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以“未来”否定“现代”:一战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多歧性的形成

发布时间:2024-03-13 03:03
  以往有关新文化运动的研究,多注意其在五四学生运动影响下的转变,而忽视了欧战的深远影响。自清末至民初,中国人以西为新,视彼时西方现代文明为中国之未来,前期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部分改变了这一思想态势,时人认为原本被模仿的现代文明即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崭新的未来文明,并视之为新的"过渡时代"。"未来"总体混沌而未知,但又被认为超越甚至否定现代文明,思想界也随之出现"现代"负面整体化的倾向。正因此,时人以"未来"之名,部分消解了现代文明的正当性,同时一定程度上解救了被认为与现代文明对立的中国传统文明及其他被压抑的思想资源。西方现代文明、中国传统文明、预想中的未来文明,多元互歧、互渗互竞,角逐于五四思想界,形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多歧性。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从中国“过渡时代”到世界“新潮流”
二、“现代”的负面整体化:以未来否定现代的新倾向
三、以“未来”解救“过去”
四、余论:多元的未来与互歧的新文化



本文编号:3927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927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1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