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美关系演变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美关系演变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决定了两国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化和两国交往程度的不断加深,中美关系日益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同时也是对全球格局和全球性事务具有重要影响的特殊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两国之间这种特殊的双边关系在其形成过程中,不仅受到两国自身因素的推动,更为重要的是,受到包括苏联在内的国际大环境的深刻影响。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经历了近30年漫长的对抗与敌视。然而,即使两国在这段敌对的时间里,也并未彻底关闭相互了解的大门,两国政府通过对国际国内局势的分析及相关应对措施的研究,逐步意识到:克服两国之间存在的隔阂及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的阻碍,通过相互接触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将是符合两国国家利益的双赢选择。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是中美两国在经历了长期的对抗敌视之后,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缓和并建交,这一时期中美苏三方因素是如何对中美关系转折产生关键性推动作用的。具体来说,中国方面,20世纪60年代末,中苏两国之间的分歧不断恶化,最终导致两国关系破裂、中苏同盟瓦解。中苏关系的这一剧变直接促使中国政府调整对外政策,将避免和抵御来自苏联方面可能的威胁作为其外交政策的第一要务。这时,来自美国方面的缓和信号使得中国政府意识到,中美两国在共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方面具有相同的立场,这就为中美缓和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从美国方面来看,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从经济、政治以及国民心理等各个方面给美国社会带来沉重打击,巨额的军费开支使美国不堪重负,直接引发国内经济危机,并与70年代爆发的能源短缺危机交织在一起,使美国综合实力受到严重削弱。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维持在美苏两极格局中的优势、并保持全球霸主地位令美国感到力不从心。与此同时,苏联方面在计划经济模式的指导下,社会经济得到有效提升,工业产值随之大幅增长,军事力量也迅猛发展,到60年代末,苏联与美国的差距已大为缩小。综合实力的增强使得苏联大力推行全球扩张战略,并企图与美国争夺全球霸主的地位。这就使得美国政府不得不考虑利用第三方的力量来牵制苏联,此时,与苏联出现严重分歧且国际影响力日益增长的中国便成为美国政府优先考虑的对象。中美两国在对抗苏联霸权主义方面的共同目标成为推动中美缓和并最终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正是在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中美双方经过多种形式的接触和谈判,才最终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中美两国应当充分吸收建交历程的经验,减少摩擦分歧,求同存异,妥善处理双边关系,携手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关键词】:中国 美国 关系 演变 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15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绪论11-18
- 一、选题缘由11-12
- 二、研究现状综述12-16
- 三、研究思路16-18
- 第一章 中苏关系的破裂18-32
- 一、中苏在中印问题上的摩擦18-22
- 二、中苏在边界问题上的分歧22-26
- 三、中苏在珍宝岛的武装冲突26-32
- 第二章 美国霸权地位的动摇32-45
- 一、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困境32-37
- 二、美国经济与能源的危机37-41
- 三、美国战略的收缩41-45
- 第三章 中美对外战略的调整45-60
- 一、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协调45-52
- 二、中国重返联合国席位52-55
- 三、中美战略的转变55-60
- 结论60-62
- 参考文献62-67
- 致谢67-68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言论集纳[J];对外传播;2012年04期
2 栗广;;论1971年南亚危机与中美关系缓和进程[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01期
3 周思公;程人乾;;中美关系断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991年01期
4 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5 林利民;中美关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高师函授学刊;1994年01期
6 王笛;近年美国关于近代中美关系的研究[J];历史研究;1997年02期
7 于淑云;简评40年代末~50年代中美关系的演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马云;面向21世纪的中美关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东方龙;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毛泽东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三步高招[J];福建党史月刊;2001年06期
10 宫力;;毛、周等人的决策 与中美关系解冻(二)[J];世界知识;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世雄;潜旭明;;中美关系60年:回顾、启示、展望[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沈丁立;;中美关系40年:回顾与前瞻[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3 朱锋;;调整与变革:中美关系对东亚区域安全的影响(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4 苗建寅;;抗战时期宋庆龄对中美关系的推动和发展[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5 国机;;中美关系历史与现状——市国际关系学会等召开专题讨论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国机;;回顾与展望中美关系——市国际关系学会等纪念《上海公报》发表30周年[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魏红霞;杨志敏;;中拉关系的发展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从美国政策的角度分析[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迈克尔·斯宾塞;;重塑中美关系[A];公共外交季刊2012秋季号(总第11期)[C];2012年
9 国机;;中美关系双方磨合期尚未结束——市国际关系学会等组织讨论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袁盈;;论中美关系的发展与邓小平的对美战略思想[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高级编辑 丁刚;中美关系应该往前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2 郑熙文;中美关系:波折不怕,但要管住[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高级编辑 丁刚;“太平洋世纪”决定中美关系走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4 Envisioneering咨询公司战略项目主任 曾任美国海军军官 GeorgeS.Capen;中美关系何时走出隧道[N];东方早报;2012年
5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沈丁立;中美关系要以我为主[N];东方早报;2012年
6 谢韬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研究生 张国玺;权力更迭和中美关系[N];经济观察报;2012年
7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沈丁立;开创中美关系新篇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8 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副会长 吴正龙;中美关系“路在脚下”[N];解放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赵成;要为中美关系发展积累正能量[N];人民日报;2012年
10 周新力;共创中美关系新开局[N];解放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慧文;中国亚洲战略与中美关系(2000-2015)[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宋俊芳;中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李艳辉;政治经济的互动与中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陈杨;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中美关系[D];复旦大学;2005年
5 王中文;中美关系中的美台军售问题[D];南京大学;2008年
6 续延军;经济相互依赖条件下的中美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徐红艳;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1949-1979)——案例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王洪涛;中美结构性矛盾辨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余万里;美国跨国公司与九十年代的中美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张丽;中美敌对关系的形成(1949-1953)[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军;中国和平崛起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杨东;中美关系30年特点比较与思考[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徐维英;中美关系发展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刘汉风;中美关系内在逻辑结构的历史反思与重构[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陶以连;美国重返亚太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肖国龙;中美关系解冻时期的中国对越政策研究(1968-1972)[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7 夏逸清;政治文化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4年
8 鲁佩;毛泽东与1949-1969年间的中美关系[D];南京大学;2014年
9 佟丹文(Devin Thorne);毛泽东时代中美关系解冻及宣传:25位中国人的经验[D];南京大学;2015年
10 李亚楠;奥巴马第二任期亚太战略调整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美关系演变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1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51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