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英国人中国西南行记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8 20:12
晚清时期,许多外国人到中国西南地区旅行和生活,其中以英国人最多,留下的行记也最丰富,再加上晚清时期中国受英国影响最大,因此本文选择晚清英国人中国西南行记为研究对象。这些行记的作者身份和职业各异,有官员、军人、商人、传教士、科学考察者和游历探险家等;到中国西南的目的也有差异,因此关注点有所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本文在广泛搜集整理晚清英国人西南行记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些作品分类介绍,以期展现这些行记的容貌和历史价值。通过对这些行记的梳理介绍,揭示了英国人对中国商贸交通与经济方面的考察之广泛和深入,宗教传播过程遇到的困难与对中国的主动适应,对中国自然资源的大量探索与撷取,对西南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猎奇与独特认识。由于自身素质、文化背景和视角等方面的区别,这些行记的内容各有侧重,但也有共同特点,即多记述西南底层的群体和自然、社会状况,如对西南底层纤夫、轿夫等群体的印象,对西南城乡的认识,对西南罂粟和鸦片毒害的认知等。本文对英国人西南底层的认识进行总结阐述,分析了这种独特认识产生的原因。晚清英国人西南行记中的许多记述是中国人容易忽略的内容,这也是当今历史研究较少关注的内容,是国内历史文献的...
【文章来源】: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原因、意义及范围界定
1.1.1 选题原因
1.1.2 选题意义
1.1.3 范围界定
1.2 外国人中国西南行记的使用和研究现状
1.2.1 外国人中国西南行记与西南地方史研究
1.2.2 外国人中国西南行记与中外文化关系史研究
1.2.3 外国人中国西南行记与西南历史地理学研究
1.2.4 外国人中国西南行记与博物学史研究
1.2.5 外国人中国西南行记使用和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1.3 研究理论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晚清英国人中国西南行背景
2.1 晚清中国西南与世界环境
2.2 晚清中国西南与自然环境
第三章 晚清英国人中国西南行记类型
3.1 晚清中国西南行记概况
3.2 政界、军界群体行记
3.3 传教士群体行记
3.4 商业人士群体行记
3.5 科学考察群体行记
3.6 探险游历群体行记
第四章 晚清英国人中国西南行记中对西南的认识
4.1 西南不同群体印象
4.1.1 为英人提供劳动服务群体
4.1.2 普通城乡人民群体
4.1.3 官绅群体
4.2 西南城乡印象
4.2.1 西南城乡标志印象
4.2.2 西南城乡市集印象
4.2.3 西南城乡住宿印象
4.3 西南罂粟和鸦片印象
4.3.1 罂粟对农业的影响
4.3.2 鸦片对城镇的影响
4.3.3 鸦片对人民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葛洪来华游记《穿越华南边境》中的晚清西南形象[J]. 何泠静. 海外英语. 2019(02)
[2]清末民初日本对川渝的调查——以《中国省别全志》四川卷为研究范例[J]. 李彬.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01)
[3]19世纪后期英国博物学家普拉特两访打箭炉(康定)及启示[J]. 赵艾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4]古伯察《鞑靼西藏旅行记》中所载汉藏关系研究[J]. 赵艾东. 国际汉学. 2015(03)
[5]近代西方人士考察中国西南边疆的重要著述——《代理领事李敦滇西北旅行报告》研究[J]. 梁初阳. 学术探索. 2015(03)
[6]近代西方人进入中国西南地区采集山地植物线路考略[J]. 屈小玲. 中华文化论坛. 2014(06)
[7]英国皇家地理学会部分会员在近代康区的游历考察活动述论[J]. 向玉成,肖萍.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8]1919年前早期入藏的北美人士与中西文化交流——以其有关康藏论著在西方的影响为中心[J]. 赵艾东.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9]晚清时期日本学者的两部中国西南纪行[J]. 王晓梅.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10]法国传教士古纯仁《川滇之藏边》之史料价值——兼论《康藏研究月刊》所载外国人对康区的记述[J]. 赵艾东,石硕,姚乐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10)
博士论文
[1]乔治·威廉·克拉克与《贵州与云南》[D]. 严赛.中央民族大学 2016
