪70年代国会针对资历制度的改革
一、国会70年代改革的原因
二、70年代国会改革:竞争与妥协并存
(一) 70年以前的改革方案
(二) 汉森方案和博林方案(1970—1974)
(三) 奥贝方案(1977)和帕特森方案(1979-1980)
(四) 斯蒂文方案(1977)
三、国会民主化的出现
第三章 资历制度改革的评价
一、资历制度改革失利的表现
二、资历制度何以长期存在
三、资历制度改革对国会发展的影响
(一) 积极方面
(二) 消极方面
四、20世纪90年代国会议员资历制度的发展状况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269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269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