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19世纪70年代中日围绕“琉球问题”的交涉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21-09-07 19:05
1879年,琉球被日本强行吞并。清政府为了维护琉球的主权,与日本之间进行了反复的谈判,产生了一系列外交事件。虽然在当时,琉球是个独立主权的国家,而这一系列的谈判及外交事件所围绕的核心也是琉球的独立主权。但因为琉球国国力太过弱小,且自身没有武装力量,常年在中国与日本之间处于“两属”状态,因此其国家主权的独立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方与日方的博弈。琉球国有其自已的疆域,也有属于它的历史。就其与中国的关系而言,琉球早在明朝时期就与中国存在着封贡关系。琉球与中国周边国家,如朝鲜、越南等共同构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传统宗藩体制。在宗藩体制下,琉球国的内政不被中国政府所干涉,琉球国拥有国家独立主权。1609年,日本萨摩藩入侵琉球,琉球被迫向日本纳贡称臣,从而形成了琉球的“两属”状态。1871年“牡丹社事件”发生,琉球海上难民在台湾被杀害,而这一事件则成为了日本入侵琉球的突破口。1872年,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废藩置县”,日本天皇册封琉球,并将琉球划入华族。1874年,日本以保护琉球难民为理由,出兵入侵台湾。1875年,为了进一步隔绝中国与琉球之间的宗藩关系,日本阻止琉球向清政府纳贡,这就是“阻贡事件...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动态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琉球问题”产生的背景
2.1 琉球历史沿革及地位界定
2.2 19世纪之前的中日琉三国关系
第三章 “琉球问题”交涉始末
3.1 中日邦交的建立与“牡丹社事件”
3.1.1 近代中日关系及《中日修好条规》
3.1.2 “牡丹社事件”与中日改约交涉
3.2 日本侵台与“阻贡事件”
3.2.1 日本出兵台湾及“北京专条”的签订
3.2.2 日本“阻贡事件”
3.2.3 日本侵台、“阻贡”期间的琉球
3.3 日本吞并琉球与中日琉交涉
3.3.1 日本强行占领琉球
3.3.2 琉球向清政府求援
3.3.3 何如璋的“琉球三策”及清政府的态度
第四章 “琉球问题”后续影响
4.1 格兰忒调停和“分岛改约论”的出台
4.1.1 格兰忒调停及“琉球三分案”的提出
4.1.2 日本提出“分岛改约论”与最后交涉
4.2 琉球的复国运动
4.3“琉球问题”对中琉日三国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驻日公使黎庶昌与中日琉球交涉[J]. 戚文闯. 贵州文史丛刊. 2016(02)
[2]近年来钓鱼岛问题研究综述[J]. 谢必震.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5(02)
[3]清末琉球王国在华的复国运动[J]. 赖正维.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5(01)
[4]清末中日琉球案尚为悬案考[J]. 李细珠. 台湾历史研究. 2014(00)
[5]日本强行出兵台湾始末[J]. 李理. 台湾历史研究. 2013(00)
[6]日本“吞并琉球”计划出台始末[J]. 李理.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7]国际法视角下的琉球地位[J]. 梁淑英. 法学杂志. 2013(04)
[8]“收回琉球”中的美国因素与钓鱼岛问题[J]. 李理.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9]近代日本吞并琉球考[J]. 杨邦勇.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2(02)
[10]何如璋与早期中日琉球交涉[J]. 戴东阳. 清史研究. 2009(03)
博士论文
[1]亚洲视域下的琉球兴亡史研究[D]. 杨邦勇.福建师范大学 2012
[2]外力冲击下的中琉封贡关系研究[D]. 朱法武.山东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清末“球案”交涉[D]. 刘宁.南京大学 2017
[2]“琉球处分”与近代中琉日关系研究[D]. 陈伏由.福建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90090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动态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琉球问题”产生的背景
2.1 琉球历史沿革及地位界定
2.2 19世纪之前的中日琉三国关系
第三章 “琉球问题”交涉始末
3.1 中日邦交的建立与“牡丹社事件”
3.1.1 近代中日关系及《中日修好条规》
3.1.2 “牡丹社事件”与中日改约交涉
3.2 日本侵台与“阻贡事件”
3.2.1 日本出兵台湾及“北京专条”的签订
3.2.2 日本“阻贡事件”
3.2.3 日本侵台、“阻贡”期间的琉球
3.3 日本吞并琉球与中日琉交涉
3.3.1 日本强行占领琉球
3.3.2 琉球向清政府求援
3.3.3 何如璋的“琉球三策”及清政府的态度
第四章 “琉球问题”后续影响
4.1 格兰忒调停和“分岛改约论”的出台
4.1.1 格兰忒调停及“琉球三分案”的提出
4.1.2 日本提出“分岛改约论”与最后交涉
4.2 琉球的复国运动
4.3“琉球问题”对中琉日三国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驻日公使黎庶昌与中日琉球交涉[J]. 戚文闯. 贵州文史丛刊. 2016(02)
[2]近年来钓鱼岛问题研究综述[J]. 谢必震.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5(02)
[3]清末琉球王国在华的复国运动[J]. 赖正维.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5(01)
[4]清末中日琉球案尚为悬案考[J]. 李细珠. 台湾历史研究. 2014(00)
[5]日本强行出兵台湾始末[J]. 李理. 台湾历史研究. 2013(00)
[6]日本“吞并琉球”计划出台始末[J]. 李理.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7]国际法视角下的琉球地位[J]. 梁淑英. 法学杂志. 2013(04)
[8]“收回琉球”中的美国因素与钓鱼岛问题[J]. 李理.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9]近代日本吞并琉球考[J]. 杨邦勇.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2(02)
[10]何如璋与早期中日琉球交涉[J]. 戴东阳. 清史研究. 2009(03)
博士论文
[1]亚洲视域下的琉球兴亡史研究[D]. 杨邦勇.福建师范大学 2012
[2]外力冲击下的中琉封贡关系研究[D]. 朱法武.山东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清末“球案”交涉[D]. 刘宁.南京大学 2017
[2]“琉球处分”与近代中琉日关系研究[D]. 陈伏由.福建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90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390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