[2]西方传教士与近代贵州(1861-1949)[D]. 洪云.浙江大学 2014
[3]滇黔川边基督教传播研究(1840-1949)[D]. 东人达.中央民族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清末日本人巴蜀游记研究[D]. 黄义华.四川师范大学 2016
[2]中野孤山《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与近代巴蜀教育[D]. 乐娅.四川师范大学 2015
[3]清末民国时期国人眼中的西南边疆[D]. 秦亮.云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25072
【文章来源】: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原因、意义及范围界定
1.1.1 选题原因
1.1.2 选题意义
1.1.3 范围界定
1.2 外国人中国西南行记的使用和研究现状
1.2.1 外国人中国西南行记与西南地方史研究
1.2.2 外国人中国西南行记与中外文化关系史研究
1.2.3 外国人中国西南行记与西南历史地理学研究
1.2.4 外国人中国西南行记与博物学史研究
1.2.5 外国人中国西南行记使用和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1.3 研究理论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晚清英国人中国西南行背景
2.1 晚清中国西南与世界环境
2.2 晚清中国西南与自然环境
第三章 晚清英国人中国西南行记类型
3.1 晚清中国西南行记概况
3.2 政界、军界群体行记
3.3 传教士群体行记
3.4 商业人士群体行记
3.5 科学考察群体行记
3.6 探险游历群体行记
第四章 晚清英国人中国西南行记中对西南的认识
4.1 西南不同群体印象
4.1.1 为英人提供劳动服务群体
4.1.2 普通城乡人民群体
4.1.3 官绅群体
4.2 西南城乡印象
4.2.1 西南城乡标志印象
4.2.2 西南城乡市集印象
4.2.3 西南城乡住宿印象
4.3 西南罂粟和鸦片印象
4.3.1 罂粟对农业的影响
4.3.2 鸦片对城镇的影响
4.3.3 鸦片对人民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葛洪来华游记《穿越华南边境》中的晚清西南形象[J]. 何泠静. 海外英语. 2019(02)
[2]清末民初日本对川渝的调查——以《中国省别全志》四川卷为研究范例[J]. 李彬.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01)
[3]19世纪后期英国博物学家普拉特两访打箭炉(康定)及启示[J]. 赵艾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4]古伯察《鞑靼西藏旅行记》中所载汉藏关系研究[J]. 赵艾东. 国际汉学. 2015(03)
[5]近代西方人士考察中国西南边疆的重要著述——《代理领事李敦滇西北旅行报告》研究[J]. 梁初阳. 学术探索. 2015(03)
[6]近代西方人进入中国西南地区采集山地植物线路考略[J]. 屈小玲. 中华文化论坛. 2014(06)
[7]英国皇家地理学会部分会员在近代康区的游历考察活动述论[J]. 向玉成,肖萍.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8]1919年前早期入藏的北美人士与中西文化交流——以其有关康藏论著在西方的影响为中心[J]. 赵艾东.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9]晚清时期日本学者的两部中国西南纪行[J]. 王晓梅.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10]法国传教士古纯仁《川滇之藏边》之史料价值——兼论《康藏研究月刊》所载外国人对康区的记述[J]. 赵艾东,石硕,姚乐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10)
博士论文
[1]乔治·威廉·克拉克与《贵州与云南》[D]. 严赛.中央民族大学 2016
[2]西方传教士与近代贵州(1861-1949)[D]. 洪云.浙江大学 2014
[3]滇黔川边基督教传播研究(1840-1949)[D]. 东人达.中央民族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清末日本人巴蜀游记研究[D]. 黄义华.四川师范大学 2016
[2]中野孤山《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与近代巴蜀教育[D]. 乐娅.四川师范大学 2015
[3]清末民国时期国人眼中的西南边疆[D]. 秦亮.云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25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525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