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缜及其《五代史纂误》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3 01:29
《五代史纂误》原名《五代史记纂误》,是一部专门考据《新五代史》疏漏的著作,对研究《新五代史》具有重要作用。但这部著作从出世伊始就命运多舛,其作者吴缜被众人攻击创作动机不纯,故因人废书,流传不广,以致近乎失传,到清乾隆时才从《永乐大典》中重新辑佚出来,但《五代史纂误》原书已不可见,遗失近半。本文试图从有关吴缜以及《五代史纂误》的基本材料入手,对《五代史纂误》的成书和具体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中探究吴缜的史学思想。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以及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分析选题意义以及研究目的与方法。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首先讨论《五代史纂误》的作者与成书时间,认为《五代史纂误》的作者就是吴缜,成书时间当在绍圣元年(1094)之后。本章重点是探究吴缜创作《五代史纂误》的动机,通过辩驳“复父仇”与“报宿怨”两说的错误,证明吴缜创作《五代史纂误》的动机并没有掺杂太多私人恩怨,更多的是一个学者对学术的追求。第二章主要对《五代史纂误》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首先是对《五代史纂误》各卷内容进行一个统计,结合《新五代史》来分析《五代史纂误》对《新五代史》进行了哪些内容的研究。其次对《五代史纂误》中有关《新五代...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回顾
(一) 两宋时期
(二) 清代
(三) 近现代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五代史纂误》成书
第一节 《五代史纂误》的作者与成书时间
一、《五代史纂误》作者
二、《五代史纂误》的成书时间
第二节 《五代史纂误》的成书背景与创作动机
一、成书背景
二、创作动机
第二章 《五代史纂误》的内容研究
第一节 《五代史纂误》内容的统计与分析
一、《五代史纂误》实际数量与卷次安排
二、《五代史纂误》内容统计与分析
第二节 《五代史纂误》有关《新五代史》谬误性质分类研究
一、《五代史纂误》有关《新五代史》谬误性质分类
二、《五代史纂误》有关《新五代史》谬误分类探析
第三章 《五代史纂误》中的历史考据学
第一节 北宋时期考据史学的发展
第二节 《五代史纂误》历史考据学的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黄氏日抄》看南宋学者的治学特点[J]. 施建雄,王济铭.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2]中国古代等级制度的起源与发展(下)[J]. 赵世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3]动机不纯与眼高手低:史学批评家遭受的诘难与辩护[J]. 刘开军.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4]中国古代等级制度的起源与发展(上)[J]. 赵世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5]事实·褒贬·文采:吴缜作史三原则说的理论意义[J]. 瞿林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1)
[6]宋代历史考证学的传承与衍变[J]. 程蕾,施建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7]中国古代引礼入法的得与失[J]. 赵世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8]隋唐长安城六爻地形及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J]. 李令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9]清末满汉关系的变化与中华民族认同的诞生[J]. 常书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10]论唐代佛教的世俗化及对女性婚姻家庭观的影响[J]. 段塔丽.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博士论文
[1]《旧五代史》研究[D]. 孙先文.安徽大学 2014
[2]《新五代史》研究[D]. 张明华.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724438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回顾
(一) 两宋时期
(二) 清代
(三) 近现代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五代史纂误》成书
第一节 《五代史纂误》的作者与成书时间
一、《五代史纂误》作者
二、《五代史纂误》的成书时间
第二节 《五代史纂误》的成书背景与创作动机
一、成书背景
二、创作动机
第二章 《五代史纂误》的内容研究
第一节 《五代史纂误》内容的统计与分析
一、《五代史纂误》实际数量与卷次安排
二、《五代史纂误》内容统计与分析
第二节 《五代史纂误》有关《新五代史》谬误性质分类研究
一、《五代史纂误》有关《新五代史》谬误性质分类
二、《五代史纂误》有关《新五代史》谬误分类探析
第三章 《五代史纂误》中的历史考据学
第一节 北宋时期考据史学的发展
第二节 《五代史纂误》历史考据学的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黄氏日抄》看南宋学者的治学特点[J]. 施建雄,王济铭.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2]中国古代等级制度的起源与发展(下)[J]. 赵世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3]动机不纯与眼高手低:史学批评家遭受的诘难与辩护[J]. 刘开军.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4]中国古代等级制度的起源与发展(上)[J]. 赵世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5]事实·褒贬·文采:吴缜作史三原则说的理论意义[J]. 瞿林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1)
[6]宋代历史考证学的传承与衍变[J]. 程蕾,施建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7]中国古代引礼入法的得与失[J]. 赵世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8]隋唐长安城六爻地形及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J]. 李令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9]清末满汉关系的变化与中华民族认同的诞生[J]. 常书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10]论唐代佛教的世俗化及对女性婚姻家庭观的影响[J]. 段塔丽.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博士论文
[1]《旧五代史》研究[D]. 孙先文.安徽大学 2014
[2]《新五代史》研究[D]. 张明华.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724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724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