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亚同文会编纂《支那省别全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7 19:20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方志文化是中日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古代编纂和留存大量的地方志,积累了丰富的方志编纂理论与方法,对近邻日本地志文化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然而到了近代,情况发生逆转,明治维新后,日本进入资本主义发展轨道,为扩大在华利益,并受西方实证主义的影响,派遣专业人员深入中国内地进行广泛实地调查和研究,且有组织有计划地编纂大量有关中国的地志,经过长期的编纂实践,形成新的独具特色的地志编纂方法和理论,并对中国地志的编纂产生重要的影响。《支那省别全志》(以下简称《全志》)是日本东亚同文会编纂的一部有关中国的地理总志,是近代日人用日文编纂的中国地志之一。《全志》体例受到中国地理总志的影响,同时又对中国总志传统体裁扬弃,并在篇章结构等有诸多创新,凸显了近代日本地志编纂理论的变革;《全志》从异国的角度记载,内容丰厚,资料详实,是民国地志良好补充,对中国地志编纂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全志》又是日本外务省及其下属东亚同文会的对华文化事业之一,编纂过程得到日本政府的强力支持,为日本政府对华政策服务,为日本扩大在华利益提供参考,凸显了近代日本中国学的主要趋向;《全志》还是东亚同文书院生“大旅行调...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全志》的编纂过程
第一节 编纂背景与目的
一、 《全志》编纂的背景
二、 《全志》编纂的目的
第二节 编纂组织与经费
一、 编纂组织
二、 经费来源
第三节 出版情况与阅读者
一、 出版情况
二、 阅读者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全志》的体例分析
第一节 总则与体裁
一、 总则与凡例
二、 体裁
第二节 篇章与结构
一、 以编分类
二、 章节差异
三、 结构层次
第三节 文辞与章法
一、 文辞
二、 章法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全志》的内容研究
第一节 资料特点
一、 承袭旧志内容
二、 资料时代特征
第二节 内容记载特点
一、 各区容选择有所差异
二、 经济类内容记载偏多
第三节 图像
一、 图像的类型与来源
二、 图像的特点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对《全志》的述评
第一节 《全志》在地志学中的地位
一、 多方面的创新
二、 民国地志的补充
三、 存在的缺陷
第二节 《全志》的流播与影响
一、 《全志》的流播
二、 《全志》对中国的影响
三、 《全志》的翻印、翻译与利用
第三节 《全志》反映近代日本的中国研究
一、 近代日人研究中国的路径
二、 近代日人研究中国的深度广度
三、 近代日本中国学的“变异”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全志》序(译文两篇)
附录二:《全志》凡例
附录三:《全志》各卷编目表
附录四:《全志》编纂人员、附录地图、出版时间、尾页情况表
附录五:《全志》题字者情况表
附录六:《支那省别全志》插图示例
附录七:亚细亚历史资料中心相关档案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修支那省别全志·贵州省》所载民国时期的贵州[J]. 杨德芳. 贵州文史丛刊. 2013(02)
[2]《支那省别全志》对于清末民初济经史研究的重要价值——以浙江卷为例[J]. 蔡禹龙,顾珣. 黑龙江史志. 2013(09)
[3]民国初年的日本版《广西省志》[J]. 周长山,周凌瀚. 广西地方志. 2012(05)
[4]日文版民国方志与中国方志“概述”体例——以民国日文版《山西省志》为例[J]. 王熹.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5]民国日文版《山西省志》的几个特点[J]. 王熹. 东岳论丛. 2010(12)
[6]日本人编撰的中国地方志:《支那省别全志》和《新修支那省别全志》——以甘肃卷为主[J]. 高启安. 图书与情报. 2010(06)
[7]日本地方史志编纂的几个问题[J]. 王卫平. 中国地方志. 2010(04)
[8]日本地方史志编纂的理论与方法[J]. 王卫平. 国外社会科学. 2008(05)
[9]明清时期地方志东传日本的历史过程[J]. 巴兆祥.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8(03)
[10]“兴亚会”与戊戌庚子间的中日民间结盟[J]. 桑兵. 近代史研究. 2006(03)
博士论文
[1]清末民初云南商业地理初探——以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调查报告为中心的研究[D]. 薄井由.复旦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88781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全志》的编纂过程
第一节 编纂背景与目的
一、 《全志》编纂的背景
二、 《全志》编纂的目的
第二节 编纂组织与经费
一、 编纂组织
二、 经费来源
第三节 出版情况与阅读者
一、 出版情况
二、 阅读者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全志》的体例分析
第一节 总则与体裁
一、 总则与凡例
二、 体裁
第二节 篇章与结构
一、 以编分类
二、 章节差异
三、 结构层次
第三节 文辞与章法
一、 文辞
二、 章法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全志》的内容研究
第一节 资料特点
一、 承袭旧志内容
二、 资料时代特征
第二节 内容记载特点
一、 各区容选择有所差异
二、 经济类内容记载偏多
第三节 图像
一、 图像的类型与来源
二、 图像的特点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对《全志》的述评
第一节 《全志》在地志学中的地位
一、 多方面的创新
二、 民国地志的补充
三、 存在的缺陷
第二节 《全志》的流播与影响
一、 《全志》的流播
二、 《全志》对中国的影响
三、 《全志》的翻印、翻译与利用
第三节 《全志》反映近代日本的中国研究
一、 近代日人研究中国的路径
二、 近代日人研究中国的深度广度
三、 近代日本中国学的“变异”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全志》序(译文两篇)
附录二:《全志》凡例
附录三:《全志》各卷编目表
附录四:《全志》编纂人员、附录地图、出版时间、尾页情况表
附录五:《全志》题字者情况表
附录六:《支那省别全志》插图示例
附录七:亚细亚历史资料中心相关档案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修支那省别全志·贵州省》所载民国时期的贵州[J]. 杨德芳. 贵州文史丛刊. 2013(02)
[2]《支那省别全志》对于清末民初济经史研究的重要价值——以浙江卷为例[J]. 蔡禹龙,顾珣. 黑龙江史志. 2013(09)
[3]民国初年的日本版《广西省志》[J]. 周长山,周凌瀚. 广西地方志. 2012(05)
[4]日文版民国方志与中国方志“概述”体例——以民国日文版《山西省志》为例[J]. 王熹.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5]民国日文版《山西省志》的几个特点[J]. 王熹. 东岳论丛. 2010(12)
[6]日本人编撰的中国地方志:《支那省别全志》和《新修支那省别全志》——以甘肃卷为主[J]. 高启安. 图书与情报. 2010(06)
[7]日本地方史志编纂的几个问题[J]. 王卫平. 中国地方志. 2010(04)
[8]日本地方史志编纂的理论与方法[J]. 王卫平. 国外社会科学. 2008(05)
[9]明清时期地方志东传日本的历史过程[J]. 巴兆祥.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8(03)
[10]“兴亚会”与戊戌庚子间的中日民间结盟[J]. 桑兵. 近代史研究. 2006(03)
博士论文
[1]清末民初云南商业地理初探——以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调查报告为中心的研究[D]. 薄井由.复旦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88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288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