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泰国南传佛教短期出家的入世性及其习俗形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14:25

  本文关键词:泰国南传佛教短期出家的入世性及其习俗形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泰国 南传佛教 短期出家 入世性 民俗


【摘要】:泰国的短期制出家习俗并非自古就有。素可泰时期立泰王开创了短期出家的先河,之后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逐渐民俗化。究其原因,与短期出家的入世性特点密切相关。出家的时间安排灵活变通,世俗目的多样化,僧侣与俗众相互依赖,僧人还俗后更加适应生活和工作。短期出家因其入世性,在实施萨迪纳制度及萨迪纳制度解体后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集体性、传承性与扩布性和稳定性的民俗基本特征,演变成民俗。传统政治统治萨迪纳制度的改革、实施和变迁中,对官员出家的要求,对依附民控制的放松,推动短期出家自上而下的集体性特征形成;萨迪纳制度历时四百多年,“恩主 仆从”式的庇护制关系得以建立和发展,短期出家从以国王为代表的统治阶层为中心,向中下层社会传播开来,历时的传承与共时的扩布交织;萨迪纳制时期,短期出家会带来现世福报的传统价值观思想形成,当萨迪纳制度解体,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短期出家习俗并未受到冲击,在后萨迪纳制度时代仍然稳步向前发展。当短期出家具备了集体性、传承性与扩布性和稳定性等特征,也就形成民俗,并具备了民俗的社会功能,对社会产生了教化、规范、维系和调节等作用。短期出家民俗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其入世性的发展过程。早期的短期出家因统治者的个人政治意图、中下层人民改善世俗生活状况的入世目的而逐渐发展成为民俗,民俗化带来的社会功能的发挥进一步推动其入世性的发展。短期出家由原本的个人意图转化为社会集体的意志。在全球化时代,短期出家将进一步成为泰民族展示民族特色和凝聚力的特色民俗。
【关键词】:泰国 南传佛教 短期出家 入世性 民俗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9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3
  • 1.研究背景7-8
  • 2.研究动态8-10
  • 3.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10-11
  • 4.相关理论依据11-12
  • 5.论文框架12-13
  • 1.泰国短期出家的入世性分析13-21
  • 1.1.出家时间14-15
  • 1.2.出家形式15-17
  • 1.3.僧侣职责17-19
  • 小结19-21
  • 2.短期出家的集体性特征的形成21-29
  • 2.1 素可泰时期:出家为统治阶层的少数人行为21-23
  • 2.2 阿瑜陀耶时期:统治阶层出家的集体性特征形成23-25
  • 2.3 曼谷王朝时期:短期出家的集体性民俗特征形成25-27
  • 小结27-29
  • 3.短期出家的传承性与扩布性特征的形成29-36
  • 3.1 传承与扩布的中心策源29-32
  • 3.2 传承与扩布的时空交织32-35
  • 小结35-36
  • 4.短期出家的稳定性特征的形成36-40
  • 4.1 出家的民俗传统价值观念的形成36-37
  • 4.2 出家在近现代社会中稳步发展37-39
  • 小结39-40
  • 5.短期出家习俗的社会功能40-45
  • 5.1 出家民俗的社会功能40-43
  • 5.2 出家习俗的社会功能与入世性43-44
  • 小结44-45
  • 结论45-48
  • 参考文献48-50
  • 后记50-51
  • 附录A 泰国历代王朝年表51-54
  • 附录B A Chinese Interpretation of Four Reigns54-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哲一;我国南传佛教首次举行升僧阶仪式[J];中国宗教;2004年02期

2 郑筱筠;;试论中国南传佛教的宗教管理模式[J];中国宗教;2011年01期

3 薛克翘;;读《南传佛教史简编》[J];南亚研究;1992年01期

4 楼庆西;云南·南传佛教建筑剪影[J];佛教文化;1994年06期

5 田玉玲;;中国南传佛教艺术研究现状综述[J];西南学刊;2013年01期

6 伍琼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石——中国南传佛教壁画在民族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战线;2007年06期

7 吴圣杨;;泰国南传佛教的早期传播分析[J];东南亚研究;2008年03期

8 郑筱筠;;凡尘使命——中国南传佛教慈善事业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宗教;2009年06期

9 熊胜祥;傅志上;孙云霞;;浅谈南传佛教与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以勐海县和尚生现象为例[J];中国宗教;2009年12期

10 伍琼华;;以“赕”佛活动为中心的南传佛教实践与变迁[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筱筠;;内敛与外显:全球化语境下的当代中国南传佛教[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晓芬;如何破解南传佛教“有寺无僧”、“缅僧入境”困局[N];中国民族报;2013年

2 ;加大对南传佛教僧人的培训力度[N];人民政协报;2004年

3 宋立道;南传佛教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梁晓芬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云南与东南亚南亚的南传佛教文化交流[N];中国民族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刘林;加大对南传佛教僧人的培训力度[N];西部时报;2004年

6 郑筱筠;南传佛教与云南傣族社会伦理道德[N];中国民族报;2005年

7 杨秀蓉;南传佛教在云南的传播与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4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郑筱筠;东南亚宗教对我国对外发展战略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周芳;刀述仁:人生大愿是建立南传佛教佛学院[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谢颖;一叶一世界[N];人民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玉玲;供奉与表达——傣族南传佛教艺术与“赕”的关系解析[D];云南大学;2010年

2 释永仁(Rev, Kanattegoda Saddharatana Thero);佛陀的教学方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谢玉莲;云南傣族传统寺僧教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覃雯丹;泰国南传佛教短期出家的入世性及其习俗形成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3 覃雯丹;泰国南传佛教短期出家的入世性及其习俗形成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4 谢玉婷;西双版纳南传佛教教育与“康朗”的社会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5 王登云;傣族南传佛教艺术的美育功能[D];云南大学;2012年

6 孟醒;东南亚南传佛教国家商务环境研究:跨文化视角[D];云南大学;2015年

7 李梓伊;云南傣族南传佛教文化圈域内传统舞蹈形态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656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656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8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