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关于中国钓鱼岛早期报道初探(1969—1979)
发布时间:2021-10-28 10:53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美国《纽约时报》首次集中报道中日钓鱼岛争端,其报道主题主要涉及:日本觊觎并侵犯中国钓鱼岛主权权益、美国政府的钓鱼岛政策、中国政府及海外华人维护钓鱼岛主权的活动、1978年"钓鱼岛事件"等。早期《纽约时报》涉钓报道具有一定程度的客观性,但依然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偏见,这种偏见源于美日同盟框架下的冷战思维。《纽约时报》涉钓舆论立场与美国同时期钓鱼岛政策是相一致的,很难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这一特征一直延续至今。
【文章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2020,(02)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纽约时报》关于中国钓鱼岛早期报道的基本概况
二、《纽约时报》关于中国钓鱼岛早期报道的历史文本分析
(一)日本觊觎并侵犯中国钓鱼岛主权权益
(二)美国政府关于钓鱼岛的政策
(三)中国政府及海外华人维护钓鱼岛主权的活动
(四)1978年中日“钓鱼岛事件”
三、《纽约时报》关于中国钓鱼岛早期报道的特征分析
(一)报道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二)报道具有“选择性”歧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钓鱼岛事件”的影响[J]. 杨伯江. 东亚评论. 2018(01)
[2]1981-2010年《纽约时报》关于钓鱼岛问题的论调变化分析——从“民族主义”到“中国威胁论”[J]. 李松蕾.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09)
[3]西方主流媒体的话语方式与价值偏见——以《纽约时报》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报道为例[J]. 汤志伟,王宇明. 理论与改革. 2013(03)
[4]美国主流媒体视野中的中日领土争端问题研究——以《纽约时报》(1980~2010年)为例[J]. 马洪喜. 当代亚太. 2012(03)
[5]关于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美国因素”的历史考察[J]. 郭永虎.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5(04)
本文编号:3462716
【文章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2020,(02)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纽约时报》关于中国钓鱼岛早期报道的基本概况
二、《纽约时报》关于中国钓鱼岛早期报道的历史文本分析
(一)日本觊觎并侵犯中国钓鱼岛主权权益
(二)美国政府关于钓鱼岛的政策
(三)中国政府及海外华人维护钓鱼岛主权的活动
(四)1978年中日“钓鱼岛事件”
三、《纽约时报》关于中国钓鱼岛早期报道的特征分析
(一)报道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二)报道具有“选择性”歧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钓鱼岛事件”的影响[J]. 杨伯江. 东亚评论. 2018(01)
[2]1981-2010年《纽约时报》关于钓鱼岛问题的论调变化分析——从“民族主义”到“中国威胁论”[J]. 李松蕾.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09)
[3]西方主流媒体的话语方式与价值偏见——以《纽约时报》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报道为例[J]. 汤志伟,王宇明. 理论与改革. 2013(03)
[4]美国主流媒体视野中的中日领土争端问题研究——以《纽约时报》(1980~2010年)为例[J]. 马洪喜. 当代亚太. 2012(03)
[5]关于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美国因素”的历史考察[J]. 郭永虎.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5(04)
本文编号:3462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462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