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新史学”与“古史辨运动”
发布时间:2021-11-17 11:15
梁启超的"新史学"与顾颉刚领导的"古史辨运动"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学术关联。在"古史辨运动"兴起之际,顾颉刚受梁启超《中国史叙论》《新史学》《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中国地理大势论》等文启发,先是建构"层累说",后又提出"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与"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两项推翻"非信史"的标准。"古史辨运动"进一步发展后,对"孔子与儒家"的问题进行了重点探讨,其中无论是顾颉刚对孔子真相的考察,还是冯友兰对孔子地位的估定,均可上溯到梁启超的《保教非所以尊孔论》《孔子》等相关论著。此后,"古史辨运动"转向"古书辨",无论是胡适提出的"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还是罗根泽对诸子兴起原因的阐述,都或多或少地从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汲取了相应的学术资源。因此,梁启超的"新史学"在"古史辨运动"的历程中扮演了一个学术启蒙的角色。
【文章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进化史观与“层累说”之证成
二、“中国民族之观察”与“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
三、“中国地理大势论”与“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
四、“孔子之真相”与“孔子问题”的探讨
五、《论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与《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余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夏曾佑的“新史学”与“古史辨运动”[J]. 李长银. 史学月刊. 2020(02)
[2]顧頡剛及其“疑古史學”新解——試從心理、性格的角度分析[J]. 王晴佳. 中华文史论丛. 2017(04)
[3]顾颉刚的“民族不出于一元论”及其影响[J]. 汤莹. 史学月刊. 2017(08)
[4]西方汉学与“古史辨运动”[J]. 李长银. 史学理论研究. 2017(02)
[5]在“穷变”中“立真”:顾颉刚的“孔子变迁论”及其影响[J]. 李长银. 孔子研究. 2017(01)
[6]钱玄同致胡适信、片四十七通[J]. 秦素银. 鲁迅研究月刊. 2016(12)
[7]“新史学”:从思潮到流派——基于比较视野的考察[J]. 刘永祥. 史学理论研究. 2016(02)
[8]导夫先路:梁启超与“古史辨运动”[J]. 李长银. 北京社会科学. 2014(12)
[9]中国现代史学史研究三题[J]. 胡逢祥. 探索与争鸣. 2014(05)
[10]民国初年史学领域的新格局[J]. 陈其泰. 社会科学战线. 2012(08)
本文编号:3500798
【文章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进化史观与“层累说”之证成
二、“中国民族之观察”与“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
三、“中国地理大势论”与“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
四、“孔子之真相”与“孔子问题”的探讨
五、《论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与《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余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夏曾佑的“新史学”与“古史辨运动”[J]. 李长银. 史学月刊. 2020(02)
[2]顧頡剛及其“疑古史學”新解——試從心理、性格的角度分析[J]. 王晴佳. 中华文史论丛. 2017(04)
[3]顾颉刚的“民族不出于一元论”及其影响[J]. 汤莹. 史学月刊. 2017(08)
[4]西方汉学与“古史辨运动”[J]. 李长银. 史学理论研究. 2017(02)
[5]在“穷变”中“立真”:顾颉刚的“孔子变迁论”及其影响[J]. 李长银. 孔子研究. 2017(01)
[6]钱玄同致胡适信、片四十七通[J]. 秦素银. 鲁迅研究月刊. 2016(12)
[7]“新史学”:从思潮到流派——基于比较视野的考察[J]. 刘永祥. 史学理论研究. 2016(02)
[8]导夫先路:梁启超与“古史辨运动”[J]. 李长银. 北京社会科学. 2014(12)
[9]中国现代史学史研究三题[J]. 胡逢祥. 探索与争鸣. 2014(05)
[10]民国初年史学领域的新格局[J]. 陈其泰. 社会科学战线. 2012(08)
本文编号:3500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500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