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作云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4 10:39
孙作云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楚辞学家、民俗学家,主要研究集中在《诗经》、《楚辞》、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国美术考古和古代民俗等方面,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孙作云的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历史观和史学方法论方面。其历史观从研究初期的多元史观发展为唯物史观。在最初做中国上古史研究时,他师从闻一多,吸收民俗学、神话学、性文化理论等西方学术思想,后来他大胆应用考古新材料、图腾主义理论、图像神话学等学说,最终将唯物史观作为自己的指导理论,从而综合了自己的研究方法,扩大了历史认识的视野。孙作云是一位锐意进取、勇于探索、追求自我与时俱进的学者。为了克服传统史家的弊端,他在传统史家据实记录史实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新的理论,这是他为达到自己研究目的,而向西方新理论寻找支持的原因。其研究的多元化加上诗人的眼光及对材料不依不饶的挖掘,使得他的思维呈发散性。多元史观使孙作云的研究内容广泛,对史料的挖掘深入。新史料的发现,日益需要新理论的指导,唯物史观给中国学术界带来了生机,也给孙作云的学术研究注入了活力。他认为历史是古代人民生活的记录或表现,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历史运动,自觉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 导论
1. 选题意义
2. 研究现状
3. 本文旨趣
二 独树一帜的史学建树
1. 孙作云生平简介
2. 孙作云对当代史学的贡献
三 从多元史观到唯物史观
1. 研究初期的多元吸收
2. 接受并确立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四 丰富的史学方法论手段
1. 以神事还原人事
2. 多学科方法的综合运用
3. 历史主义方法
五 严谨的治学态度
1. 对史料的辩证运用和严谨态度
2. 对考察对象的严谨态度
六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语言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学科交叉研究[J]. 王宏军,安俭. 当代外语研究. 2012(05)
[2]四重证据法重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以玉文化和龙文化的大传统研究为例[J]. 叶舒宪. 贵州社会科学. 2012(04)
[3]闻一多古典诗论的历史精神[J]. 董娟. 文学界(理论版). 2012(01)
[4]探寻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四重证据法与人文创新[J]. 叶舒宪. 社会科学家. 2011(11)
[5]孙作云民俗学视域下的神话研究[J]. 朱仙林. 民族艺术. 2011(04)
[6]孙作云与中国古代神话研究[J]. 朱仙林,曹书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7]近30年闻一多研究的成就和发展前景[J]. 陈国恩. 长江学术. 2011(03)
[8]用文化人类学观点解读《诗经》[J]. 周生杰. 博览群书. 2011(07)
[9]孙作云图腾神话研究解析[J]. 朱仙林. 民族艺术. 2011(02)
[10]民俗学的当代性建构[J]. 黄永林,韩成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2)
硕士论文
[1]《诗经·邶风·燕燕》研究[D]. 张华.山西大学 2011
[2]《诅楚文》补论[D]. 张海燕.首都师范大学 2011
[3]跨视域中的萨玛神原型研究[D]. 胡雪梅.广西民族大学 2011
[4]孙作云民俗思想研究[D]. 姚向奎.河南大学 2007
[5]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诗经》研究[D]. 白宪娟.山东大学 2006
[6]闻一多的诗经研究[D]. 朱金发.河南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624397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 导论
1. 选题意义
2. 研究现状
3. 本文旨趣
二 独树一帜的史学建树
1. 孙作云生平简介
2. 孙作云对当代史学的贡献
三 从多元史观到唯物史观
1. 研究初期的多元吸收
2. 接受并确立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四 丰富的史学方法论手段
1. 以神事还原人事
2. 多学科方法的综合运用
3. 历史主义方法
五 严谨的治学态度
1. 对史料的辩证运用和严谨态度
2. 对考察对象的严谨态度
六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语言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学科交叉研究[J]. 王宏军,安俭. 当代外语研究. 2012(05)
[2]四重证据法重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以玉文化和龙文化的大传统研究为例[J]. 叶舒宪. 贵州社会科学. 2012(04)
[3]闻一多古典诗论的历史精神[J]. 董娟. 文学界(理论版). 2012(01)
[4]探寻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四重证据法与人文创新[J]. 叶舒宪. 社会科学家. 2011(11)
[5]孙作云民俗学视域下的神话研究[J]. 朱仙林. 民族艺术. 2011(04)
[6]孙作云与中国古代神话研究[J]. 朱仙林,曹书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7]近30年闻一多研究的成就和发展前景[J]. 陈国恩. 长江学术. 2011(03)
[8]用文化人类学观点解读《诗经》[J]. 周生杰. 博览群书. 2011(07)
[9]孙作云图腾神话研究解析[J]. 朱仙林. 民族艺术. 2011(02)
[10]民俗学的当代性建构[J]. 黄永林,韩成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2)
硕士论文
[1]《诗经·邶风·燕燕》研究[D]. 张华.山西大学 2011
[2]《诅楚文》补论[D]. 张海燕.首都师范大学 2011
[3]跨视域中的萨玛神原型研究[D]. 胡雪梅.广西民族大学 2011
[4]孙作云民俗思想研究[D]. 姚向奎.河南大学 2007
[5]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诗经》研究[D]. 白宪娟.山东大学 2006
[6]闻一多的诗经研究[D]. 朱金发.河南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624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6243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