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历史观研究——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中心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4-07-11 02:33
纵观先秦时期历史观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夏商周时期神意史观向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理性的历史观的转变,转变的契机就在于诸子历史理性的觉醒。历史理性的觉醒,是由于春秋战国社会“礼坏乐崩”的现实所引发。诸子为现实社会寻求治理之道,纷纷借鉴历史经验,从而促成了成熟形态的历史观的形成。先秦儒家在深入考察尧、舜、禹、夏、商、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历史观。本论文从历史哲学的角度讨论历史观,从历史观的角度把握先秦儒家思想。历史哲学是对客观的历史过程作整体的哲学考察。对客观历史过程的整体哲学考察,无非包括历史的本原,历史的主体,历史的本质,历史的趋势、规律、动力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正是历史观的主要内容,也由此构成了本论文的基本架构。本论文在深入把握先秦儒家思想的逻辑起点和思想主旨的基础上,对先秦儒家思想与历史观的关系做了较为详细的辨析。本论文始终坚持在历史、现实与未来三者的关系中讨论先秦儒家历史观,摒弃了仅把历史观看作是面向过去的单一视角。本论文总结了先秦儒家历史观的特性,凸显了先秦儒家历史观的价值。这些都构成了本论文突破旧说的创新之处。本论文坚持社会史与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还采用问题的研究法...
【文章页数】:27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二十世纪以来先秦儒家历史观研究的回顾
一、关于先秦儒家历史观的整体研究
二、关于孔子、孟子、荀子历史观的个案研究
三、成就与不足
第二节 历史观释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先秦儒家历史观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节 农业文明根基
一、天地崇拜
二、安土重迁
三、崇尚权威
四、重视秩序
第二节 宗法社会基础
第三节 重视道德伦理
第四节 西周王官之学向诸子之学的转变
第五节 史官文化传统
第二章 先秦儒家思想产生兴起的原因、思想主旨及其与历史观的关系
第一节 先秦诸子产生兴起的原因与思想主题
一、先秦诸子产生兴起的原因
二、先秦诸子的思想主题
第二节 先秦儒家道德价值的确立
一、孔子:仁内礼外
二、孟子:从心出发
三、荀子:以礼为宗
第三节 先秦儒家思想与历史观的关系辨析
一、以古鉴今
二、以今绳古
第三章 天人关系和先秦儒家历史本原与历史主体思想
第一节 先秦天人关系思想的萌芽和发展
一、先秦天人关系概说
二、远古至殷商天人关系思想
三、西周天人关系思想
四、春秋战国时期天人关系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 先秦儒家天人关系思想
一、孔子的天与天命思想
二、孟子的天与天命思想
三、“天人之分”:荀子天人关系思想的重大突破
第三节 先秦儒家历史本原思想
一、历史客观存在
二、圣人的历史作用
第四节 先秦儒家历史主体思想
一、孔子的历史主体思想
二、孟子的历史主体思想
三、荀子的历史主体思想
第四章 先秦儒家对历史本质的认识
第一节 孔子开创道德史观的先河
一、礼:人伦社会的秩序规范
二、仁:个体修养的道德目标
三、《春秋》:孔子历史理想具体而微的体现
第二节 孟子对道德史观的发展
一、性善论:孟子道德史观的基石
二、仁政与王道:道德在政治实践中的运用
第三节 荀子: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协调统一
一、性恶论:人的自然属性
二、群分论:人的社会属性
三、“性伪合而天下治”: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协调统一
第五章 先秦儒家古今变易思想
第一节 古今变易论
一、孔子的古今变易论
二、孟子的古今变易论
三、荀子的古今变易论
第二节 古今变易趋势论
一、孔子的复古思想倾向
二、天下“定于一”:孟子对历史变易趋势的认识
三、荀子对历史变易趋势的认识
第三节 古今变易规律论
一、孔子的历史规律论
二、孟子的历史规律论
三、荀子的历史规律论
第四节 古今变易动力论
一、道德在历史变易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民本思想
第六章 先秦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历史观比较研究
第一节 对历史本原的认识
第二节 对历史主体的认识
第三节 对历史本质的认识
第四节 对历史规律的认识
第五节 对历史动力的认识
第六节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历史观之共性
第七节 先秦儒家历史观之特性
结束语 先秦儒家历史观的地位和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05117
【文章页数】:27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二十世纪以来先秦儒家历史观研究的回顾
一、关于先秦儒家历史观的整体研究
二、关于孔子、孟子、荀子历史观的个案研究
三、成就与不足
第二节 历史观释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先秦儒家历史观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节 农业文明根基
一、天地崇拜
二、安土重迁
三、崇尚权威
四、重视秩序
第二节 宗法社会基础
第三节 重视道德伦理
第四节 西周王官之学向诸子之学的转变
第五节 史官文化传统
第二章 先秦儒家思想产生兴起的原因、思想主旨及其与历史观的关系
第一节 先秦诸子产生兴起的原因与思想主题
一、先秦诸子产生兴起的原因
二、先秦诸子的思想主题
第二节 先秦儒家道德价值的确立
一、孔子:仁内礼外
二、孟子:从心出发
三、荀子:以礼为宗
第三节 先秦儒家思想与历史观的关系辨析
一、以古鉴今
二、以今绳古
第三章 天人关系和先秦儒家历史本原与历史主体思想
第一节 先秦天人关系思想的萌芽和发展
一、先秦天人关系概说
二、远古至殷商天人关系思想
三、西周天人关系思想
四、春秋战国时期天人关系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 先秦儒家天人关系思想
一、孔子的天与天命思想
二、孟子的天与天命思想
三、“天人之分”:荀子天人关系思想的重大突破
第三节 先秦儒家历史本原思想
一、历史客观存在
二、圣人的历史作用
第四节 先秦儒家历史主体思想
一、孔子的历史主体思想
二、孟子的历史主体思想
三、荀子的历史主体思想
第四章 先秦儒家对历史本质的认识
第一节 孔子开创道德史观的先河
一、礼:人伦社会的秩序规范
二、仁:个体修养的道德目标
三、《春秋》:孔子历史理想具体而微的体现
第二节 孟子对道德史观的发展
一、性善论:孟子道德史观的基石
二、仁政与王道:道德在政治实践中的运用
第三节 荀子: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协调统一
一、性恶论:人的自然属性
二、群分论:人的社会属性
三、“性伪合而天下治”: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协调统一
第五章 先秦儒家古今变易思想
第一节 古今变易论
一、孔子的古今变易论
二、孟子的古今变易论
三、荀子的古今变易论
第二节 古今变易趋势论
一、孔子的复古思想倾向
二、天下“定于一”:孟子对历史变易趋势的认识
三、荀子对历史变易趋势的认识
第三节 古今变易规律论
一、孔子的历史规律论
二、孟子的历史规律论
三、荀子的历史规律论
第四节 古今变易动力论
一、道德在历史变易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民本思想
第六章 先秦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历史观比较研究
第一节 对历史本原的认识
第二节 对历史主体的认识
第三节 对历史本质的认识
第四节 对历史规律的认识
第五节 对历史动力的认识
第六节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历史观之共性
第七节 先秦儒家历史观之特性
结束语 先秦儒家历史观的地位和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05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4005117.html
上一篇:彭玉麟研究综述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