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与民族叙事:中国特色的全球史何以可能
发布时间:2022-12-23 20:47
全球史旨在超越民族国家叙事,但对某些非西方国家,尤其是那些有着悠久史学传统的国家来说,民族叙事依然有其价值。具体到中国的语境中,民族国家依然是历史编纂得以展开的重要框架,全球史的目标因而不是超越或消解民族国家,而是在一个更大的时空范围内重塑对民族国家的理解。全球史与民族叙事的这种辩证关系,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全球史提供了可能。它要求中国历史学家在立足本国历史的基础上,对中国作出新的理解和认知,认识到中国不仅是内部诸种力量协作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国际性乃至全球性因素合力形塑的产物。这种在民族叙事内部而不是之外发展出来的对于自我和世界的认识,将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全球史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前提,也是中国史学对于全球史的贡献。
【文章页数】:2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史视野下的改革开放及其历史书写[J]. 欧阳军喜. 中共党史研究. 2018(01)
[2]全球历史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徘徊[J]. 刘德斌. 史学集刊. 2015(05)
[3]发生的是“过去” 写出来的是“历史”——关于“历史”是什么[J]. 钱乘旦. 史学月刊. 2013(07)
[4]超越全球史与世界史编纂的其他可能[J]. 张旭鹏. 历史研究. 2013(01)
[5]世界历史研究的若干问题[J]. 钱乘旦.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2(10)
[6]全球史观在中国[J]. 刘新成. 历史研究. 2011(06)
[7]功能与定位:关于世界史学科的两点想法[J]. 钱乘旦. 世界历史. 2011(02)
[8]全球化意识形态和全球史——访于沛研究员[J]. 于沛,李若宝,田婧婷,奚昊捷. 历史教学问题. 2010(02)
[9]我对世界通史体系的思考——访马克垚教授[J]. 马克垚,邹兆辰. 历史教学问题. 2008(02)
[10]全球史: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J]. 于沛. 史学理论研究. 2006(01)
本文编号:3725400
【文章页数】:2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史视野下的改革开放及其历史书写[J]. 欧阳军喜. 中共党史研究. 2018(01)
[2]全球历史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徘徊[J]. 刘德斌. 史学集刊. 2015(05)
[3]发生的是“过去” 写出来的是“历史”——关于“历史”是什么[J]. 钱乘旦. 史学月刊. 2013(07)
[4]超越全球史与世界史编纂的其他可能[J]. 张旭鹏. 历史研究. 2013(01)
[5]世界历史研究的若干问题[J]. 钱乘旦.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2(10)
[6]全球史观在中国[J]. 刘新成. 历史研究. 2011(06)
[7]功能与定位:关于世界史学科的两点想法[J]. 钱乘旦. 世界历史. 2011(02)
[8]全球化意识形态和全球史——访于沛研究员[J]. 于沛,李若宝,田婧婷,奚昊捷. 历史教学问题. 2010(02)
[9]我对世界通史体系的思考——访马克垚教授[J]. 马克垚,邹兆辰. 历史教学问题. 2008(02)
[10]全球史: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J]. 于沛. 史学理论研究. 2006(01)
本文编号:3725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725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